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与反思,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思路?

莲辞网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与反思:窥见资本主义社会的赤裸人情

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与反思,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理念

《我的叔叔于勒》出自法国文学巨匠莫泊桑之手,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这篇小说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刻画了唯利是图、虚伪冷酷的人性。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领悟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二、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思考。

1. 导入:从亲情入手,引发学生共鸣,自然过渡到《我的叔叔于勒》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初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3. 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语言,讨论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4. 主题挖掘:以“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指导,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5. 小结反思:总结小说思想性,反思对比手法和景物描写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认识小说丰富的思想性。

3. 理解对比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4.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 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人物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领悟小说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的主题思想。

难点:

理解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运用。

体会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课我们将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同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扭曲的人情世态。

二、初读课文

1. 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故事主要情节。

2. 梳理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三、分角色朗读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语言特点。

2. 讨论人物语言如何反映其个性和社会地位。

四、主题挖掘

1. 结合人物语言和行为,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以“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指导,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五、对比手法

1.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对比描写,探讨其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举例说明对比手法是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差异的。

六、景物描写

1. 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探讨其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2. 举例说明景物描写如何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七、写作方法

1. 总结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2. 讨论这些方法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

八、总结反思

1. 归纳总结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反思对比手法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运用。

3. 分析《我的叔叔于勒》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意义。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看完这堂课,你们是否对《我的叔叔于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和感想!

延伸思考

1. 《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冷漠。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存在金钱至上的

2. 小说中人物的对比描写手法非常巧妙。你还能举出其他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吗?

3. 试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