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新时代,青春向党谱华章——大学生建党100周年心得体会**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建设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党的光辉历程,展望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结合自身学习与实践,谈谈我对建党100周年的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历史,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星火,从长征壮歌到抗日烽火,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作为大学生,学习党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更是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
- 信仰的力量: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靠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等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传承这种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
- 实践的智慧: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从“农村包围城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这启示我们:学习不能脱离实际,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人民的立场:无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树立“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观,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青春向党: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初心使命?
- 坚定理想信念,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通过党史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参与“青年大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史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 练就过硬本领,做时代潮流的弄潮儿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无论是“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还是乡村振兴的实践,都需要专业能力支撑,我曾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深刻体会到:只有将课堂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才能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 勇担社会责任,做服务人民的奉献者
疫情期间,无数“90后”“00后”挺身而出,展现了青年的担当,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如支教、环保、社区帮扶等,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山区支教活动,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明白: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
面向未来:在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我们既要铭记历史,更要展望未来,大学生作为“强国一代”,应当以三个“始终”要求自己:
-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选择科研方向时可以聚焦国家急需领域,如芯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就业时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基层岗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始终保持创新精神
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大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我校的“挑战杯”竞赛中,许多团队通过创新项目解决了社会痛点,这正是青春智慧的体现。 - 始终砥砺奋斗品格
党的百年历程告诉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无论是学习中的攻坚克难,还是生活中的挫折考验,我们都应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我的同学中,有人每天清晨六点去图书馆自习,有人为科研实验通宵达旦,这种奋斗精神正是对建党精神的最好传承。
百年征程风正劲,青春扬帆再起航,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让我们以建党100周年为新的起点,以党史明志、以实践砺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我们携手同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全文共计1520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