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先进事迹,钦州未来发展如何?
钦州在广西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因为广西好不容易才有像钦州这样的优良港口,这对于广西经济发展来说太重要了,广西钦州已如同于浙江的宁波,山东的青岛,福建的厦门,辽宁的大连,京津冀里面的天津,广东的深圳,江苏的连云港。完全可以发展为整个广西的第二大重要的海港城市。
当然钦州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钦州的位置离南宁太近了,不能像浙江宁波或者是福建厦门一样的,有比较大的腹地,可以相对独立的拉出一片地区来发展经济,钦州与南宁其实距离非常的近,本来是可以同城化的,然而又有大山的阻隔,到南宁的交通很不方便,物流不够顺畅,因此我认为钦州的发展应该考虑与南宁实施同城化,向心发展,把南宁作为广西钦州发展的最重要的腹地加以经营,把钦州建设成为类似于天津这样的港口以及工业商业都高度发达城市。既要联通广西以及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的腹地,又要联通越南,以至于整个东南亚的经济物流、人流,打造广西沿海港口经济的重要城市群。因此广西钦州未来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需要继续招商引资,吸引外来的大量投资,毕竟从最近的全国的人均银行存款的情况看,广西的人均存款是数额比较低的,这么看来,广西要发展经济,要从银行贷款融资的话规模非常有限,因此必须考虑大力的吸引外地资本,这包括我们其他兄弟省份的资本和海外的资本,创造一个营商环境最优的经济区,从而为各地资本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经济师##策划##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
日军对被俘盟军战俘存在大量虐待奴役屠杀行为吗?
二战期间,日军对被俘盟军战俘存在大量虐待、奴役、屠杀行为吗?当然有了!其实在二战结束之后,在同盟国针对日本战争罪行而进行的东京审判中,日军在二战中的三大罪行成为了关注焦点,第一就是我们中国同胞刻骨铭心的南京大屠杀,而另外两个则分别是泰缅死亡铁路和巴丹死亡行军,这两项罪行中,受害者既有西方战俘,又有来自各国的亚洲人。今天我们就从这两个事件说起,介绍一下二战期间日本是如何对待西方战俘的。泰缅铁路与巴丹行军
据事后估计,泰缅铁路的修筑过程造成了10万人死亡,其中西方的战俘大约死了1.2万人,巴丹行军大约则造成了大约5000到2.5万人死亡。而从这些死亡数字和具体过程里,其实也可以看出当时日军对待西方战俘有多残酷了。
(几名修建泰缅公路折澳大利亚战俘)
泰缅铁路是指日军在1942年到1943年之间修建的一条连接泰国曼谷和缅甸仰光的铁路,总长大约415公里,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在缅甸作战的日本军队。在整个修建过程中,日军总共征用了18万到25万周边各国平民,以及6.1万名西方战俘。在施工期间,修路者的生存和工作条件极其恶劣,霍乱、疟疾和痢疾频发,而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修路者死亡率奇高。事后大致统计表明,大约有9万名当地人和1.2万名西方战俘在修路过程中死亡。后来的著名电影《桂河大桥》就是以这段残酷经历为蓝本拍成的。
(真实(战后修复的)的桂河大桥)
而所谓巴丹行军,是指从1942年4月9日开始,日军将自己在菲律宾战役中俘虏的大约6-8万美军和菲律宾军队从巴丹半岛押解到120公里外的几个战俘营的过程。在4月9日,日军将这些战俘先集中到了菲律宾马里韦莱斯和巴加克两地,要求他们把所有随身物品全部上交。之后两天,这些战俘被陆续集中到菲律宾巴丹省的皮拉尔市,开始一起向北行进。当时当地的气温高达40度以上,但在整个行进过程中,日军只为这些战俘提供了少量食物和饮水。而且即使在途中休息的时候,这些战俘也经常被强令坐在烈日之下,只要有人提出要水就会被立即打死。有时战俘们甚至能看见周围的河流等水源,但也不准去喝。
(巴丹行军过程中死在路上的战俘)
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沿途不断有战俘体力不去倒在路上,而其中多数人的命运是直接被日本军车轧死或者被日军的“清理队”处决,只有少量运气特别好的被拖上了日军的卡车拉走。到达中转站之后其居住条件极其拥挤,而且卫生极差,又导致许多战俘传染上痢疾。第二天这些战俘又被用箱式卡车转运,平均每个卡车里要塞进去100人,而且里面密不透风。经过这一路的虐待,最后到达战俘营的战俘只有5.6万人,也就是说可能有5000到2.5万人在沿途死亡。虽然其中死亡的主要是菲律宾战俘,但美军战俘在此过程中也减员严重,因此这次战俘转移也被称为“死亡行军”。
27%的战俘死亡率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巴丹行军和泰缅公路那些战俘的遭遇其实并不特殊,日本对各国战俘的虐待可以说是自始至终,系统性的进行的。在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役里总共俘虏了大约14万西方国家的战俘,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和加拿大人。而到二战结束时,其中27%,也就是大约3.8万人都死在了不同的战俘营之中。特别是日本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主要敌人美国人,受到的待遇就更加恶劣。在战时总共有5万美国人被日军俘虏,而美军战俘的死亡率更是高达40%。
(被俘美军在战俘营抬着死了的同伴去埋葬)
关于战俘在日本战俘营里的待遇,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足够有代表性,也足够触目惊心了。根据一位名叫拉塞尔·布兰登的澳大利亚战俘回忆,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战俘赤身裸体的躺在战俘营里的一条小溪旁,他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那个战俘指了指自己的腿,他的腿上因为受伤已经长了溃疡,而他当时把溃疡部位泡在溪水里让鱼啃上面的腐肉,希望这样能有些治疗作用。当时拉塞尔觉得那个士兵已经精神失常了,但他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去帮他。
日本对待这些战俘在严苛方式也跟日本在传统上没有战俘这个概念有关,在日本文化里,投降本身就是极度可耻的事,所以在日本人眼中,这些西方战俘宁愿投降也不战死,而且还愿意在战俘营里“苟活”本身就是非常值得鄙视的,所以无论怎么对待他们也都是应该的了。
(日军斩首一名澳大利亚战俘,这张照片在战时曾轰动西方)
而和战俘营里的普通战俘相比,那些在轰炸日本目标时被击落但却没有死的飞行员更是成为了日本人花样百出地发泄仇恨的目标。这些人许多都会被立即处死,而处死的方法包括直接打死、斩首、活埋、肢解之后供医学研究等。甚至有记载表明,其中有些人竟然被日本人吃了。而一些没有处死的飞行员也曾遭受过花式侮辱,比如一名叫雷蒙德·哈罗兰的美军B-29轰炸机飞行员在被俘之后,曾经被扒光了衣服装进一个笼子在东京动物园公开“展览”,期间无数日本人曾对他破口大骂或者投东西打他。
强制劳动与“马路大”而除此之外,大量西方战俘也都被送到日本以及日本占领的各地从事重体力劳动,比如前面提到的泰缅公路。此外还有许多战俘被送到日本的煤矿里下井挖煤,许多荷兰战俘都受到这样的对待,他们被送到日本福冈的一家煤矿挖煤,死亡率达到了三分之一。
(被强迫为日本人工作的西方战俘)
而一些没有被处死的美国空军的俘虏则经历过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他们被日本人当作“马路大”进行过各种活体试验。比如在二战的最后阶段,一架被日军击落的美军B-29轰炸机的8名机组成员在被日本人俘虏之后,作为试验品被送到日本九州大学。在那里其中一人先被用枪击中腹部,然后让一些外科学员练习从人体取出子弹的技术。而另外一个人则被用于实习大夫的截肢训练。还有一位则被切除了肺部,然后伤口被缝合,目的是看看这样会发生什么。而在战后进行的审判中,甚至有人声称其中一人的肝脏在被切除之后,被做成一道菜让日本官员吃了。但这项指控最后因为缺乏证据而没有被采信。
(一名被日本人俘虏的瘦骨嶙峋的西方战俘)
当然,在战后美军对日本的反攻中,其实也对日本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报复,而且死于日军战俘营的西方战俘里,其实也有相当部分是在美国对日本战略轰炸的过程中被炸死的,包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但不管怎么样,日军在二战期间确实犯下无数严重罪行,不光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如此,对被其俘虏的西方战俘也是如此,这是没有疑问的。榆林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
宇文恺(555-612年),字安乐,弘化郡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人,鲜卑族。中国古代杰出建筑学家、城市规划专家。
李继迁(963年-1004年1月26日),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人。,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 -1151年9月15日 ),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 ,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王嘉胤(1593年-1631年),府谷县人,明末比较早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和高迎祥都曾在其麾下。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延安府定边县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陕西榆林人。
李子洲(1892年12月23日-1929年6月18日),名登瀛,笔名逸民。陕西省绥德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西革命的先驱者和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
杜斌丞(1888.5.10 -1947.10.7),自署秉诚,陕西榆林米脂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阎揆要(1904-1994),陕西省佳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陕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朱子休(1908-1955),又名朱序懿,陕西榆阳区镇川镇人。曾长期和陕北革命领袖刘志丹、谢子长并肩工作,为开辟陕北苏区,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中,他转战三边,留守延安,为巩固、发展陕甘宁边区尽心竭力。
王兆相(1909年10月16日-2009年6月3日),陕西省神木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达志(1911-1992),原名锦瑞,陕西佳县人,陕北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石家庄井陉县古今出过哪些名人?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井陉历史悠久,英雄辈出。
田叔 汉,井陉人,因追随赵王于难,被荐于高祖,封为汉中守,忠诚果敢,办事精明,景帝任田叔为鲁恭王刘余相。
田仁 田叔之子,少时为卫青将军舍人,后被武帝选中任丞相大史,上书武帝诛杀三河太守,武帝为田仁不畏强权,授田仁为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劾不法,秩比二千石。后因违命放太子出逃而被杀。
武仙 金末威州井陉人,世居北孤台村。1213年,元军入侵中原,武仙率乡人聚井陉西南诸山,置寨自保,归附者众。宣宗赐授代理威州剌史。后武仙率军赴守真定,升迁同知正定府事。失守后复夺之,又封武仙为恒山公,进阶银青荣禄大夫。1228年,金哀宗召武仙,仙自率军士奔河南投金哀宗,率军与元军大战多次。1232年任武仙为河南省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率军数十万驰骋于河北、河南大地,终未能挽救金国灭亡之命运,后因战败返回井陉途中被元军抓获并斩之。
武金 南正村人,进士,历任山东济南府长清县知县,河南汝宁府新蔡县知县,礼部精缮司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吏部稽勋司署员外郎主事,吏部考功司署员外郎主事,吏部参考功司署郎中主事,吏部考功司署郎中,吏部文选司郎中,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职。
霍鹏 (1554-1610),城内人,获赐进士出身,历任山西潞城县、长子县、江苏句容县知县,南京大理寺评事,南京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南京刑部广东清吏司郎中,河南汝宁府知府,河南卫辉知府,陕西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河南布政使司政使,大同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通议大夫。
梁绿野 (1733-1779),金柱村人。1778年井陉知县周尚亲侵扣谷价,激起民愤,公推选生出面上告。梁等人到正定府控告,被赶出大堂,又到主持重修隆兴寺的钦差大臣、工部侍郎刘浩寓所喊冤,被挡在门外。于是赶赴保定,向直隶总督周元理申诉。周不经查实,即将知府呈文上奏朝廷,除梁绿野外,告状之人皆被下狱。梁绿野遂潜入北京,冒死叩宫门喊冤,他毫无惧色,历数知县累累罪行。皇上阅其供词,派人查讯,件件属实。乾隆降旨,周尚亲处以绞刑,正定知府、清河道台、直隶臬司俱革职,直隶总督在隆兴寺效力赎罪,刘浩被革职,贪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梁绿野等人却被定罪分别斩决。
焦实斋 (1899-1987),南固底村人。1924年加入国民党,后历任省党部委员、天津市教育局局长、河北省襄校委员、天津市党部执行委员兼训练部长,出席国民党“三大”时,坚决抵制蒋介石独裁统治,愤然脱离国民党。后从事教育工作,任河北大学教务长,北平民国大学教务长,北平河北高级中学校长等职。抗战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39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41年任中国驻印军加尔各答办事处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兼总务长。1948年冬,被任命为“华北总部”副秘书长,代行秘书长之职,北平和平解放时,为促成傅作义的和平义举,顺利移交北平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国务院法规编篡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长、《团结报》社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享受正省级待遇。
赵玉祥 (1902-1956),东元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回乡,传播革命思想,开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27年,中共井陉县委员会成立,任县委书记。抢先成立“国民党井陉县党部”,利用合法招牌,发动群众,与敌斗争。1929年初,任石家庄中心市委委员,1930年被敌抓捕,服刑4年。1937年8月,接上了党的关系,后又任井陉县委书记。1940年调离井陉,历任晋察冀边区产业工会主任、冀晋四分区公安局长、晋察冀军区敌工部科长等职。1949年调任中国煤矿工会全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贾良田 (1904-1936),冶里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中共井陉县委书记,积极开展革命工作,1935年任中共直西特委组织部长兼井陉县委书记,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6年被敌人杀害。
贾良图 (1909-1932),良田之胞弟。1926年,考入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共,被选为学生会委员,二师地下党支部书记。1930年担任中共保属特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成为二师党和学生的领袖,领导了二师多次的学潮和斗争,九一八事件后,在贾良图的领导下,二师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党的外围组织和进步团体如雨后春笋,并出版了大量革命书刊。1932年6月,反动政府电令查封二师,通缉贾良图等人,中共河北省委指示,成立护校委员会,与敌斗争,贾任总指挥。反动当局调动军队包围了二师,贾良图组织学生与敌隔墙对峙。7月6日,敌发起武装进攻,捣毁围墙,冲入学校,用机枪步枪向学生扫射,良图率学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
密悟法师 (1904-1966),城内人,俗名霍履庸。1921年华北大旱,生活无着的霍被北京佛教协会孤儿院收养,送北京读书学法,1932年,在拉萨哲蚌寺拜师学经,经十余年潜心学习,对西藏佛教的研究达到了极高的境界,1944年考中“格昂”(即超级格西),自此,密悟法师在西藏佛教界受到特殊的尊重,被认为是来历不明的佛爷转世人物。1950年密悟法师受刘伯承重托,组成5人劝和团入藏,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的工作。西藏和平解放后,法师翻译藏传佛教主要经典,为汉藏佛教之交流做出贡献。1956年任自治区筹委会委员,自治区成立后,任自治区宗教委员会委员,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
法舫法师 (1904-1951),俗姓王,井陉人。是我国近代杰出高僧之一,精通中、英、梵、巴四种语文及大小乘佛学,先后任教于武昌佛学院、柏林教理院、汉藏教理院,三度主编《海潮音杂志》,并主持世界佛学苑图书馆,襄佐太虚大师设立世界佛学苑研究部,成果斐然。1940年,教育部礼请法舫以传教师身份到印度、锡兰弘扬大乘佛法,受印度国际大学和锡兰大学礼聘为教授,成为驰名中外的一代佛教学者。
霍济光 (1906-1998),少拜名师,刻苦学书,书画技艺大成,喜游历,遍观名胜古迹,广访前人佳作,爱读书,养成气韵源泉之思想。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1964年,定居美国芝加哥,出版《霍济光临池》、《霍济光行草书》、《霍济光书画集》。1977年创立中国文化学院,任院长。霍济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反对台独。
杜豁然 (1908-1985),杨庄人。大学毕业后,从事农作物的试验研究工作。1951年任平原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兼教授,1953年,任哈尔滨农学院教授。1954年任中科院遗传栽培室研究员,1956年任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历时三年,做出了“陕北水土流失区土地综合利用典型规划”,在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推广了他多年辛苦研究成功的“区田”水土保持耕作法,取得了显著效果,直到现在,仍广为应用。
傅积意 (1918-1984),北石门村人。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青救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二区副书记,一区区委书记,井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县委副书记、书记。1960年5月调任河北省水利副厅长,1983年9月离休。他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与敌斗争。任县委书记后,带领人民改天换地,治山治水。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凿了绵右渠,改变了井陉靠天吃饭的历史,在井陉人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张信元 (1922-1996),南寺村人。1939年冬参加八路军,历任班长、排长、武工队队长、独立营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参加并指挥了无数次战斗,参加重大战役十多次,转战大半个中国。他作战神勇,意志坚定,机智多谋,曾多次立功受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135团团长,在一线指挥了上甘岭战役,以顽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与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53年6月,率15军英模代表团,出席了朝鲜建国7周年庆典,并出席了朝鲜第二届英模代表大会,受到金日成接见,被授予两枚朝鲜独立自由勋章和一枚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受到陈毅元帅和郭沫若的接见,荣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级勋章各一枚。
吕文科 (1930-1997),南芦庄村人。国家一级演员。1952年入北京中央建筑工程部文工团,1954年到大连歌舞团。1959年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唱时,演唱了《克拉玛依之歌》,很快在全国传唱,以后又演唱了《走上高高的兴安岭》、《羊倌之歌》、《将军重回白洋淀》等歌曲,均受到群众的喜爱。1963年春,加入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后曾为多部电影配唱录音,荣立三等功,被誉为“人民歌唱家”。
泸州古蔺矿井顶板垮塌事故追踪?
这种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肯定是当初为了省钱,安全措施不到位。结果出了事,煤矿工人没了命,雇佣工人的一方也没少赔偿。结果双方都是有不良的后果。但死的工人损失更大,他的损失是家庭可能失去了重要的支柱和经济来源,失去了主心骨。有可能从此家庭就面临着生活的困境。而雇佣工人的一方,要进行赔偿和善后,也不会少花钱。既然这样,为什么事先不多花点钱把安全工作做好呢?其实就是一种侥幸心理,觉得少花一分是一分,觉得一般不会出事,觉得没有必要进行买保险。但一旦出事儿,是相当的严重。这世上有很多药,就是没有后悔药。一旦发生是没法进行弥补的。要知现在,何必当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