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工作概述
矫正工作作为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违法犯罪人员实施教育、改造和挽救的系统性工作,2023年,我国矫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平安中国"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本年度矫正工作呈现出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矫正工作的主要对象包括监狱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根据司法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约45万人,监狱在押服刑人员约160万人,刑满释放人员年度安置帮教约3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特殊群体,矫正工作承担着教育改造、行为矫正、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社会融入等多重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
2023年矫正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降低重新犯罪率,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围绕这一目标,各级矫正机构重点推进了规范化执法、科学化矫正、社会化帮教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年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8%以下,较2022年下降0.3个百分点;矫正对象职业技能获证率达到7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社会帮教覆盖率达到92%,创历史新高。
2023年度矫正工作主要成效
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突破,2023年,司法部颁布实施了《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规范》《监狱执法标准化手册》等系列文件,统一了全国矫正执法标准,各地矫正机构全面推进执法记录仪配备和使用,实现矫正执法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据统计,全国95%以上的社区矫正机构和全部监狱已完成执法规范化达标建设,矫正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教育矫正质量明显提高,本年度重点推进了分类矫正和个别化矫正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矫正对象,开发了毒品犯罪、经济犯罪、暴力犯罪等专项矫正课程体系,心理矫正方面,全国矫正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达6800余名,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120万人次,有效矫正对象心理问题检出率下降15%,思想教育方面,创新开展"红色教育进矫正"活动,组织矫正对象学习党史、国史,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技能培训成效显著,2023年,司法部联合人社部实施了"矫正对象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开设了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家政服务等30余个培训项目,全国共建立矫正对象实训基地320个,年度培训矫正对象28万人次,获证率达7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特别是"互联网+矫正"模式推广后,线上培训参与率达到60%,极大提高了培训覆盖面和便利性。
社会化帮教网络更加完善,本年度重点推进了"一中心多站点"帮教模式建设,全国已建成县级帮教中心2850个,社区帮教站点4.2万个,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发展了12.5万名帮教志愿者,组建了3600个专业帮教团队,企业安置方面,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就业帮扶机制,年度安置矫正对象就业15.6万人,安置率达85%。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2023年,"智慧矫正"建设全面推进,全国90%的矫正机构接入了司法行政一体化平台,电子定位手环、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精准度,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远程视频探视、线上教育等"非接触式"矫正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矫正工作不间断。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尽管2023年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东部地区矫正工作经费投入平均是西部地区的2.3倍,专业人才密度是1.8倍,导致矫正质量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专业力量不足制约发展,全国矫正工作者中具有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的仅占28%,远不能满足精细化矫正需求。
社会认知偏差影响工作推进,部分群众对矫正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对矫正对象回归社区持保留态度,导致矫正对象社会融入困难。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部门协同不够顺畅,信息共享不充分,影响了矫正工作的整体效能,特别是跨地区衔接机制不完善,导致约15%的矫正对象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管理真空。
经费保障不足制约发展,矫正工作经费在司法行政总经费中占比不足10%,部分地区社区矫正人均经费仅为监狱矫正的1/5,难以满足高质量矫正需求。技术应用短板明显,虽然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但基层应用能力不足,数据显示,仅35%的矫正工作者能熟练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制约了"智慧矫正"效能发挥。
2024年矫正工作改进方向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2024年矫正工作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矫正法律体系,建议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法》配套法规制定,研究制定《刑事执行法》,为矫正工作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保障。推进均衡发展,实施"中西部矫正能力提升计划",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缩小区域差距。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实施"矫正人才培优工程",建议将矫正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职称序列,建立职业发展通道。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广"矫正对象社会融入促进计划",建立企业安置税收优惠制度,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帮教工作。
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智慧矫正"建设,重点推进矫正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发智能评估系统,提高矫正精准度。完善评估体系,建立矫正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将矫正效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与国际矫正协会等组织开展合作,引入风险评估、认知行为矫正等国际有效方法,提升我国矫正工作科学化水平。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矫正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矫正工作改革创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过系统施策、综合发力,我们有信心将我国矫正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