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综合治理 构建平安社会——2023年度综治工作总结与展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下简称“综治”)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安全的重要抓手,2023年,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平安建设”总目标,扎实推进综治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完善机制建设,夯实治理基础
- 健全责任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与辖区单位签订《综治目标责任书》126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 优化网格管理:将辖区划分为58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89名,全年处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事件3200余件,办结率达98%。
- 强化科技支撑: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升级“智慧综治”平台,实现重点区域监控覆盖率10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3.6%。
(二)聚焦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 矛盾纠纷排查: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排查矛盾隐患428起,化解率96%,其中农民工欠薪、物业纠纷等热点问题化解成效显著。
- 多元调解机制:依托“一站式”调解中心,整合司法、信访、妇联等力量,成功调解重大纠纷案件45起,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
- 重点人员稳控: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落实“一人一策”帮扶,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5%以下。
(三)深化平安创建,提升群众安全感
- 治安专项整治:开展“扫黄打非”“反诈护袋”等行动,打掉犯罪团伙12个,挽回群众损失800余万元。
- 群防群治联动:组建“红袖章”巡逻队、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23支,累计参与巡逻1.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2.3%。
- 法治宣传教育:举办法律讲座、反诈宣传等活动180场次,覆盖群众5万人次,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40%。
(四)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基层活力
- “枫桥经验”本土化: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模式,打造示范社区6个,相关经验获省级媒体专题报道。
- 社会组织参与:引入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第三方机构,开展服务项目15个,惠及特殊群体2000余人。
- 智慧社区试点:在3个社区试点“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盗窃案件实现“零发案”。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基层力量薄弱:部分网格员专业能力不足,应对复杂矛盾时力不从心。
- 科技应用滞后:数据共享存在壁垒,部分老旧小区安防设施升级缓慢。
- 群众参与度待提升:部分居民对综治工作认知不足,主动配合意识不强。
2024年综治工作规划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 推动“党建+综治”深度融合,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推进智慧治理,提升防控效能
- 投资800万元建设“城市大脑”综治模块,实现公安、城管、应急等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
(三)深化共治共享,构建平安共同体
- 开展“平安家庭”“平安商户”评选活动,动员群众参与“邻里守望”计划。
(四)加强队伍建设,锻造综治铁军
- 组织网格员轮训,引入心理学、法律等专业人才,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社会治理永远在路上,2024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社会,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文共计1350字)
注:本文结合年度工作实际,涵盖机制建设、矛盾化解、平安创建等核心内容,数据与案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