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教育第一课,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心得

莲辞网

暑假安全教育第一课,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心得?

一、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是保障安全的基础

在遥远的古代,威胁国家安全的无非是部队人数的悬殊,或是冷兵器的寒光,而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因素早已远远不止这些。军事、政治、文化、网络、生态、生物……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来自四面八方,而要想保障国家的安全,就必须要使得国家各个方面都不断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国曾有过深刻的体会,好在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捍卫了我们的国土,又以坚持不懈的精神使我国不断发展,到如今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颗最闪耀的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想保障国家安全,发展是第一要义。

暑假安全教育第一课,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心得

二、各个方面环环相扣,每个方面都值得重视

国家安全有很多方面,我们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因为每一方面的因素都是环环相扣的,他们会互相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会互相转化,比如此次新冠疫情,按理说,疫情应该属于生物安全,但当疫情发生时,我们的经济也会受到损害,此时经济安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危害国家安全因素众多,每一个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家之间应互帮互助

作为人类,我们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我们的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会互相影响,所以纵使有时国家间会有利益纠葛,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应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度过危机。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国外疫情不断加重的同时,不仅国外损失严重,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会受到影响。而我国在这时就充分展现了友好的一面,当疫情蔓延,我国积极帮助其他国家,主动提供医疗物资,分享疫情防控方法,展现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的样子。

四、全民参与,人人都应该加强保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大学生更应起带头作用

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国家安全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极为方便,同时,信息的泄露也更加不易察觉,所以我们人人都应该树立起保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对一切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小心谨慎,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作为大学生,我们接受着先进的教育,也有着更先进的思想,我们更应该做好表率,为维护国家安全献上一份力。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二

今天是新国家安全法实施后的国家安全教育日。

所谓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0_年

怎么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孩子被邻居绑架,却因一句话而丧命,究竟如何提高孩子安全意识?

最近看了一则新闻,直到现在想起来依旧觉得心惊胆战。

在河南新乡的一个小村庄里,游手好闲的胡某看到了一个7岁男孩买饼干。

刚好最近有个家庭出10万打算买个男孩,受到金钱诱惑的胡某决定对孩子下手。

首先他假装好意地跟孩子聊天,

“你去哪儿呀?是不是要买饼干?”

“到叔叔家里来,叔叔家有从外国买的进口巧克力饼干,可好吃了”

因为平常胡某就跟孩子家有来往,孩子也没多想,马上就答应了。

一回到胡某家,胡某原形毕露,孩子突然大哭大喊大叫地救命,胡某怕惊动邻居就塞住了孩子的嘴巴。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奇爸奇妈(专注分享宝妈宝爸最关心的育儿知识)

因为7岁孩子这样不配合的举动,胡某害怕那家不会收,又动了歪心思,打算直接绑架勒索。

本来刚打好勒索电话,对方也愿意付钱,胡某想着拿到钱就放了孩子。

但是当他把孩子嘴里的布给拔掉后,这个无知的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孩子居然说:

‘我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爸妈是你这个坏蛋绑了我,我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让你坐牢!’

胡某突然慌了,这时候孩子突然挣断了被绑的布条,要往门外跑。

胡某气急败坏的就抓住他,在孩子拼命挣扎喊叫中,胡某情急之下就用一跟绳子勒死了孩子。

等孩子家人和警察赶到的时候,只能痛哭在地。

本来拥有了无数次生还机会的孩子,就这样在无知莽撞中丢掉了性命。

经常会在媒体报端看到孩子上当受骗的报道。

这些事件不仅给孩子乃至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甚至有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我一直在想,如果父母能够教育这些孩子,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这样的事情大概就不会发生了。

而我们这些没有时间全天候陪伴孩子的父母,到底该如何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呢?

只需要记住这5个不要做的事!

1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错的!

很多时候,父母会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

可是陌生人这三个字对于孩子来说很难去鉴定。

什么样的人才算陌生人?比如那个邻居,他算陌生人吗?

如果绑架犯假装跟孩子聊了十几分钟,成为了孩子的“好朋友”,那么他还算是陌生人吗?

或者说孩子要向别人求助,难道不能向陌生人求助吗?

所以“不和陌生人说话”是错误的,父母应该替换成,对陌生人说不。

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别人,给予孩子选择不的权利。

不仅要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孩子能做什么。

比如如果有陌生人向孩子求助,孩子应该怎么做?

2不要用恐吓式教育!

很多父母会恐吓孩子说,

如果你乱跑,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你不听话,就会被坏人抓走

如果你乱吃别人东西,你就要上医院了

这些说法会让孩子起到一定的恐惧,但是他完全不明白真正可怕的危险。

他只是害怕和父母分开,如果有绑架犯也恐吓说,不跟我走就见不到爸爸妈妈。

你觉得孩子是会选择走还是不走?

所以父母要多用积极性地方式,用孩子最喜欢的人物告诉孩子,那个人会做什么!

比如,如果是美国队长,他会怎么做?

而且一定要用实例的方法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如果做了这些事情,究竟有多可怕。

有个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

和孩子看新闻,里面播放了一出交通事故,5岁男孩因为去街上捡球被车撞了,他的父母在医院里哭天抢地。

孩子突然说:“妈妈,我听你的话,以后不上街去玩了。

平常怎么说都没用,结果一个新闻就搞定了。

3尽量不要向老人和妇女求助!

据数据调查,在性侵案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43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在拐卖案中,妇女也是占了极大比例。

告诉孩子,如果要求助,选择3-5个人的群体求助。

求助的时候一定要从这些群体中,明确地选择某一个人请求帮助。

当一群人面临求助的请求时,如果他们发现周围还有其他人,大部分会选择旁观。

如果能够明确地在一群人中选择一个人,在周围人的目光中,他会更愿意接受你的请求。

4不要只让孩子记安全小常识!

中国父母很喜欢什么“这10条安全小常识,要让孩子熟记”的看似有用的文章。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知识的灌输只是很小的一小部分。

有人做过一个这样的试验:

让陌生人给小朋友食物,小朋友谨记家长的话,坚决不接受。

但是这个时候只有陌生人和小朋友两个人,小朋友除了拒绝以外并没有做出其他动作。

因为她只知道,妈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

如果此时陌生人直接强硬地把小朋友带走是完全可能发生的。

小朋友本来可以在拒绝地同时跑掉,或者是向楼上的其他人求助。

所以,在给孩子灌输安全知识的时候,要多解释里面的一些概念。

还要多用画面和场景给孩子最直观的的印象,比如视频,动画,绘本等。

5不要直接教孩子应该怎么做!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给孩子的安全教育基本都是否定式的。

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然而在这样的否定中,孩子只知道自己不能做的东西,却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直接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却从没让孩子思考,如果是孩子,他会怎么面对这些情况?

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

一个家长给孩子做的教育,他说如果我们小区有坏人拿着砍刀要袭击我们,你会怎么办?

有几个地方可选,一是门口的小卖店,二是不远处的金拱门(麦当劳),三是银行,你会选择躲在哪。

孩子回答选择金拱门(麦当劳)。

家长就说,你的选择不对,你应该选择去银行,有保安又有报警。

如果听孩子的想法,孩子会说,因为我对麦当劳熟悉,我从正面进去,侧面有个门我还可以跑出来。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危险真正发生的时候,他还是最可能去金拱门(麦当劳)。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下意识反应。

所以我们要多问孩子,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修正下意识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的。

爸爸妈妈必须要从日常生活中将安全意识一点点地灌输到孩子脑子里。

重复地,积极地进行心理暗示,教会孩子思考和自我保护。

希望以后能减少更多的悲剧!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奇爸奇妈(专注分享宝妈宝爸最关心的育儿知识)

如何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的教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青少年因为年龄小,社会阅历相对较少,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受伤害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需要学校和家庭社会共同发力。

一、学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安全自护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护意识,培养自护能力。

学校日常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用电、用水、交通安全、游泳安全、居家安全、防盗防骗、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治、如何正确报警等方面的知识。

1、安全教育要反复教育,不断强化,才能让青少年儿童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日常安全教育以“1530”教育为主线:

1即放学前1分钟安全教育;5即周末5分钟安全教育;

30即放假前30分钟安全教育。

通过“1530”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各方面的安全教育知识,效果较好。

2、抓好专题安全教育

如在夏季来临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发放家长一封信告知家长在家做好对孩子防溺水教育,教师也利用班会课等时间反复强调严禁学生私自到沟塘河坝洗澡、逗留、玩耍。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即寻找成人或者报警。千万不要独自莽撞去救人,那样不但救不了溺水者,反而会导致自己溺亡。因为青少年没有救护别人的能力。

清明节前夕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教育。提倡文明祭扫,严禁在林区内私带火种,野炊,发现有人在防火区内抽烟要进行制止。

冬季对学生进行防滑冰和煤气中毒方面的教育,严防溺水和煤气中毒事件。

文明上网教育。学习青少年绿色上网公约,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留恋上网,不玩游戏,防止网瘾产生。

3、搞好安全演练活动

事实证明,安全教育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动。

搞好防震演练,消防演练等演练活动,让学生在演练中强化安全防范知识,形成安全防范技能。

4、让学生熟知常用报警电话

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

二、家长要发挥好监护人的作用,主动与孩子一起学习安全知识,熟悉安全隐患,在家中尽可能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在外旅行、活动时努力尽到监护看管责任。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平时家长也经常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比如要按照交通信号灯行驶。但家长有时带着孩子上街的时候,反而还闯红灯。家长言行不一致的做法,就会让孩子感到盲从,不知到底是应该闯红灯还是不应该闯红灯,给学生造成意识的混乱。家长要以身作则,做遵守交通信号的实施者。

2、家中要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家里的插座、电线、用电器等电器,如何使用燃气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安全使用,并告知发生危险的危险点,以警醒孩子。住楼房的要加装防护栏。

住高层的家长要教育学生如何乘坐电梯,当电梯发生故障时,要立即使用电梯内的应急电话,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在电梯内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

3、家长要尽到监管责任

尤其是在假期中,家长忙于上班,无暇照看孩子。孩子独自在家,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家长上班前,一定要千叮万嘱,务必让孩子注意安全。不准孩子私自去游泳,私自上网吧,有人敲门时要机警不要私自开门。

三、社会也要承担相应安全防范职能,确保安全

如在沟塘河坝,大型水库附近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路人注意安全。

在高压电器、高压线附近设立防触电标志,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安全重在防范,要常抓不懈,才能形成合力,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防险避险能力,为孩子们平安快乐地成长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