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探索分析,腾讯有没有好玩的回合制游戏推荐?
1:梦幻西游
作为回合制手游的领头羊,梦幻西游手游是真的实至名归。
从2015年公测以来,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风风雨雨。但是游戏品质一直是在上升中,策划也十分听从玩家的建议,最大限度的做到了让玩家满意。就是到现在,梦幻依然占据着回合制手游排行榜第一,手游总榜钱10的名次,可见这款游戏的良心和运营的成功。
2:问道
问道是继梦幻西游之后又一款回合制手游的巨作。其实在端游的时候它的热度就一只很高。再加上很多不同于梦幻的独特玩法,让回合制手游爱好者找到了不同体验的回合制游戏,交易系统更是十分良心,这可能也是问道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3:阴阳师
阴阳师可以说是卡牌养成类回合制手游最成功的的一款手游。在2016年刚面世的时候,精美的日式画风,着实的俘虏了大批手游玩家的心,其中女性玩家更是数不胜数。这款手游可以说是一款十分良心的手游,不氪金的话,只要坚持玩,英雄池里的角色到最后都会收集全的。
4:梦幻诛仙
梦幻诛仙以Q萌可爱的画风著称,也是首款运用了3D粒子特效的回合制手游。以供有六个门派,十二个角色可以选择,每个角色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这款手游的交易系统是回合制手游中做的比较好的,十分的自由。当时的玩家都说太良心了!可惜毁也是毁在了自由的交易系统上,由于工作室脚本大批进驻,导致市场物价混乱,造成人气大不如从前。
5:妖精的尾巴
腾讯游戏独自研发的首款回合制手游,弥补了腾讯在这种类型游戏上的缺陷。2D的人物风格和IP的加持,使得这款手游上线号收到好评无数。虽然玩法上比较雷同梦幻,导致评分一路下滑,但是良心的交易系统,还是吸引的很多的玩家的。
6:云梦四时歌
又是腾讯出品,核心上完全模仿网易的阴阳师,但是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人-妖界切换的创新玩法。游戏设置比较亲民,虽然很肝,但在氪金方面比阴阳师要好的多,所以虽然云梦的画质确实比不上阴阳师,但是也收了一大波粉丝。
7:魔力宝贝
魔力宝贝手游是一款日式风格的手游,由腾讯与SE联合研发制作,在公测一年以来,关注度也很高。虽然不像其他手游那样高热度,但是日式清新的玩法,和亲民的系统,已经良心的不能再良心了。
8:超级石器时代
这款手游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了解石器时代这个游戏的普遍都是80后了。现在玩的就是情怀,玩的是回忆。游戏并不氪金,也不肝,游戏的玩法也很轻松惬意。适合劳累之后玩一会放松一下心情。
9:仙境传说
RO知道的人可不会少,这个大IP改编成的手游也有多款,有动作RPG,有放置类,还有回合制,不过说到最成功的肯定是回合制的手游,在移动端进行了画面重置和优化。回合制的玩法也更加休闲。
10:神武3
神武3是2017年公测的一款回合制手游,完全的复刻了端游的所有亮点玩法,并加入了全民争霸赛这一创新系统,十分的良心,让平民和土豪玩家也可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适合特别喜爱PVP的小伙伴,
没有先进的地理测绘技术?
这个问题问得别扭,在中国古代独特绘制地图历史悠久,在宋元时代技术达到一个很高水平,这里提问者却问起受西方测绘技术影响的明清时代的测绘地图,令人不解。经过大量查阅资料,笔者下面说一下我国古代独特的地理测绘技术,不难从中找到答案,不当之处,留言点评。
汉代之前:左准绳,右规矩古人很早已开始了地图测绘活动,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即传说中的神农氏已测绘境内山川,“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山川林蔽所至,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三万里。”
另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也曾绘制全国地图,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抚万民,度四方。”这里的“度四方”,即是进行全国的测量,并且“作宝鼎三象天地人。”
古人早期曾把地图铸在大鼎上,以象征王权。此后的尧、舜也曾进行过全国性疆域测绘。但三皇五帝时期的“全国地图”毕竟是传说,无稽可查。比较靠谱的第一张“全国地图”,应该是上古夏朝开国之君禹所绘铸的《九鼎之图》。
《山海经》中提到,夏禹派大章和竖亥两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大范围测绘),可见当时步量(踏勘)是大地测量的基本方法之一。
那么难道古人除了步量就没有其他工具了么?当然不是!相传大禹治水时,就有左准绳,右规,其中、绳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工具,规是矫正圆的工具,矩是画方形的曲尺。这就是人们最早期的测量工具。
禹治水成功,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夏朝进入盛世,各部族和九州首领向大禹进贡图画、金属等物品,禹命工匠铸成九鼎,并刻上图,图上有九州的山川、草木、道路以及禽兽的分布情况,这就是古代的原始地图,供人们外出交往沟通、狩猎时参考。
而《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证明,最迟到西汉,人们已经能使用多种方法测量山高、谷深、距离,这是地图测绘的理论基础。指南车和记里鼓车最迟在汉代已经出现,这为大规模、长距离测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地图绘制于战国时期,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共有7幅,但这7幅地图绘制的主要是秦国境内山川水系,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国地图主要是《禹迹图》和《华夷图》。
汉至南北朝时期: “制图六体”出现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的汉代,地图的绘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地图的运用更加普遍,地图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文献记载的主要有地形图、疆域图、政区图、城市图、宫殿图等。这里就直接上图,比较出名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和驻军图。
这一时期值得大家记住的一个人就是裴秀,他的“制图六体”该是最早的地图学理论。
官至宰相的裴秀将其总结为六项制图原则,也就是有名的“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就是比例尺,即确定面积和长宽的比例;准望就是方位,即校正地图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道里就是距离,即道路的里程;高下、方邪、迂直指的大体就是比较和校正不同地形所引起的距离偏差。
裴秀的制图六体为后世的地图测绘者所沿袭,在16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制图理论之前,一直是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制图传统。从唐代贾耽编制的《海内华夷图》,宋代沈括编制的《守令图》,到元代朱思本编制的《舆地图》,明代罗洪先编制的《广舆图》都能找到制图六体的影子。基于他的贡献,李约瑟称裴秀为“中国科学制图之父”。
在制图六体中,“分率”也就是比例尺问题,是科学制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关系到测绘者将以何种比例将庞大的山川河流、道路城邦“缩印”在绢帛或者纸上。裴秀的解决方案是“计里画方”,具体操作是先在地图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绘成方格坐标网,以此来控制地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
隋唐至宋时期:计里画方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科技、文化发达,出现了以贾耽、僧一行为代表的地理学家。贾耽主持绘制了唐朝疆域及周边国家全图——《海内华夷图》,僧一行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子午线测量工作,在地图测绘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贾耽在唐顺宗时期曾任宰相,从小就对地理学有浓厚的兴趣。唐德宗贞元元年,贾耽开始主持绘制《海内华夷图》,历经十七年才得以完成。该图详细描绘了唐朝疆域及周边国家情况。据史料记载和推算,《海内华夷图》图幅标示的东西实地距离达三万里,南北达三万三千里,全图幅面约10平方丈(按照唐代一丈合现在3米计算,10平方丈约90平方米)。如此鸿篇巨制实属罕见,由此可知此图规模之宏伟、工程量之巨大。《海内华夷图》原作没有保存下来,不过宋代根据此图缩小10倍的《华夷图》有幸流传至今。
“计里画方”始自西晋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原则,这成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数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地图独立发展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图的绘制方法是,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是宋代的《禹迹图》,其采用计里画方的方法,横方70,竖方73,共计5110方,每方折百里,大约相当于1:150万的地图,绘制的已经相当精密。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全国地图已经非常接近,特别是境内的长江、黄河等水系的轮廓十分接近当下,看完让人惊讶古人的智慧。这样的全国地图,1000年前的人不借助现代技术,是怎样绘制的这么精准的呢?
其实,古人绘制地图,有的是办法,有些方法即使放到今天也还在用。
古代的地图又叫“舆图”,所谓的“舆”就是指车辆、马车,可以简单解释为在马车上绘制地图,这套设备叫“记里鼓车”。记里鼓车的出现约在先秦时期,到西汉时已经相当完善,那他是怎么运行的呢?说起来很巧妙,这套设备堪称古代版的机器人。
“记里鼓车”就是在车上放置一面鼓,分上下两层,有两个木头人,车上装有指南针,车子每行驶一里路,木头人就会打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会敲一下镯。绘制地图和测距的话,只需要拉着“记里鼓车”全国各地跑就行了。像是中国沿海从南到北都是大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一直沿着海边走,然后记录拐弯和里数就可以绘制出疆域的外围轮廓。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记录下的数据还需要绘制到纸上,才能画出一幅完整的地图,那在纸上怎么保证比例尺呢?这里又有一个方法:计里画方。
计里画方首先是把图纸上画满相等面积的方格,每个方格设定一个尺数,比如一尺等于几百公里这样,以这种方式作为比例尺画出来的准确性还是很大的。
宋代绘刻的《禹迹图》
以“记里鼓车”加上“计里画方”的方法,使古人能够绘制出的地图和今天的已经高度相似了,但他也有个缺陷,当时的人并不知道有经纬度、不知道我们其实生活在球面上,所以这就导致了画出来的地图是“歪的”,越靠近中心的部位越准确,越外围偏离的也就越大。
元明时期:测量仪器出现,西方地图投影方法传入这一时期主要提两个重要的人物:郭守敬 和 利玛窦
到了元代,著名数学家郭守敬“又尝以海平面较京师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谓汴梁之水去海甚远,其流峻急,而京师之水去海至近,其流且缓,其言倍而有微,此水利之学,其不可得也”。这是我国史书上第一次记载利用海平面作为基准来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创立了“海拔”这一科学概念。这一工作,对于测量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我国在地图测绘方面大面积测量发展到一定水平所孕育出的杰出科学成果。
郭守敬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才,当他受命编制新历后,就认识到「历之事,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他首先致力于创制仪表,简仪、高表、仰仪、立运仪、景符等十几种专用仪器,还为野外观测设计了丸表、悬正仪、座正仪等仪器。
到明朝时,中国传统测绘水平达到最高峰,明罗洪先绘制的《广舆图》,将中国地图传统绘制水平推到了新境界,明朝所绘的“中华大地图”原件,目前仍有存世。
明朝后期,西方地图测绘理论和方法由来华的传教士引入国内,我国开始有了基于大地坐标系统的实测地图。传教士引入的世界地图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为国人带来了全新的地理知识,也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造成了强烈冲击。在意大利人利玛窦绘制的众多地图当中,他与李之藻合作完成的《坤舆万国全图》最知名。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中央之国”观念,他有意识地将中国置于地图的中心。
清初全国性地图测绘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至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结束,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测绘,在世界大地三角测量史上也是规模空前。这次全国测绘的成果,集结为《皇舆全图》。《皇舆全图》完成后,一直秘藏于清宫,外人罕睹,直到1921年,该图才在沈阳故宫被发现,后来曾石印出版,命名为《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
康熙年间的这次全国实测,由于当时西部被蒙古准噶尔部占据,最西段仅止于哈密,未能将哈密以西的广大区域绘于图中。乾隆年间,准噶尔叛乱平定之后,清朝将今天新疆全境纳入版图,为西域的测绘工作准备了条件。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廷先后两次派人赴新疆实地测量,补绘康熙年间《皇舆全图》所缺部分。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清廷在康熙时期测绘的地图的基础上,加上两次对新疆的实地测绘,汇编成《皇舆全览图》。这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实地测绘地图,该图以实测为依据,采用经纬度绘制,内容相当详细准确,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水平最高的中国地图,在世界测绘和制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胡林翼将《皇舆全览图》改编为《大清一览舆图》公开发行,成为此后几十年间中国各种一览图的蓝本,民国初年的十万分之一调查图也是以该图控制点为依据完成。
总结(部分内容来源|中国勘测联合网,文字及图片若侵权,会及时删除)
你最想去国内哪个地方看看?
我是连云港灌云县龙苴镇人,家住小农村,有几亩地,父母恩爱,有哥哥疼。
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父母高中毕业,知道知识的重要性。那时候家里收入根本供应不了三个孩子读书,但是父母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读书!(即使我是女孩子,那时候农村有一种说法,女孩子读书没有用,长大了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了)
考大学的时候,我哥哥跟我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农村,出去外面的世界见见世面。然后开始没日没夜的预习复习······
毕业以后,开始攒小金库,然后··········
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又是最想去的地方,暂且罗列50个吧!
50四川稻城亚丁
稻城县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边缘,甘孜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
49浙江西塘
西塘古镇隶属浙江嘉善县,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48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47西藏
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46厦门
厦门是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夷”。
45南京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44南浔
南浔印象,江南水乡的温情回忆。
43桂林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42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以其辽阔的草原,富集的资源和独特的风光驰名中外。锡林郭勒是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母亲河,是真正带你回归自然之地。
41绍兴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东湖、王羲之故居等
40双廊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
39北京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
38乌镇
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时乌镇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奶茶刘若英为乌镇倾情代言哦~
37平遥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36黄山
黄山,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华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5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34木兰围场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33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而得名,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还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
32婺源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31敦煌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30荔波
荔波县,境内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
29大圩古镇
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28苏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等,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27杭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等,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26牛背山
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3600米,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雪山,云海,佛光,星空。
25阳朔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得到了“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
24南溪江
楠溪江,古名瓯水。楠溪江的主要支流有岩坦溪、张溪、鹤盛溪、小楠溪、花坦溪、五尺溪和陡门溪等。
23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在这个广袤的方围内,小路悠悠蜿蜒。
22神农架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
21米亚罗
米亚罗,藏语译为“好玩的坝子”,米亚罗红叶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境内,景区面积达3688平方公里,景区植被覆盖面积90%,森林覆盖面有75%,山、水、林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中国面积最大、景观最佳的红叶风景区。附近还有九寨沟和四姑娘山。
20大理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
19金佛山
金佛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七顶国家级桂冠”的景区,以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同时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与“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等荣誉称号。
18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又名福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南靖、华安,龙岩市永定等地。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将未经烧焙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17漠河北极村
北极村是中国黑龙江省漠河县最北的村镇,同时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北极村位于北纬 53°33′30″,东经122°20'27.14'。 北极村是中国唯一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中国“北方第一哨”北极哨所处于北极村。
16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
15哈尔滨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还有“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
14海南
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
13张家界
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原名大庸市,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武陵,是不是桃花源的地方?
12青岛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是国家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拥有西海岸国家级经济新区。
11香港
10上海
9重庆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
8阿尔山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7伊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伊犁,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2012年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6扎尕
扎尕那(扎岗囊)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如今的甘肃迭部县西北28公里处,益哇乡的最上部。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
5沙湖
沙湖地处贺兰山下、黄河金岸,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42公里。景区总面积80.10平方公里,20余平方公里沙漠与40余平方公里水域毗邻而居,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浑,又有江南水乡之秀美,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
4白洋淀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淀。
3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
2九寨沟
1甘南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以优美的藏族弹唱闻名于藏区。可能是世界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山海经这款游戏到底是什么水平?
山海经中充满着上古人民之间的部落战争,征服自然,以及驯服妖兽的故事。根据这些故事内涵,轩辕传奇手游创造了血盟对战的PVP玩法还原上古的部落战。
玩家也可以将部分妖兽训练成坐骑或宠物,体验上古人民征服自由和野兽的过程。
另外还有家园系统、比武相亲、《山海图谱》系统、技能库等多层次玩法,满足玩家的探索需求。
中国最早的科幻故事是什么?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中国最早的科幻故事是什么呢?
小哥认为是《盘古开天辟地》,为什么说我们一直以为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其实是科幻故事呢?
小哥详细分析。
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小说《盘古开天辟地》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大爆炸”学说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纪末,对Ia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因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组成。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盘古开天辟地”和“宇宙大爆炸”之间的联系很多人认为,人类是外星人创作的,因为在东方文明中,如敦煌莫高窟,曾经出现过描述远古时代的画面,其中就有类似于飞船的东西,叫做“火龙车”,这种车是飞在空中的。而古埃及壁画中,则有宇宙飞船和外星人图案,玛雅文化的壁画中,这类信息比比皆是。
为什么说“盘古开天辟地”和“宇宙大爆炸”有联系呢?
假如银河系是由宇宙大爆炸产生,那么这和盘古于混沌中孕育有异曲同工之妙,盘古觉醒后,挥舞开天神斧搅乱混沌,最终孕育盘古的混沌(胚胎)破裂,爆炸,各种物质散落在太空中,盘古大神分天地,可以看做是将蛋壳用力分开,最终盘古的眼睛化作日和月,这就是两个星球,他的四肢变作变作东、南、西、北四极,可以看做是盘古肉体继续分解,最终形成了土星、木星等等星体。
如果“盘古开天辟地”是真实的,是符合“宇宙大爆炸”的,那么由盘古创造出的这方宇宙是有大小的,同时,和我们这方宇宙处于同空间的类似宇宙体,应该还有很多,而在更广义的宇宙空间,存在着更高的科技文明,这也是有可能的。
《盘古开天》故事记载。“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最早出现自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所写的《三五历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南朝萧梁的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虽然“盘古”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有盘古氏、混沌氏的记载,但是目前普遍认为,“盘古”一词出现的年代应该更加久远,只不过没有相关记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