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小学三年级作文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是什么 ?
我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还从没做过小学三年级孩子的作文辅导。儿子上三年级后,我也是边学习,边探索,边尝试去做这件事。
现实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作文起步都显得束手无策。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大量的辅导书籍、范文读本,要求孩子朗读、背诵,然后去模仿写作。当然,模仿是最初的学习形式,但如果过于放大化,就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和想象,会限制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写出来的作文看起来貌似有模有样,繁华似锦,但实则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情感虚化,并非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甚至还会把孩子引向胡编乱造,虚发情感,无病呻吟的泥潭。长此以往,孩子很难逃离这种模仿和范文的阴影,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和表达,对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急功急利,打破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要求孩子写出高于自身认知水平的作文来,这显然是揠苗助长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孩子初学写作,就犹如初学走路一样,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歪歪扭扭,跌倒站起的过程。这个阶段就需要老师、家长搭一把手。
作文起步,最难的是不知道改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去写的问题。因此,家长首先要帮孩子确定写什么,然后再帮孩子建立写作的条理和层次,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般孩子初学写作都先学习写记叙文。孩子只要能把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完整,思路清晰、顺畅即可。
一般而言,先不要急于让孩子动笔,写作前先与孩子聊作文。引导他确定要写的内容和目标,然后再建立写作的条理。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样的爸爸(妈妈)》
我问儿子:“你打算写爸爸还是写妈妈?”
他想了一会:“写爸爸。”
“那你准备写什么样的爸爸?”
他想了很久,摇头不语。
我说:“咱先把要写的内容和目标定下来,爸给你一些词你来参考,比如,善良、勤劳、勤奋、辛苦、温和、大度……等等。”
他思考了一阵说:“我写‘辛苦的爸爸’。”
“那么怎么写呢?”
他想了很久,摇头表示不知道。
我说,“既然是写爸爸的作文,那就先写爸爸的外貌特征,让别人对爸爸有一个初步印象;再讲明爸爸的辛苦;接下来写爸爸为什么辛苦,哪些事体现了爸爸的辛苦?最后再写爸爸对你的爱与感情,你对爸爸的爱与感情。”
他在草稿本上写:“1.外貌特征;2.爸爸的辛苦;3.哪些事体现了爸爸辛苦;4.爸爸对我的爱,我爱爸爸。”
我帮他总结:“写一个人的作文,一般的思路是:先写这个人是谁,和你什么关系?再写,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其次,写能表现这个人某种品质的一件或几件事。最后,写这个人对你的影响,你对这个人的情感。一般至少写四段,事件多就要多分段,一件事写一段。”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观察日记。我和他聊,“咱家的鹦鹉你写过了,花你也写过了,那这篇观察日记写什么呢?”
他摇一摇头,嘟起嘴:“不知道。”
我说:“你四处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可写的对象,比如,室内某件物品,窗外某种风景。”
他观察了很久,说,“我写冬天的洛河。”
我家窗外正好可以看见洛河,而且窗户正对洛河上的过水桥。
我说:“非常好,这个对象找得好,那怎么写呢?”
他不知道。
我说,“你到窗口去仔细观察洛河,看冬日洛河有什样的特征,它的形态、颜色、声音,以及周围的景色(远处的、近处的),再回忆一下夏季洛河的特征(水流、颜色、声音、周围景物),想一想自己到底喜欢冬日的洛河,还是夏季的洛河。”
他在草稿上写“1.冬日的洛河非常美丽,我爱冬日的洛河;2.洛河水流、颜色、声音;3.洛河周围的景物,近景、远景;4.夏日的洛河是什么样的;5.我更爱冬日的洛河,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提纲非常棒,这足以说明在他的脑海里能确立写作的对象,能建立起写作的条理和层次,写作起来当然就不再那么的困难。
我帮他总结:“写风景的作文,一般先写这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再写,这个地方有哪些景物;其次,写这个地方景物有什么特点(观察顺序一般为: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左及右,由东到西等)”最后,写你自己的感受。
在孩子的头脑中确定写作的对象和内容,建立起写作的条理,写作就不再是一件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事了。
当然,要想真正写好作文,只做这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写作能力,并不在于这些条条框框,而是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文字功底,知识储备,洞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和价值观等,这些都与后天的学习、大量阅读、积累和反复练习分不开,但都是后话。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就犹如学习走路,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学步车,或者一只手,等到他们能独立时再放手让其行走,这就自然而然了。因此,在孩子初学写作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积累字、词、句、片和素材,帮孩子从素材中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形成写作的条理,打好写作的根基,为以后写作奠定基础。
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孩子初学写作很难写出来像样的文章,就连把话写通顺都很难,更别说构思、表达、思想、情感等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如何,这个阶段我们都要小心呵护他们的写作兴趣。只要孩子对写作有兴趣,能通过写作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情感态度、所思所感,能得到家长、老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能在写作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他就会慢慢爱上写作,也会自然而然的写出好文章。千万不要有过多的指责,过高的要求,致使孩子对作文产生惧怕心理,从而望文却步,再也不爱写作了。
把别人的作业撕下来冒充自己的还不承认?
首先说这孩子的人品没有问题 。只是认识事物的 本质还没有认识透他处于朦胧懵懂的状态 。他拿别人的作业 当自己的作业 潜意识里边儿还有这样一个观念 作业是要交的 。学习应该教作业有这种意识 首先是好的 。
只是他不管由于贪玩还是别的原因 作业交不上了 想别的办法来应付来应酬 。就走了这样一条不该走的捷径 。换而言之 如果把这种机智把这种聪慧用到真正的学习当中去 ,她会有比较新颖的思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差我们成人的引导这一步 。
你看看那些真的傻的 呆的 ,不知道变通 ,不懂怎样来解决问题 。只会说不写作业 ,不交作业 ,或者是那种赖皮的 根本不理作业这回事儿 。
有一个教育理论, 我觉得很有道理 。就是说你要批评这个孩子 首先肯定他的优点, 这样你批评的时候才容易听进去 。我并不是提倡一味的要表扬, 而是说小孩儿认识事物是片面的 ,但是他 不是一无是处的 。
作为成人家长,老师 ,要告诉孩子交作业是好的, 但是应该交自己的作业 ,那样才是真的好 。自己没有作业了 ,坦白的交代 ,没有写作业比拿别人的冒充, 这样会更让人尊敬 ,而不是弄虚作假 。
给孩子讲清承认错误的勇气是可嘉的 ,是值得表扬的, 认识清了错误, 然后改正错误,比掩盖错误 ,对人更重要 。那错误是掩盖不了的 ,它就像在雪里边儿埋一个孩子 ,等到雪化了 ,那不一样 还是得露出来吗 ?
小孩子成长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 ,他要是不犯错 ,怎么会对事情有个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呢 。小孩儿的价值观还没有成熟 不要动不动就给她扣上人品的帽子 ,那个为时尚早, 也是不应该的 。
小孩子犯错 ,就像小树被一阵风吹弯了。 我们不能就认为这个小树长不成才了 ,把她扶正了 。她还可以 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关键在大人的引导和帮扶 。我们不能阻止天要刮风, 就像我们不能阻止孩子要犯错一样 ,犯了错及时改正 ,及时引导 就好了 。不能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说人品 。
看什么书籍比较好?
谢谢邀请。首先我不知道你的年龄,也不知道你的写作水平,是初学者呢?还是写到了一定程度?只好试着回答你,不一定准确,还请见谅。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推荐一下我的专栏@舍知堂 可以点开主页的写作专栏去看看,每篇都有一定比例的免费阅读。不是推荐去买,而是结合这上面的内容去谈。
也不用多谈,就谈专栏开篇提到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笔,去写。否则就算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或者是觉得胸有成竹,但是眼高手低,写不成。
要想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开始写,每天都写,不断的写,重复的写首先,写作与写有关,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拿起笔,开始写作。
比如在英语语境中,写作与作家只是差一个后缀,也就是说当你把write(写作)这个动词加一个后缀,就变成了 writer(作家),也就是说,作家就是做这个写作动作的人。准确地说,就是不断重复这个写作动作。就像我们生下来都不会走路,都是在蹒跚学步,一步一步学,学的时间长了就学会走路。
所以说,只要你愿意写作,喜欢读书,能够静下心来,每天写那么一点,你就能提高写作水平。
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人人都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感悟。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具备写作能力,都是潜在的作家,但是很多人的时间都在刷刷抖音、玩玩快手等等之类的自媒体面前,像水一样流逝了。
其实,我们每个的生活背景、生活阅历都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历经了现实生活的磨砺之后,把自己的经历以传记、回忆录、纪实小说等文学创作形式变成文学作品,从而脱颖而出。
关键是愿不愿意读,能不能写?
写是关键,读也不能忽略。那么,如果让我推荐一本书的话,我就推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为作家》。
由刁克利译注的多萝西娅.布兰德的《成为作家》能迅速提高初学者的写作水平这本书首先教给你的是读写的方法,而且是特别适合当下的创意写作方法。是属于“创意写作书系”中的一本。我们看看这套书的联袂推荐名单就知道他的魅力了。
“创意写作书系”一共有四本:《成为作家》《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以及《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这四本书的作家都是美国作家,而且都在大学里教授创意写作,可以说这是他们的授课秘籍,也是他们的创作经验总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家的创作秘密,一般不愿意与人分享的“黑匣子”。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读读。
在这套书的顾问委员会名单中,有王安忆,刘震云,格非,曹文轩,阎连科,梁鸿……文学大咖。
这本书虽然翻译过来不久,但它是1934年出版的,已经风行美国文学界80多年了。作者布兰德本身就是多所大学的教师,可以说是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写下的这本书。所以说对初学者,甚至是所有写作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在译者的序言中就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他首先肯定“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然后,他说这是一套奇异的书,教你成为作家,教你进行文学创作,对于初学者,他教你如何进步,如何循序渐进,发现你的素材,改进你的写作技艺。
那么这个写作的“黑匣子”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我们带着自信,一页一页翻读的时候,不同层次的写作者会有不同的收获。
《成为作家》分为17个章节。分别从①写作的4种困难②作家是什么样的人?③表里不一的好处④插曲:关于听从建议⑤约束无意识⑥按时写作⑦第1次检查⑧批评自己的作品⑨像作家一样读书⑩关于模仿Ⅰ学会重新看世界Ⅱ原创性的源泉Ⅲ作家的休闲Ⅳ练习故事Ⅴ伟大的发现Ⅵ第3个人, 天才Ⅶ作家的魅力Ⅷ结论:几点实用的忠告。
由于篇幅所限,我在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只说几点忠告里的两个忠告:
1.请试试在松软的纸上写作,在不同大小的便签本上,笔记本上写作,在每次短途旅行中都要带一个笔记本,随时准备写作,在长途旅行中带上笔记本电脑,充分利用你的时间。
2.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 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坐在书桌前,开始你的写作。只要拿起纸和笔,就进入写作状态。如果坐在书桌旁能够坚决地拒绝走神,就会得到回报,会发现只要你坐得下来,就会文思泉涌,灵感源源不断地流入你的笔端。
我是@舍知堂 但愿我的回答,能给你提供点滴帮助。也欢迎有更好建议的朋友,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中学生该怎么提高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写作是对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考察。作文分值在语文考试中占的比分较高,提高孩子写作能力意义重大。
一、日积月累积累语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至于写出来的作文论证不清楚,感情不够丰满,不能让人信服。因此,学生要日积月累积累语文写作素材。从而达到使学生言真情抒真意。首先要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即作文。平时留意观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它记录下来。”另外,学生大量阅读古今名著,广揽博取,做好读书笔记,将精彩片段语句记录下来加以背诵。在平时写作时加以引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广泛阅读大量书籍,读的多了,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有理有据,得心应手。
二、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时要掌握写作技巧,不要盲目的下笔写文章。要做到写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例子都要围绕文章的中心而写。所以,写作前要想考虑清楚,这样才能下笔如神助。写作前要先拟提纲,再拟题目。作文的题目很重要,它是文章的文眼,题目要准确、精巧、新颖。写作时的语言要运用恰当准确,根据作文的体裁要求运用语言。
三、加强写作练习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确实能够提高写作能力。每天睡觉前将一天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进行记录。日记练习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每日阅读时学到的名人名言名句,古诗词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加以汇总。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是不断积累,持之以恒不断练习的过程。博览群书吸取精华,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素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举一反三。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关注佩奇老师1983,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