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系统的科学探索

莲辞网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1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的二分法。

  • 语言(langue):指社会共享的语言系统,包括词汇、语法和发音规则等,它是一个抽象的、稳定的结构。
  • 言语(parole):指个体在实际交流中的具体语言使用,具有临时性和变异性。

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这一系统,而非个体的“言语”行为。

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系统的科学探索

2 符号的任意性与系统性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即声音或书写形式)和“所指”(signified,即概念)组成,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树”这个词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如英语“tree”、法语“arbre”),但它们指代的概念相同。

语言符号的意义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由其在系统中的对立关系决定,英语中的“cat”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不同于“bat”或“hat”。

3 共时与历时研究

索绪尔区分了两种语言研究方法:

  • 共时研究(synchronic):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语言系统,如现代英语的语法结构。
  • 历时研究(diachronic):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如古英语到现代英语的变化。

结构主义语言学更关注共时研究,因为它强调语言系统的内在结构。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学派

1 布拉格学派(功能结构主义)

布拉格学派由特鲁别茨科伊(Nikolai Trubetzkoy)和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等人创立,强调语言的功能音位系统

  • 音位学(Phonology):研究语言中的音位(phoneme),即能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英语中的/p/和/b/(如“pat”和“bat”)是不同的音位。
  • 功能主义:语言结构服务于交际功能,如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语调差异。

2 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

以路易斯·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为代表,提出语符学(glossematics),试图建立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理论。

  • 语言由“表达层面”(声音或文字)和“内容层面”(意义)构成。
  • 强调语言的纯粹结构关系,而非具体的语音或语义。

3 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

以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和哈里斯(Zellig Harris)为代表,注重语言形式的客观描写

  • 分布分析法(Distributional Analysis):通过观察语言单位在句子中的分布来确定其类别,英语中冠词“the”通常出现在名词前。
  • 直接成分分析法(IC Analysis):将句子分解为更小的结构单位,如“The cat sat on the mat”可分解为“The cat”和“sat on the mat”。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

结构主义语言学常用二元对立来分析语言系统。

  • 音位对立:清辅音(如/p/)与浊辅音(如/b/)。
  • 语法对立:单数 vs. 复数(如“cat” vs. “cats”)。

这种对立关系是语言结构的基础。

2 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索绪尔提出两种语言关系:

  • 组合关系(Syntagmatic):指语言单位在句子中的线性排列,如“The cat sat”中的“The”+“cat”+“sat”。
  • 聚合关系(Paradigmatic):指可替换的同类语言单位,如“The cat sat”中的“cat”可替换为“dog”或“bird”。

这两种关系共同构成语言的结构网络。

3 形式化分析

结构主义语言学倾向于形式化客观化的研究方法,如:

  • 使用符号和公式表示语言规则。
  • 避免依赖语义解释,专注于语言形式的分布和组合。

布龙菲尔德主张“语言研究应排除心理因素”,仅关注可观察的语言行为。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与批评

1 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1. 生成语法: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虽然批判结构主义,但仍继承了其形式化分析方法。
  2. 认知语言学:结构主义的“系统观”影响了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
  3. 符号学与社会语言学: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为符号学(Semiotics)奠定了基础,并影响了社会语言学研究。

2 批评与局限

  1. 忽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结构主义过于关注系统,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过程。
  2. 过度形式化:某些理论(如语符学)过于抽象,难以应用于实际语言分析。
  3. 忽视语言变化:共时研究忽略了语言的动态演变。

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科学基础,其核心观点——语言是一个由对立关系构成的系统——至今仍具影响力,尽管后来受到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的挑战,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如音位分析、分布分析)仍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工具,语言学的发展可能会结合结构主义的系统观与认知科学的动态视角,以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本质。


参考文献(示例)

  1. Saussure, F. de. (191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2.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3. Jakobson, R. (1960).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4. Hjelmslev, L. (1943). 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Language.

(全文约2000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