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观后感,你知道的有哪些小众且惊人的诗句

莲辞网

抗美援朝观后感,你知道的有哪些小众且惊人的诗句?

01.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阅《楼上黄昏杏花寒》

抗美援朝观后感,你知道的有哪些小众且惊人的诗句

02.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青溪小姑歌》

03.星光全在水,渔火欲浮天。

——药根《白瓜渚》

04.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李白《别鲁颂》

05.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杨广《春江花月夜》

06.别路在春色,故人云梦中。

——姚合《寄安陆友人》

07.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

——李康成《自君之出矣》

08.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孟浩然《与诸子登砚山》

09.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

10.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辛弃疾《水调歌头》

11.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关汉卿《大德歌·夏》

12.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

——元好问《槐阴别院宜清昼》

13.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4.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张可久《人月圆》

15.半世疏狂,一笔龙蛇,千古文章。

——鲜于必仁《折桂令》

16.一叶冬竹神随风,左右相思落无声。

——《冬竹》

17.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山鬼》

1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19.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唐寅《菊花》

2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21.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完颜亮《咏竹》

22.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中风。

——李群玉《自遣》

2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田歆《华夏说》

24.春来长爱对花眠,彼此风流尽少年。

——叶兰《姑苏感旧》

25.湖影淡拖山色去,春烟冷送夕阳来。

——仲蕴檠《莫愁湖》

26.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张元干《浣溪沙》

27.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崔季卿《晴江秋望》

28.谁叩柴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唐寅《草堂话旧图》

29.天涯故友无来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李范《暮秋怀故人》

30.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王安石《望江南·归依法》

31.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32.夜火千家红杏幕,春衫十里绿杨楼。

——陈维崧《望江南·岁暮杂忆》

33.白云满地江湖阔,著我逍遥自在行。

——黎廷瑞《金陵陈月观同年三首》

34.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

——王以宁《满庭芳·邓州席上》

35.远是非,寻潇洒。地暖江南燕宜家。

——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36.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37.直入白云深处,细酌仙人九酝,香雾尽侵裘。

——向子諲《水调歌头》

38.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吴西逸《蟾宫曲·山间书事》

39.云山青青,风泉泠泠。山色可爱,泉声可听。

——释文珦《閒中吟》

40.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张岱《龙山雪》

41.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贾谊《鵩鸟赋》

42.杏子轻衫浑似雾,桃花小扇不禁风,照影碧池空。

——单恂《望江南》

43.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辛弃疾《送杨明瞻》

44.梅似雪、雪如人,都无一点尘。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笑温。

——《雪中韩叔夏席上》

45.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辛弃疾《水龙吟》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哪部电影对你震撼最大?

实在忍不住一定要说说我这几年看过的被震撼的剧情电影,不敢说吊打,但至少前无来者了

我对视觉震撼的典型好莱坞大片反而没什么感觉,环太平洋那么激烈的片子我尽然看困了,就是因为剧情太单薄。或许人家根本也不是来和我讲故事的,就是一顿乱打,但问题是高达也是玩重金属的,起码人家还是有不少出彩的主线的。疯狂的麦克斯里我只看到了各种超模的大美腿。

第一部被彻底征服的就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恐怖直播”了

一开始觉得何正宇的造型挺猥琐的,可这片子精彩之处就在于所有的剧情都像是沙盒游戏,a或者b都是合理的,而剧情又要求主角和观众马上做出决定选择哪条剧情,而展现出来的则是c剧情,全片无尿点,看三遍后才会觉得结尾有点刻意和故意高大上,电话那头罪犯的声音太年轻不够颓废狠毒。

后来又追了几部何正宇的电影看了一下,黄海里的表演可圈可点,打斗戏是亮点,但那也是金允石擅长的环节,剧情流于表面。许三观是典型的韩式催泪片。

其实在看恐怖直播前,觉得好看的是“率性而活”,剧情很精彩,但我个人对郑在泳的表演还有个人看法,他很像张涵予的表演,外强中干,演的不走心很模式化,可能和演员的天赋有关,只能干行货,做不出更多创造性的东西。

第二部力荐的就是“北逃”

当时是在b站看的,第一遍屏蔽弹幕,第二遍边看弹幕边发弹幕。韩国导演的确擅长把小人物的悲喜命运揉碎在大历史格局中,主人公一家的命运就像风中草芥一般,任何一个小小的纰漏差错,都可能让主角的命运颠覆。

类似的还有一个姜帝圭短片“恋慕”,也很感人。还有很多人力荐的老男孩,杀人回忆,素媛,熔炉,七号房等等片子有点高虐,我个人不太喜欢。

第三部是我首推的国内电影,宁浩的小成本处女作“香火”

很浓郁的山西导演味道,虽然和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完全不同,但香火的拍摄背景让我又不得不联想到贾樟柯。

被命运调戏折磨的小人物套路特别亲切。好导演的厉害之处就是让每场戏都很有意思。当时看完这电影,让我有种被打开一扇门的感觉,原来世界还可以这样。

还有类似体验的就是郝杰的“光棍儿”,虽然不至于震撼,但非常吸引人,光棍儿里面的生活毫不遮掩,毫不高大上,真实朴素,在我看来导演对人性的超想象力的洞察堪比日剧的昼颜。但其实那就是真实的生活,让我这个没有什么生活体验的无知之人反而产生了是不是脑洞作品的怀疑。

第四部强力推荐的是“旅行到宇宙边缘”

开篇的时候,我以为和其他科普片一样要有一个絮絮叨叨的主持人,各种逼逼往片子里注水。如果说星际穿越全片高能只有那几分钟黑洞效果的话,那么旅行到宇宙边缘就是全程高能了,全是干货,cg级别的各种星系星球效果。地心引力其实也挺精彩的,但总觉得空间站被撞坏的时候又变成好莱坞视觉大片模式了,乔治克鲁尼纯粹是来靠脸斩杀腐女票房的。

最后推荐的不是电影,而是自拍的网络视频

名噪一时的“二龙湖浩哥”,当时我连续看了不下三遍。极大的满足了我对北方生活的好奇心,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果然名不虚传。东北人人人都是搞笑高手,不像北京人的贫嘴式抖包袱,而是直接简单生冷不忌的搞笑。而我发现自己就是需要这么纯粹的东西。

黄渤早期的“上车走吧”也非常精彩

其实那时候就奠定了他的表演风格。“北京乐与路”“北京你早”虽然内容上毫无关系,但里面的味道很像,古老城市现代文明,一边负重前行一边努力活出自我。“钢的琴”“耳朵大有福”这俩东北电影,其实本质上很像,面对生活的失落强颜欢笑。

长津湖口号?

71年前,有无数年轻人选择了穿上军装,不远万里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

那段浸满英雄们血和泪的岁月,那一群无惧无畏的年轻人,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该忘却。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1.谁也不能阻止中国人民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谁也不能够侮辱中华民族的尊严。

英烈们以生命写就的精神史诗,正如明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在先烈们精神的鼓舞下,当我们民族危机的时候,需要我们拿起枪走向战场的时候,我们必定能够舍生忘死去作战,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荣光。

2.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让我们记住《长津湖》,记住英雄,缅怀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魂。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开满鲜花,绿树成荫。

3.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

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4.所谓英雄,就是能打破逆境的人啊!

争高地,夺山岗,英雄浩气荡回肠。中华热血军魂勇,敢叫豺狼尽灭亡。

5.没有哪一个春天会迟到,但是有人却永远留在了寒冬。

“有的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迎来春天。”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

6.愿你我努力而向上,不负时光不负己心,不负英雄不负祖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这群身披战衣的战士替我们负重前行。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

7.峥嵘岁月,永不褪色;热血山河,赤诚赞歌!

在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长津湖》的上映,无疑是对抗美援朝英雄最美的赞歌!

8.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长津湖》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凡人,但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他有勇气站出去,凡人就变成了英雄。9.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永久留存着英雄的一席之地,用来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

10.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山河亦无恙,巍巍葬忠魂。

顽强不屈的中华人民为逝去的英雄们低头默哀,高扬的五星红旗垂至一半向英雄们致敬,你们是生生不息,是风华永存!

11.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他们的热血征程,是中国梦的万里晴空。

从伍千里到伍万里,青山忠骨,倘若三更有梦,那必然是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

12.远在天涯,那异国邻邦的志愿军烈士陵园,青草隐径墓难觅;近在咫尺,这茫茫九派的千流百川,风吹稻花香两岸。

“一条大河波浪宽。” 这条大河,分明是祖国的血脉里流出,滋润了当年那干涸难耐的坑道、阵地、制高点;这条大河,分明是在祖国的泪眼中滚淌,激励着当年那至死不退的上甘岭、菊亭岘、五圣山……

1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即使有一天,我百皱的胸襟再经历不起几度残阳尽染,我如霜的鬓角再迎接不了几度劲风挑战,在这连苍鹰也会铩羽的古稀年华,我仍想为共和国的新一代年轻朋友,再次高喊出这嘹亮的口号,向志愿军英雄,致敬!

14.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战争总无情,英雄的长存浩气,让人动容;赤子丹心昭日月,英雄肝胆映山河!

《长津湖》的上映说明了:抗美援朝71年,我们没有,也不能忘记那场英雄浴血,以肉身“擒熊”的史诗之战。

丰臣秀吉能征服朝鲜吗?

韩国电影《鸣梁旋风之海》中的李舜臣形象

对熟悉东亚历史的人来说,李舜臣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位被朝鲜民族称为"民族英雄"的海军名将在1592-1598年间的万历朝鲜战争中大放异彩,他不仅改进了龟船,更率领朝鲜海军在与日军的海战中多次获胜,以玉浦海战、闲山岛海战等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民族信心,并与明朝海军主力在1598年的最终战役--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以说,他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沉重打击了侵朝日军的气焰。而制海权的丧失,也成为日军侵朝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假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没有出现李舜臣这样一位将领,丰臣秀吉能否最终成功征服朝鲜呢?

万历十年(1582年)的东亚形势图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通过对如下问题的解答展开分析:

一、李舜臣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的真实战绩如何?

二、中朝两国中的哪一方对战争胜利起着主导作用?

一、真实的李舜臣:不灭军神还是泛泛之辈?

作为民族英雄的李舜臣,在韩国可谓家喻户晓:釜山塔前立有他的铜像,100韩元的硬币上印着他的头像,还有以他命名的"李舜臣大桥"和"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他可谓是万历朝鲜战争中知名度最高的将领,成为朝鲜民族心中的"不灭军神"。那么,历史上的李舜臣表现如何?

韩国的李舜臣铜像

从史料记载上看,在1592-1598年的战争期间,李舜臣主要活跃于1592年和1597-98年两个阶段,前后共参加近20次海战,并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取得了绝大多数胜利,胜率高达90%以上。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鸣梁海战和露梁海战之外,其中更不乏伤亡极少、歼敌众多的大胜。在此仅举几例说明:

1592年5月7日的玉浦海战,李舜臣率领91艘船只对阵日军藤堂高虎的50艘战船,击沉日军40艘战船,己方仅轻微伤亡、无船只沉没。

1592年6月5日的唐相浦海战,李舜臣率领51艘战船对阵日军26艘战船,将其全歼,己方无伤亡。

1592年7月8日的闲山岛海战,李舜臣率领59艘战船对阵日军胁坂安治的73艘战船,以阵亡19人、伤400余人的代价击沉59艘敌船。

1592年7月10日的安骨浦海战,李舜臣率59艘战船对阵日军九鬼嘉隆、加藤嘉明的42艘战船,击沉20艘,己方仅轻微伤亡。

李舜臣改造"龟船"复原图

应该说,李舜臣的一系列海战胜利,既要归功于他出色的统帅才能和对战船的改良,也与朝军战船在火力和防护方面的优势有关。相较而言,日本海军的战法较为落后、仍采用传统跳帮作战,但由于战船数量较少且防护和火力均弱于朝军,因而极易遭到朝军的炮火打击。加之日本海军缺乏训练、船只多为运输船而非战船,日军统帅九鬼嘉隆、藤堂高虎的指挥水平也不如李舜臣,此消彼长之下,李舜臣自然能够屡战屡胜。

这些胜利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削弱了日军对朝鲜沿海的控制,而且鼓舞了本国军民的作战士气,延缓了日军继续北进的势头。日本方面也坦承朝鲜海军更优的事实:"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这些海战的胜利,也为后来中朝联军赢得制海权以及最终击败日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层面上说,对李舜臣的上述赞誉也并非虚妄之语。

二、真实的朝鲜军:附属部队还是中流砥柱?

但我们不宜高估李舜臣对整个朝鲜战局的影响。纵然李舜臣在海上连战连捷,杀得日本海军丢盔弃甲,但他并不能改变朝鲜本土大部沦陷、战局上全面被动的事实,若明军不及时出兵,朝鲜全境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1592年5月开战以来仅仅三个月时间,朝鲜陆军就节节败退,国王李昖更是抛弃首都、一路北逃,七月时便向明朝请求内附。而当时日军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朝鲜八道竟有七道已失。

平壤大捷复原图

至1592年12月,由李如松率领的4万余明军入朝后,很快就获得平壤大捷,仅用一个月就收复了黄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迅速扭转战局,中朝两军的战力差距可见一斑;此外,陆上的重要攻坚战如稷山、泗川、蔚山等战役中,作战的主力也始终是明军而非朝军。明军除去正面作战攻坚之外,还需要帮助朝军守卫汉城、全州、忠州等重要据点、防备日军攻势,承担了朝鲜境内的主要防御和作战任务。朝鲜虽然也有官军和民间义军的敌后作战,但无论是作战规模还是对战局的影响都不大,难以对据守主要城市的日军主力造成威胁。

海军方面,明朝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到了战争后期。自从1597年7月元均指挥的朝鲜海军主力在巨济岛附近中伏被日军几乎全歼后,制海权便完全被日军掌握。只剩13艘战船的朝鲜海军也丧失了远洋作战能力,更谈不上切断日军补给线,而被朝鲜战史大书特书、号称朝军战船以一击十,并"击毁31艘、击沉92艘,歼敌8000人"的鸣梁海战,其战果也被过度夸大了。

鸣梁海战复原图

李舜臣确实以轻微的代价击败了藤堂高虎、并击杀日军大名来岛通总,重振了朝鲜海军的士气,但鸣梁海战的实质是李舜臣对日军前锋的一场规模不大的伏击战。与13艘朝军战船交战的日军战船不过数十艘,日军本队并没有投入战斗,远非"以一当十"。至于日军的伤亡状况则更与实际不符,藤堂高虎所率的日本水军总数只有7200人,在日军只有前锋部队与朝军交战的情况下,朝军显然不可能取得超过对方总数的歼敌战果,何况战斗亲历者李舜臣在《乱中日记》中所记录的数字不过是撞破敌舰30艘而已。

综合看来,鸣梁海战只是一场规模不大的胜利,无论从战果还是影响方面都被高估,更谈不上对日军的决定性胜利。真正对日军造成决定性打击的,还是规模更大的露梁海战。

露梁海战

中朝联军在露梁获胜的决定因素也是有着500艘战船、近2万人的明军水师,作战时联军统帅不仅由明军提督陈璘担任,担负了正面决战任务的也是明军。只有100艘战船和7000人的朝鲜水师只居于辅助地位,李舜臣和明军将领邓子龙都作为伏兵,分别在露梁海峡北侧和观音浦设伏。明军中身先士卒的邓子龙遭到日军的围攻,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战死,在观音浦堵截日军突围船队的李舜臣则在亲自督战时,身中流弹而亡。但陈璘指挥的明军主力迅速压上与日军决战,并利用炮火优势痛击日军,朝军的临时指挥、李舜臣之侄李莞也率军与随后赶到的明军陈蚕、季金部共同夹击日军,取得了烧毁敌船200艘、捕获敌船100艘并致日军损失1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总之,无论从陆军还是海军方面进行考量,在万历朝鲜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明朝军队,李舜臣并无一人改变战局的能力。换言之,没有明朝陆军在陆上与日军主力的正面作战,朝鲜在战争初期便已全境沦陷,失去陆上补给基地的李舜臣也将难以为继;若没有明朝海军的加入,在巨济岛遭受毁灭打击的朝鲜海军更无法实现重夺制海权、取得海上决定性胜利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朝军的作战装备还有赖于明军的援助,战争后期朝鲜海军使用的佛郎机炮和火枪基本都来自明朝,朝鲜随后虽有仿造的尝试,但由于落后的军工业水平,导致其产出完全无法自给。因此,明朝除援助装备外还向朝鲜大量援助火药、铅弹等,这才保证了朝鲜海军的战斗力。

援助朝鲜的明朝军队

讨论至此,再重新回到题目中的假设中来。若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影响条件(明军增援朝鲜、丰臣秀吉在战争结束前去世)不变的情况下,将李舜臣排除出万历朝鲜战争之外,则可能导致战局出现如下变化:

①日军在攻陷朝鲜七道后,将能抓住明军尚未入朝的空虚期迅速扩大战果,在战争初期征服朝鲜,李氏朝鲜极可能就此亡国。

②朝鲜海军将在战争开始后不久便遭覆灭,民众由于海陆两线均遭失败导致战意丧失,对日军的抵抗将减少,日军的后勤补给压力也将减弱。

③明军入朝前期由于未派海军作战,在缺乏制海权的情况下与日军正面对抗的难度将增加,战争由此转为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直接交战,战争时间也会延长。

丰臣秀吉

但上述变化并不足以确保丰臣秀吉实现成功征服朝鲜的目标。朝鲜战局一旦度过空虚期、转变为中日两国的直接对话,中日双方在战争潜力、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也决定了日本难以在战争中获胜。作为东亚第一强国的明朝在人口数量、兵员数量、财政方面都全面胜于日本,有着足以支撑持久战争的实力。具体到军队层面,日本陆军不仅在骑兵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逊于明军,也缺少火炮等重型火器、攻坚能力较弱,在仅有火枪方面略微占优的情况下对明军有着明显劣势;两国海军的差距则更加巨大,明朝海军在火器数量、船只性能和军队素质方面都占据上风,对日本海军有明显优势。双方在陆海军方面的巨大差距,使日军无法给予明军"手术刀式"的突然打击,日军也不可能长期维持对朝鲜全境的占领。而鉴于明朝对日本侵朝零容忍的态度,万历朝鲜战争的结局也只会以日军被彻底逐出朝鲜半岛告终。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没有李舜臣,丰臣秀吉有可能利用明军尚未进发的空隙在短期内征服朝鲜,但日本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的失败结局并不会改变,他对朝鲜的征服将只是昙花一现。

可以推荐一本对你影响很大的文学作品吗?

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三毛的作品,比如《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

在初中的时候,父母希望我好好学习,就不让看电视,老是把机顶盒上的卡拔掉藏起来,失去了这一项完美的娱乐,就只能以读书来代替了,当读到三毛的作品的时候第一次感觉看电视不如看书。后来我常常向父母说,那时候不让我看电视,咱们家的书我看地都快背下来了,那特指的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后来又买了她的全集,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三毛迷。

很多人读三毛喜欢按照一定的顺序,我那时侯小,根本不管这些,单纯的就是因为有共鸣,好看。她小的时候国文好,数学不好,对数学没有一点亲切感,这和我是一样的,她不爱上学,我也不喜欢,从那时候我就在想,会不会我就是另一个三毛?

可以一个人,一个行囊,一段旅途,一场人生,中途再有一段至情,或他或我,兀自离开,岁月悠悠,却不老去。但是,没有三毛那样的魄力,一直到现在都还按照最听话的样子,中规中矩的生活着,但是,从小种下的自在走一场的梦却从没有消失。

喜欢她文章里淡淡的铺陈开来的生活气,也会因金钱而窘迫,为琐事而烦忧,但她总是淡淡地生活,具体的内容有些模糊,可她的形象和佳句几乎贯穿了我整个高中时期的议论文,不管什么样的立意,总是能变换方法,出现在试卷上。为高中时期的作文分数做出了重大贡献,应该也是对我的影响吧?

三毛的作品大多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她影响了年少时的我的爱情观,以为只有他们在书里描述的才是爱情,期待着我的荷西能等我六年,让我怀念。

三毛的作品大多都是生活要大于文学性的,但对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少年时的偶像,直到现在我还是依然迷恋她的生活。求赞求赞?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