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心得2022,工资7000可以辞职去摆地摊吗

莲辞网

两会心得2022,工资7000可以辞职去摆地摊吗?

小玥职场认为:摆地摊是小本生意,既然是做生意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不一定能保证100%赚钱。而工资7000元是否可以辞职摆地摊,需要根据你的家庭经济压力状况以及个人追求来决定。

第一:摆地摊是否可以赚钱决定于你自己选择的商品以及经营之法

摆地摊是一种买卖,也是一种小本生意,所以只要是做生意就会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根据我们选择的商品以及经营之法来决定。

两会心得2022,工资7000可以辞职去摆地摊吗

①摆地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摆地摊门店不是固定的,我们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人流来选择移动自己的摊位,选择在人流比较多的地方来来摆地摊。比如说,今天这个公园里有一个活动,我们可以把地摊摆在这里,而明天那个广场那里有一个大型的活动,我们又可以从从这这里移到那个广场里去,移到人多的地方,自由移动,吸引更多的顾客,而这些优势都是为他独特的,门店是没有的。

其次,摆地摊,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地摊的产品价格会更低,能够吸引更多的里层社会底层的顾客。

再者,摆地摊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不用受人管制不像在公司里上班一样,上面有领导,需要固定时间上下班。摆地摊,如果今天下雨天气不好,你可以不选择不出摊;或者你有私事要处理,不需要跟谁请假,你也可以选择不出摊;再不济,你今天心情不好也可以不出摊,不用向谁报告。

②摆地摊一定的销售能力和经营之道

地摊相当于开一个移动的店铺,既然是开店,那么如何选择产品,如何才能够把产品卖出好的价钱,如何吸引到更多社会旅程的顾客都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

比如说,很多的客户喜欢地摊,是因为地摊更随意,更热闹更亲民。假如你是做美食类,那么摆地摊,客户想抽烟就抽烟,想划拳就划拳,想光着膀子就光着膀子,我们作为摊主不会拦着。但是在一些正经的餐厅,这些行为则会视为不文明。所以作为地摊的摊主,你如何维护这些关系,如何让别人觉得你的地摊是干净卫生的,同时又照顾到了这些“粗人”呢?

另外,摆地摊如何跟客户讨价还价,如何才能够维维持稳定的客户源,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因此,针对于第1个问题摆地摊是否赚钱,总结来说,我个人认为:摆地摊是否赚钱决定于你自己的个人经营能力。

第二:月薪7000元是否要辞职摆地摊,需要根据你自己的个人经济实力自以及你自己未来的发展来决定。

首先,摆地摊不稳定。如果今天生意好,你可以一下子赚到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今天生意不好,你可能会出现亏本的状况,一分钱都没有,甚至还会赔上吃饭的钱,所以摆地摊的收入是不固定的。因此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你没有积蓄,而且家庭经济压力非常大,一定每个月都要需要一大笔固定的开支,我个人是不建议你全职摆地摊的。

其次,摆地摊是为了响应目前国家的政策,为了赚钱养家还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你自己本来有很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非常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什么。但是看着目前地摊经济那么火,你的内心又跃跃欲试,想跟着时代走,结果就放弃了自己心仪的职业,我个人是不太建议的。

当然,如果你目前的职业处于非常迷茫的阶段,你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但而且目前经济压力上算过得去的话,你也可以辞职摆地摊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当然,如果要做保守的计划,我个人更建议兼职摆地摊。

结语

因此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摆地摊是否赚钱是要根据你个人的经营能力来决定。至于月薪7000,是否要辞职摆地摊是要遵从你自己的内心,还有根据自己的经济压力以及个人的追求来决定。如果你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我个人不太建议你全职摆地摊。

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首先,央企肯定是国企,但国企不一定是央企。

国企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央企又叫中央直属企业,全国目前有央企157家,大部分都是涉及到能源和航空、化工等和国家安全相关的大型垄断企业。

一、所属单位不同:

央企与国企所属单位不同,央企为国资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负责人是有中组部任命;一般国企有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的,有归口于中央其他部委的。简单说,地位不同,有如部长与市长之差别。

二、企业规模不同:

央企多为规模超大的企业,看中国500强,上榜的国有企业,85%以上为央企,规模大,领导权利自然也大,员工福利应该也好。

三、央企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四、央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会明确主业,基本会成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大有可为垄断企业。上图是《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国企业共有115家上榜,其中央企就有48家,所占比率41%。

部分央企在关乎国计民生重要战略产业方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比如资源型产业,军工型产业等,为的就是保证在战略产业方面国家的竞争力,以及国家的经济安全,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

而地方国企的就具有多样性了,其中有一部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然后就一直在发展,另外也有一些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各种平台型国企,主要是为了对于地方经济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准备离职又害怕回头找工作太难了?

观点:工作并不好找,虽然招聘岗位很多,但能与自己匹配的未必就有很多,况且你还要考虑从头开始的可能,毕竟即便是同行业的工作,仍还有很多的不一样的地方,辞职恐怕很大程度上找不到比现有工作好的工作。

在职场中,很多诸如题主遇到的困惑,工作不顺利想要辞职,但又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最了解。

但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整体受疫情的影响,虽然企业的生产任务基本已经恢复如初,但外部行业的压力仍存在,部分外销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的难度还是很大。

这带来很多企业虽然提供了很多的招聘岗位,但真正能适合自己的可能会寥寥无几,辞职再换工作的风险无形之中增加了。

那么,面对今年的整体形势,作为职场人,到底该如何抉择呢?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

一、要认清楚今年的整体就业压力形势,不要冲动

首先,作为职场人,既然已经在职场中摸盆滚打多年,自然知晓职场的规律,尤其是今年整体的疫情影响,大多数企业在恢复全面生产任务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一定的用工需求,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需要对自身行业市场的饱和程度进行分析,否则盲目的辞职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自身的工资。

【小结】深度分析整体就业形势,知晓就业压力,并能将自己行业内的岗位需求同步分析,才能助推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

二、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能力,评估后再做决定

其次,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能力,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么就需要评估自身的工作能力,如果自身能力非常强,那么相对而言的成功的胜算将增加,并且,在竞争压力下,如果能把控自身的能力评估,绝对对自身的选择起到很大的帮助。

与其盲目的选择,倒不如认识自己的能力后作出抉择,相信一定会增加很大的胜算。

【小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自己充分的了解自己,才能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否则只能随波逐流,没有主动性。

三、将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行业市场进行匹配,再做决定

另外,还需要将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行业市场进行匹配,往往市场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相同。

那么此次就需要相匹配的验证,这不仅对自已来说是不错的方法,更能保障自己不作出冲动的抉择。

【小结】将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行业市场进行匹配,再做决定,避免头脑冲动。

总结:

工作取决于自身对岗位的认识,并不一定换岗位、换单位就能解决自身的工作能力与工资待遇的匹配度,并且你需要认识到一旦换单位,你需要面临一定时期的新手期,这一点同样影响自身工作能力的胜任,因此,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END---

@职场励志事儿,讲述职场故事,分享职场经验,解决职场困境,记得关注我哦,谢谢!

创业现在做什么前景好?

一个自己一直在创业,做了天使投资三年,每年要见300个以上的创业者的行业从业者归纳创业中的五个基本点:

第一、算好;

第二、沟通好;

第三、补好漏;

第四、组好队;

第五、选对方向。

第一、算好

这里面有个规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就是算好在你一年没有任何融资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活下来?如果这个满足不了,建议谨慎;

因为现在不仅仅是资本寒冬,我觉得是极寒时代的到来,融资真的比两年前要难很多,是因为很多投资机构也都没钱了,跟我一起出来的几个朋友转型VC的现在基本都回BAT上班去了。所以,你一定要备好一年的余粮、或者你本来就是做的一个现金流非常好的项目,一开始就算赚钱的。

第二要算就是算你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有房贷的朋友,房贷压力如果过大,建议谨慎选择创业,因为见过实际案例太多,因为房贷的问题,家人不断施压,最后放弃。

第二、沟通好

就是和你的直系亲属一定要提前沟通!最好是另外一半的收入能够养活这个家而且她能够明确的支持你。如果还没有另外一半的,最好就和父母沟通下,最好也能得到他们一点实质性的支持。

第三、补好漏

如果你是程序员,你只要技术好就行,但是如果你是CEO,你的任何一个短板都会拖累到整个公司。做公司之前首先了解到你有没有如下几个能力,这也是天使机构评价CEO个人能力的一些标准:

1、招人能力,能不能找到到一些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最好是CEO自带流量光环。管理层级别能够找到能干的大牛,基层员工你的招人速度够快,成本能够尽量控制;

2、学习能力,能不能快速的掌握一门技能,因为开公司还要涉及到法务、税务、销售很多其他技能,作为CEO最好能够自己也懂一点,不至于被人很容易就忽悠了。然后如果是做互联网或者人工智能一些技术项目,时代变化太快,商业模式换的很快,你能否快速迭代推出相应的产品,对你的学习能力要求很高;

3、沟通能力,一般初创公司CEO都会自带销售代表职位,尤其是ToB的企业,早期都是CEO自己去谈客户,以前做技术的CEO一定要放下之前的高傲,好好和客户聊,这个沟通能力还提醒到融资上,融资其实也是一个高情商的活,需要CEO有比较强的沟通能力。

第四、组好队

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伙人一开始选好尤其重要,合伙人的质量最重要,多没用。我们认为,早期公司创业,除了CEO可以想想公司战略,其他的最好都是找执行力强的,因为如果一个早期公司还纯在多个领导,做一个迭代还要讨论个个把星期,那就基本玩完了。

而且早期的团队最一开始就相对完整,为什么这样说了,因为我们投了一些企业,发现后期最累的就是,突然一个企业CEO说,他缺个好的产品经理,或者缺个好的CTO,能不能帮我们招招,这个时候再找真的就是最心累的。所以一开始,最好就招募一个稳定而且水平要高过市场水平线的合伙人。

第五、选对方向

给大家几点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1、选自己从业经验相关的,上下游的,或者对一行已经非常熟悉,不建议跨行创业;

2、学会利用新技术给自己的行业赋能,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技术怎么和自己本来的行业结合,这样也可以是一个亮点,千万不能为了人工智能而去做人工智。

3、前期最好做有一点现金流的业务,就还是那句话,最好能够先养活自己的团队,我自己创业时也做过一些外包业务,虽然看上去比较苦力活,不高大上,但能够赚钱,而且还能够锻炼团队。

第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例如:水管清洗项目:

准备一万多元,购买水管清洗设备,学习清洗专业知识,并让公司给你推广方面的材料。

在小区活动广场里设置地推,布好场景,并选好时间,如下午5点-7点。并积极介绍讲解水管清洗知识。

上门清洗服务录好视频,接好清洗污水编号作为下次地推做好准备。并请客户帮忙发送到朋友圈。

适合:

技术匹配:水电工、家政、维修等;

资源匹配:物业人群、保洁、家政公司等;

.....

最后,希望每个有准备的你都可以创业成功!

中国当年原子弹实验成功后?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核武器,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达到了2.2万吨TNT的当量。沉浸在喜悦中的工作人员问聂荣臻:“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为什么不早点公布消息呢?”聂荣臻笑着说:“刚才与总理通了电话,总理说,毛主席指示,我们先不忙公布,要等外电报道证实以后再公布。”随后,西方各大通讯社纷纷作了报道。美国也侦察到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万吨级原子弹。

1956年,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解释了研制原子弹的决定:“现在我们已经比过去强大了,将来我们还会比现在更强大。我们不仅会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有原子弹。在当今世界,如果我们不想被欺负,我们就必须拥有这个东西(原子弹)。”也就是说原子弹将使我国能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遏制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只有能战才能止战。

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是596项目,内部代号为邱小姐。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试验场引爆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核武器试验。这是一个铀235内爆裂变装置,由兰州一家气体扩散厂浓缩的武器级铀-235制成。原子弹是中国“两弹一星”计划的一部分。它的当量为22千吨,相当于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核弹RDS-1和1945年在日本长崎投下的美国胖子弹。

苏联的态度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面对西方国家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围堵的困境,我们只能选择一边倒的政策,站在东方阵营这边。作为老大哥的苏联,起初对我国研制原子弹还是选择支持的态度。

1957年,我国和苏联签署了一项共享国防技术的协议,其中包括苏联向我国提供的原子弹原型、技术数据,以及数百名俄罗斯和中国科学家的交流。两国专家在我国境内进行了原子弹的联合科研活动,试验地点选在新疆罗布泊附近,总部设在马兰。试验场于1960年4月1日开始建设,在艰苦的条件下,成千上万的工人和科研人员参与其中。罗布泊核试验场是我国当时唯一的核试验场,经过大规模扩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试验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不过后来赫鲁晓夫访美后,妄想可以和美国和解,并对我国的内政问题指指点点,意图牺牲我国在台湾省的国家利益,以换取美苏和解的可能。而且苏联后来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前夕中拒绝支持中国,转而怂恿印度在藏南问题上与我们动武。于是中苏关系在1958年至1959年期间降温。苏联在1959年也与美国进行了禁止核试验的谈判,并直接禁止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相关技术,以缓和苏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而且赫鲁晓夫此时全面否定斯大林,让苏联与我国意识形态之间更广泛的分歧加剧了相互批评的论战。恼羞成怒哦的赫鲁晓夫背信弃义,撤回了一枚原型原子弹的交付,以及1400多名苏联顾问和技术人员参与了中国200个旨在促进两国合作的科学项目。

1959年6月,赫鲁晓夫决定在1959年6月20日停止帮助中国人的核计划之后,苏联只帮助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准备工作,后来596项目就以一个独立的核项目继续进行,我国则转向了自力更生的彻底改革政策。到1964年1月14日,兰州核电站成功地富集了足够多的可裂变铀235。1964年10月16日,一枚重1550公斤的铀235裂变内爆装置在102米高的塔上被引爆。我国原子弹的试曝成功,促使苏联和我国签署了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得不承认我国是核国家的地位。

美国的态度

美国此前知道苏联支持我国的核计划,但在1959年苏联撤回支持后,一些美国官员低估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唯一能力,当我国证明他们误判时,他们感到惊讶。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我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铀-235级核武器。而且拥有原子弹的中国的重要性被低估了,肯尼迪提议采取预防性军事行动,想在我国核武库还没有壮大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因为这“很可能被视为挑衅和危险的行为,并将影响到美国对我国的敌意视为紧张局势的根源和对亚洲和平的主要威胁。”

这让我国下一步发展核有效载荷的运载方式提供了时间准备。就在596计划核试验8个月后,一枚原子弹从轰炸机上成功落下并引爆。一年后,中程导弹装上了核弹头。与苏联的洲际核弹试验相比,我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更为先进,另一个核大国在亚洲的存在引发了不受控制的扩散问题。美国采取措施阻止更多亚洲国家自主发展核能力,在596核试验之后不久,美国高级官员开始与苏联就不扩散问题展开公开谈判,以抵消我国核武器推动更大规模、更不可预测的全球军备竞赛的可能性。

作为对596计划核试验的回应,包括老蒋在内的蓝党领导人呼吁对我国的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并成立反共防御组织,不然他的反攻计划就彻底泡汤了。然而,美国对其呼吁并不会让其冒险在我国发动打击。老蒋也因此试图启动自己的核武器计划,但最后在美国的打压下失败了。因为这会使周边局势紧张,引发新一轮的区域冲突,美国在朝鲜吃了闭门羹后,不想再与我国起正面冲突。在我国核武器试验和壮大时,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美国承认台湾省是我国的领土,并从台湾省撤兵,我国也取代老蒋集团在联合国的地位,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内。在我国掌握核武器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将不得不把跟随美国与我国建交,外部围堵的紧张状态也随之得到缓解。

北越的态度

北越于1964年10月17日发贺电以示祝贺。当时北越还在与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沼中,还依靠我国对其提供军事援助和战术指导,对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着清醒地了解。北越也就是有了我国和苏联等东方阵营国家的支持,最终才打败美国支持的南越而统一越南。此时北越还是对我国能够取得的核试验成果还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当时美国在北越也有可能使用原子弹,只有我国强大了,才能罩得住北越这个小老弟,至于越南最后变成白眼狼是后话了。

朝鲜的态度

朝鲜于1964年10月18日发贺电以示祝贺。朝鲜同样作为朝鲜战争的受害者之一,对美国在朝鲜威胁使用原子弹也是深恶痛绝,其萌发发展原子弹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其核计划可追溯到1962年左右,当时朝鲜致力于其所谓的“所有堡垒化”,这是今天朝鲜半岛过度军事化的开始。在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1963年,朝鲜看到原子弹可以以小博大,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战略价值。因此也要求苏联帮助发展核武器,但遭到拒绝。后来,我国在核试验之后,同样拒绝了朝鲜要求帮助发展核武器的请求,坚持半岛无核化。

不过苏联同意帮助朝鲜发展和平核能计划,包括培训核科学家。苏联工程师参与了宁边核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并于1963年开始建造IRT-2000研究反应堆,该反应堆于1965年投入使用,1974年升级为8兆瓦。1979年,朝鲜开始在宁边建造第二座研究反应堆,以及一个矿石加工厂和一个燃料棒制造厂。后来朝鲜也是采取日拱一卒的办法,以核能的实际利用和核武器发展体系的完善为重点,开始运营铀制造和转化设施,并进行了高爆炸性爆炸试验。不过作为战略缓冲区,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朝鲜也就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经济得不到发展。

印度的态度

印度也因我国成功试爆原子弹而改变其核政策,将以民用核能为主转为加大力度制造核武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对原子弹的研发比我们提前,它对原子弹的起心动念不是因为我们试曝成功后才开始的。

印度在1944年开始了自己的核计划,当时霍米·杰汉吉尔·巴哈创立了塔塔基础研究所;他扩大和监督了核武器的科学研究,是监督和实施核试验的小规模科学家小组的第一位指导官员。

在印度脱离大英帝国独立后,印度总理尼赫鲁授权开发一个由霍米·巴哈领导的核计划。1948年的《原子能法》侧重于和平发展。印度曾大力参与《核不扩散条约》的制定,但最终选择不签署。

1954年,巴哈领导核计划朝着武器设计和生产的方向发展。两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已投入使用。第一个在孟买建立了Trombay原子能机构。另一个设立了一个政府秘书处,原子能部(DAE)。从1954年到1959年,印度核计划迅速发展。到1958年,DAE有三分之一的国防预算用于研究目的。1954年,印度根据原子能换和平计划与加拿大和美国达成口头谅解;加拿大和美国最终同意在Trombay提供和建立CIRUS研究反应堆。收购CIRUS是核扩散的一个分水岭事件,印度和美国之间的理解是,该反应堆只用于和平目的。CIRUS是开发钚装置的理想设施,因此,志在发展高浓度核武器级的尼赫鲁拒绝接受加拿大的核燃料,并启动了开发本土核燃料循环的计划。

到1960年,尼赫鲁做出了关键决定,将该计划投入生产。大约在同一时间,尼赫鲁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就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塔拉普尔建造印度第一座核电站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美国陆军工程师肯尼思·尼科尔斯回忆道与尼赫鲁会面时,“尼赫鲁向巴哈求助,要求巴哈给出发展核武器的时间表”。巴哈估计他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

到1962年,核计划仍在发展,但速度很慢。尼赫鲁被中印战争分散了精力。在被痛揍后,尼赫鲁向苏联求助,但是,苏联正全神贯注于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政治局拒绝了尼赫鲁的武器要求,并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时,只能承认我国为核武大国。

而且我国发展核武器是明正言顺,我国是1992年批准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认的五个核武器国家之一。我国也是唯一向无核武器国家提供无条件安全保证的核武器国家。同时我们也承诺在任何时候不对无核武器区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只是同时保持核威慑性和在遭遇核武器攻击后的后发制人报复力量。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