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壮士永垂青史
引言
各位看官,今天小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想与大家侃一侃前不久火热上映的电影《八佰》。这部由管虎导演,黄志忠、欧豪、王千源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战争巨制,自上映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废话不多说,咱们这就踏上这场时空之旅,一探究竟!
电影简介
《八佰》的背景设定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末期。日军势如破竹,侵占了上海绝大部分地区。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第1营420团作为最后的抵抗力量,奉命坚守位于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此战事关国运,也事关军人荣誉。
历史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八佰》这部电影,咱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历史背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淞沪会战作为抗战初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打的异常惨烈。日军投入了大量兵力和装备,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浴血奋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便是淞沪会战中最为著名的战斗之一。八百壮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电影中的英雄群像
在《八佰》这部电影中,八百壮士被塑造成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有肉的角色。他们中有胸怀大义的团副谢晋元,有坚毅不屈的战士老算盘,有热血沸腾的新兵蛋子端午,还有视死如归的敢死队队长陈树生。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令人难忘的战斗场面
《八佰》的战斗场面堪称一绝。导演管虎采用了大量长镜头和摇臂镜头,真实而震撼地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和惨烈。子弹横飞,血肉横溅,每一次爆炸都让人心惊胆战。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与八百壮士共同经历着那段血与火的洗礼。
苏州河: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
苏州河贯穿了《八佰》这部电影。一边是日军占领的租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另一边是硝烟弥漫的四行仓库,枪声不断,尸横遍野。苏州河就像一道分界线,将天堂与地狱隔离开来。
四行仓库:最后的阵地
四行仓库是八百壮士最后的阵地。这里见证了他们的坚守、他们的牺牲,也见证了他们的不屈和荣耀。电影中,四行仓库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块瓦砾,都承载着壮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爱国情怀。
谢晋元名言:抵死不退
《八佰》中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名台词,出自团副谢晋元之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日我等誓与阵地共存亡,誓与日寇血战到底!”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八百壮士的忠贞报国之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租界旁观者:冷漠与麻木
租界作为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旁观者,却呈现出了冷漠和麻木的一面。一边是枪林弹雨,一方危在旦夕;另一边却是歌舞升平,安然无恙。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反思战争对人类良知的摧残。
八百壮士的牺牲:民族脊梁
八百壮士的牺牲,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悲壮篇章。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日寇侵略的钢铁长城。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世的中国人,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八佰》的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先辈
《八佰》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仅在于重现了一场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更在于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它提醒我们,和平的年代来之不易,而英雄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结语
《八佰》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战争巨制,也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历史教科书。它用真实而残酷的镜头,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相信每一位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会对那段历史,对那些英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小弟我抛砖引玉,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思考:
1.你觉得《八佰》中最令你感动的角色是谁?
2.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场战斗?
3.对于租界旁观者的冷漠和麻木,你有什么看法?
4.你认为《八佰》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欢迎各位看官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想。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