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路上你我同行观后感,刘永坦先进事迹观后感50字?
刘永坦院士多年来一直和科研团队在海防一线默默耕耘、不求回报。
在201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才被更多人所熟知。
在今年的10月4日,刘永坦院士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其先进事迹令人震撼、为之感动。同时刘永坦院士身上的优秀品格和可贵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爱党爱国,忠于人民。幼年目睹山河破碎的坦先生,在家国蒙难中萌生爱国心、强国志,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早年学成归国后,坦先生发现中国海防存在问题,当即投身新体制雷达研究,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忠于党和人民,坚守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并在2021 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坦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刘永坦先进事迹观后感?
刘永坦院士扎根龙江60载,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辈子推动国家对海探测领域前瞻布局,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雷达铁军”,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极少数拥有新体制远距离雷达这一核心技术的国家,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卓著贡献。这位皓首雄心的老党员,用一个甲子的无悔坚守,向深爱的党、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彰显了深厚的龙江情怀和家国精神。
1023新闻周刊讲了什么?
10.23新闻周刊讲的内容:
1、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着力提升管理运营水平、科学扎实有序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3、“十三五”期间 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4、前三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平稳运行。
你认为毛泽东诗词?
毛主席的诗词被公认为是无产阶级的艺术巨珍,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美珍品。可以说,是毛主席诗词振兴了中国现、当代诗词,使之有了蓬勃的生机,再造了中国诗词史的辉煌。毛主席的诗词,不但在现当代诗人中独领风骚,就是与历史上的历史诗词名家相比也很少有人与之比肩。大诗词家柳亚子先生大赞毛主席的诗“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
毛主席诗词风格多样,有的典雅,有的通俗,有的含蓄,有的晓畅,有的庄重,有的幽默,有的豪放,有的婉约……,笔者认为毛泽东诗词意境最深的当属《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当时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红军抗月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分两路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前线去对日抗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时适逢天降大雪,面对着漫天飞舞的大雪以及银装素裹的壮丽河山,毛主席素来喜爱雪,展眼远望辽阔雄浑的这北国雪景,纵目黄河上下,放眼长城南北,雪盖冰封,白茫茫浑无涯际,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心情十分振奋,诗兴如潮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篇。
《沁园春 雪 》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的上阕写景,诗人以“背负青天朝下看”的审美视野,纵览北国壮丽河山,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静态的景给写活了。
诗的下阕论史,历史上的那些英雄豪杰都是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代的巨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但他们又都有着“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即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上对广大人民进行残酷统治、剥削与剥夺,让人民群众陷入了贫穷与愚昧境地的一面。
千秋功罪,诗人对秦皇、汉武等人给予了美学意味的评说。
词的最后三句是全词中最具伟力的诗语,雄视百代,超越往古,充分表达了无产阶级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豪与完成历史使命的自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共奔小康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你能为天下的母亲写首赞美诗吗?
我的母亲我的娘
山东刘永/文
我的母亲闫廷兰,今年85岁了,身体硬朗,仍然独居在我的老家临沂陶家庄村。平时养花种草,揭渔网。
母亲节到来之际,我想写一篇文章,献给我的母亲,祝老娘身体健康,晚年开心幸福。同时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年龄越大越想娘,工作在外 思故乡,家乡山高水又长,站在威海望爹娘,我的母亲我的娘,一生温柔又善良。
母亲现已变成了耄耋老人了,腰背有些佝偻了,外出有时拄着拐仗,走路迟缓。今年探家我给母亲买个一个新的医用四条腿的小拐杖,母亲很高兴,我也很开心。
小拐杖呀四条腿,老娘拄着不遭罪,今天给她送到家,不怕狼狗不怕鬼。
我的母亲一生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兄妹,母亲一个字不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学习,兄妹都上学读书,母亲即便咬紧牙关,再苦再难也让孩子上学有文化。
我多少次拿起笔想写篇文章赞美我的母亲,我亲爱的老娘。现在一个人住着两层小楼的确宽敞亮堂…… 门前就是集市,不过逢一初六才是集。
平时也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兄妹时常回家看望,我在外地工作,回家次数少,老娘很理解,我心里有些内疚。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我今年五十四岁了,前几天写了一首诗歌《噢,妈妈》。
噢,妈妈
我思恋故乡的柳清河,
还有河边举杆钓鱼的爱好者,噢,妈妈,
如果您听到有人敲门向您喊,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炊烟,
那是您生火做饭的柴禾,
还有小路上赶集卖菜的三轮车,
如果您听到三声电话铃响,
那是我想您挂的电话。
我思恋故乡的麦浪,
还有黑土里长的地瓜,
噢,妈妈,
那是您种的庄稼。
如果您想念威海的儿子了,
我就给您打个电话。
我思恋故乡的明月,
还有村里的那位帮我交学费的二哥,
噢,妈妈,
如果您听到远方朗诵的诗歌。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一个爱好诗歌的朗诵者。
每每读到这首诗,眼里就闪着泪花,妈妈我的成长,都是您不断教育的结果,是您让我坚强,是您激励我努力工作,是您让我诚实,又是您让我变的淳朴善良。
我的母亲有一个大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和我一样兄妹五个。时间穿回一九五六腊月,母亲和我父亲结婚了。
就在结婚的第二年,一九五七年,我母亲只有二十二岁,多少人不能忘记令人难忘的就在这年夏天,临沂发生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水灾。
我家院子里齐腰水深,石磨都让大水洇没,锅屋冲塌,堂屋水深到膝盖,家俱浸泡变形,房屋漏水,龙卷风刮个不停,碗口粗的树拦腰折断,坚强的母亲没有流泪。
借住我三奶奶家,母亲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 。暴雨连连持续积水不断,庄稼大小冲毁,颗粒无收,本来饥饿贫穷,雪上加霜,没有什么东西可吃。
村子里十家有九家去要饭。母亲常说,什么树叶都好吃,就是椿树叶需用水浸泡多遍才能咽下。
坚强的母亲,是靠我姥姥我舅和我姨,救济生存下来的,母亲都是步行顺着柳清河的沟堰一步步走到舅家,来回三十六里路。
我二舅对我母亲非常好,回来带些地瓜干子,豆面子,煎饼回家充饥。最香甜的饭就是豆面炖榆树叶,母亲时常忆起这种面股指饭最好吃。
今天上午给母亲打电话,母亲电话那头还说,豆面煮榆钱子榆树叶最香甜,这就是亲人的味道香...……
我们兄妹五人穿衣都是母亲用父亲做的纺线车,一圈一圈吱吱嗡嗡纺出来的。纺完的线团子送去织成白布匹,再染上颜色印花。
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一件一件缝补出来,做成衣裳。母亲时常告诫我们做人就像这棉花一样干净洁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母亲总是纺的很晚很晚,全家人的穿衣都靠母亲这双粗糙的双手,这架多年的纺车。
记忆里母亲一天很少睡觉,天刚蒙蒙亮有时鸡叫头遍,母亲又起床推磨摊煎饼,烙上一天全家人的伙食。
吃过早饭母亲又急忙下地里干活,那时生产队里分给母亲二亩多棉花打棉花叉子。
我的母亲最会打棉花叉子,每年母亲管理的几片地,棉花长的最好产棉最高。首先学会辨认营养枝,母亲说就是俗称的青条不结果实的枝条。
必须勤打,最好是睛天,还要早打就是掐除,摘晚了长的快容易伤主干苗。主干上长的嫩芽一同掐掉。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热天气母亲从不间断,每天必须到地里,撅着腚弯着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营养枝条摘除干净。
母亲从没叫苦喊累,有时雨水汗从脸上流到脖子里,我看过多次心疼母亲,放学后有时帮母亲打棉花叉子。现在想想就像是在昨天一幕幕的浮现,让我心疼流泪。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生温柔善良,纯朴老实,用一双粗糙勤劳的双手,养育我们兄妹五人成家立业。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游子在外越想娘,想想娘当初的苦日子,想想娘如今白发苍苍,孤独的耄耋老人,住着二层小楼。
望着门外车水马龙赶集卖菜的三轮车响,等着待儿女时常回家看望 ,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亲爱的老娘。您的儿子刘永2020年5月5日于威海。
(作者刘永和母亲闫廷兰)
作者刘永,中共党员,十年军旅生涯。爱朗诵爱诗歌,曾在海军报,胶东文艺,凤凰新闻等多家刊物发表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