红日读后感800字大学生,红日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

莲辞网

红日读后感:以幽默风趣解构战争经典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小妹今天给大家开个坑,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红日》这部被无数大学生奉为读后感八百字、一千五百字模板的小说。

红日读后感800字大学生,红日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

一、红日是个啥?

在正式开始之前,小妹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红日》是一部由红色经典作家梁斌创作的长篇战争小说,也是其巅峰之作。人家1956年就开始创作了,1958年才问世,可费功夫呢。

故事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战场,主要讲述了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员沈振新和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战役中的较量。

二、读《红日》,欢乐多

小妹第一次读《红日》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画面:一群大学生捧着《红日》,边读边感慨“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然后激情澎湃地写出了洋洋洒洒八百字,外加一千五百字的读后感。

不得不说,小妹也是个有文化底蕴的人,初读《红日》时也曾被书中描述的英勇战士们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所感染。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小妹发现,这本小说还藏着不少“笑点”。

1. 笑点一:杠精沈司令

沈司令在本小说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杠精,每句话都能杠出新花样。

比如,在涟水战役中,政委吴克华建议沈司令加强防御,结果沈司令来了句:“你是当政委当得怕了吧?”

再比如,在莱芜战役中,副政委郭玉夫主张集中兵力消灭张灵甫,沈司令又杠上了:“你认为你比我还聪明吗?”

小妹只想说,沈司令,您这“杠精本精”的称号,小妹钦佩得无以复加。

2. 笑点二:神仙张师长

张灵甫,这个原本让人闻风丧胆的国民党王牌师长,在《红日》中却成了一个活脱脱的神仙人物。

比如,在涟水战役中,张师长率领74师死守阵地,硬是跟华东野战军耗了13天。小妹不禁要问,这神仙般的防御能力,到底是怎么练就的?

再比如,在孟良崮战役中,张师长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仍旧从容不迫地指挥战斗。小妹只能感慨,这神仙般的定力,让人膜拜啊。

3. 笑点三:酱油多德胜

《红日》中有一个酱油打得贼好的角色,那就是多德胜。

这位同志,在涟水战役中负责指挥阻击战,打得那叫一个出色。但是,在之后的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他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存在感极低。

小妹猜测,多德胜同志可能是酱油打得太多,别人抢镜时不好意思出手。

三、红日读后感,这样写才高级

当然,小妹不是要否定《红日》的文学价值,它毕竟是一部有着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但是,如果想写出一篇高级的《红日》读后感,除了生搬硬套书中的内容外,不妨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比如:

分析一下沈振新、张灵甫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不同的作战理念和人生观。

结合历史背景,探究《红日》中所反映的战争本质和解放军胜利的必然性。

从文学角度,品味《红日》中的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和语言风格,体会其艺术成就。

小伙伴们,你们读过《红日》吗?对这部小说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