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啦行情,全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辈子已经做过三次手术了,感受各不相同。
听说,全麻和死亡其实是相似的感觉。三次手术,特别是后两次全麻手术,让我对死亡有了一点点体验,感觉好像死亡这件事,对我来说也不那么可怕了。
第一次是剖腹产,半麻,下半身没有知觉,头脑清楚,手术中途还可以跟医生聊天。手木做完后除了刀口有疼痛感,别的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是年轻时体质好吧!
第二次胆囊切除术,全麻,微创。记得是吊着输液瓶进的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师在输液管里打进了什么,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已经在手术室外,有护士在旁边叫着名字。
那一次手术,真正感受到了麻药过后的威力,我可能对疼痛的感觉有些迟钝,伤口的疼痛都是在可忍受范围。那次是日间手术,在医院观察一晚上第二天就出院了。
回去以后,那才真的是遭罪。恶心、无力、呕吐,说不出的难受,我觉得应该是麻醉后遗症吧!
第三次,宫腔镜手术,微创。这一次是躺在手术台上后,麻醉师拿了一个面罩一样的东西,吸了几口,慢慢地没了知觉。
这一次手术醒过来后,感觉是睡了一个好觉,没有梦,也没有时间概念,手术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像一分钟那么短暂。
第三次手术没有给我留下不舒服的感觉,我认为是麻醉师对麻醉药的份量控制得刚刚好的缘故。
麻醉药用得太多,就像我第二次手术一样,会恶心呕吐,直到麻醉药代谢完了人才缓过来,如果麻醉药的量控制得恰到好处,整个人就会感觉像睡了香甜的一觉醒来。
所以,我觉得,手术中麻醉师的作用很大,非常感谢第三次手术的麻醉师!
听说,人类死亡的过程其实与全身麻醉十分相似。那么,这样的“死亡"真的没什么可怕,也就一闭眼一睁眼之间,睁眼了,就是又活过来了,永远地闭上再也睁不开了,那就是死亡。
好像,死亡这件事,就是相当于睡了一个很长很长很长的觉,再也不用醒过来了,这也挺好。
头条上有几个大v在股评里是比较可靠的?
买股票买的是公司内在价值,最可靠永远是公司基本面,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看股评大V们聊天可以,跟着股评大V走?慎重!
股票交易核心诉求是盈利,赚到实实在在的钱。股市赚钱有两种:做价值投资 赚公司成长的钱;做趋势投资 赚股价波动的钱。价值投资专注于未来的公司发展,趋势投资着眼于短期的资金博弈。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长期存在,没有谁比谁更优异,谁比谁更先进一说。事实上只要存在交易,价格就一定会起伏,只要价格有波动,理论上就一定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赚差价。适合自己的、能赚到钱的就是最好的。股评家有不同风格类型,有的偏价值有的偏趋势,还有二者结合的,但总体来说趋势交易的股评家占据绝对优势。为什么?因为你看价值投资能聊什么?无非经济趋势、国家战略,公司过往业绩、现状前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趋势一旦形成短期不会变化很大,国家战略几十年如一日坚定着呢,公司不是一天两天变好的,得慢慢发力,很容易没话题把天聊死。趋势投资可聊的海了去了,交易每天都有,价格随时波动,一个交易日下来见真章,有赚有赔,各种K线图分析,金叉死叉,顶底背离,成交易量放大缩小,再结合一下市场资金面情况,天天可以分析,话题不断,可不就能聊的火热。前期火热的量化基金,其交易模型也是建立在趋势投资之上,它根据预挂单的价格来决定操作方向,埋单价跌的时候它自动抢先卖,涨的时候它就抢先买,典型的一有风吹草动就跑路。针对量化交易的特点,市场上就有了收割量化基金的反量化操作策略,开盘先把股价打下来3-5个点,引诱机器人卖,下午再拉起来引诱它买,让它来回折返跑,我累不死你!大家可以适当关注一下量化基金的净值走势。不得不说趋势投资极大的活跃了市场气氛,嗨翻天了,也肯定有很多人在其中暂时分到了蛋糕。如果人人做价值投资等着股价进入埋伏圈,买入后又捂着股票不卖,等着把蛋孵成下单的母鸡,市场成交量低迷,参与度如果不高,股市缺乏人气最终死水一潭,这不符合资金追求利益的本性。现在一天之内20厘米的天地板早已见怪不怪,创业板一天40厘米高。大霄哥在访谈中说现在每天万亿成交量,50%的交易量是量化交易贡献的,内耗大于收益,除了券商受益,基本玩了个寂寞。所以趋势交易也好也不好,了解趋势交易的特点,也就知道大部分股评的实质。历史经验凡是做股评的对错基本五五开,下面几个例子很典型:李大霄典型的唱多派代表人物,2019年的2440点他发明了一个极特色的新词叫婴儿底,跌破之后又取名钻石底。当年12月股市站上3000点,大霄老师说股市“踏上地平线开启新征程”,并且自己把股市的底部焊死在3000点,得名“焊武帝”,被全体股民调侃坏了。股市只有涨和跌,押注任何一面,成功的概率都有五成,反而今天看多隔日看空风险更大,随时可能打脸。严为民大V严为民网友赠名严害民,严水泥。他自己都说失败和成功相辅相成,他只追求概率上的成功,十次战斗六次是正确,四次失败,所以现在严老师高兴地宣布:“现在,成功的策略,失败的策略我们都有!” 后来严老师自己说要成立私募基金做投资去,不再做股评荐股了。微博原话是这样的:“我想着这么做不对,干这一辈子没有意义。我自己都不能发财,我教别人发财不是哄鬼吗?”这两位至少是业内人士常年深根,李大霄是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严为民西南财大科班出身,首批证券执业分析师。他们有文化底蕴,又善于学习,言论和推断,在逻辑上还是能自洽的。市场上更多的是下面这种:“风吹过来的时候开心,鼓掌,涨不动了,卖掉峰谷轮动。围绕重点,我也给朋友们做了分享,是吧?那就不要多了,手里边有个三五个股票足够了,一般的小中小投资者三个股票就够了。风吹过来就动,不没有吹过来,按兵不动,初心不改,坚定不移就可以了。”打感情牌啊,极具鼓动性,无法拒绝啊。看上去也是逻辑清楚涨了就卖,套了就按兵不动。但没有可操作性,如果把握趋势真的如此简单,股市就成你家的提款机了。股评偶尔看当娱乐新闻看可以,解闷逗乐,千万别走心,你跟着股评家走大概率会陷入追涨杀跌,来回跑做无用功,颗粒无收还换来身心疲惫,市场七亏二平一赚,永远只有头部在赚钱。更重要的是看股评轻信股评家,阻止了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妨碍系统化的金融知识学习,最后到手的全是零散知识、碎片信息,你看到的只是股评家们想给你看的,用来证明自身逻辑的。在股市里真有用的,是把握底层逻辑,结合资金面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终究还是要自己坚持长期学习,不迷信名师,而要跟着“明”师,明白的明。我不荐股,但我推荐几个明师,像天风证券刘煜辉,东北证券付鹏。他们一不推荐股票预测涨跌,二不拉群开班封闭赚钱。跟着听听他们的讲座,慢慢学习,了解宏观大势,知道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有哪些困难,经济形势前景如何,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符合自己的交易模式,不再为他人左右。跟着大V,但走自己的路。大家对所谓炒股牛人的收费圈子怎么看?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去分析。我特意来讲讲这个问题,也算是个去伪存真的防骗策略吧。
第一,要看是不是真牛人。我也是一个喜欢股票的人,从对股票一无所知到现在稳定盈利,这炒股的15年中,我也曾经到处找牛人学习,参加过所谓牛人的付费圈子。但是我发现很多号称股神的牛人,往往是风声大、雨点小,这些人很擅长于炒作自己,动不动就吹嘘自己在股市有多牛,一个月推荐股票分析股市收费2000+以上的大有人在,但是实际上我亲身参加过,才知道其中的套路。
真实的套路是,所谓的牛人会在当天开盘后,把已经涨幅不小的股票推荐出来,通常会推荐好几个,那么只要有一个涨停板,就会到处发圈吹嘘自己有多神。付费的粉能不能赚钱就看运气了,因为推荐的好几个股票里,粉丝不一定会买到正好涨停的票,但是牛人会说,我是给大家建立了股票池了,你们能不能从股票池里买到涨停的票是你们自己运气了。
其实就算粉丝正好当天买到了推荐的涨停板的票,也不一定能盈利,因为很多股票都是一日游行情,第二天很可能低开大跌,这样粉丝就会亏钱,但是牛人推荐涨停板股票的信息可是早就吹嘘出去了,粉丝只会怪自己卖出不够快。
那该怎么辨别是不是股市里的真高手呢?很简单,看3个事情:
一、看这个牛人多大年纪了,炒股有多少年的经历。
不要天真的以为一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金融专业硕士博士就能成为炒股高手的,曾经教我证券投资分析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名校教授就坦率的说她不做股票只能说书而已,也不要以为股市里有年纪很轻炒股两三年就成高手的天才能让你碰到,基本上不存在这个可能性。
一般来说,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能成为股市高手的人,至少要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市,那么炒股经验至少5年以上,按年纪来说,至少35岁以上。
二、那如果有人吹嘘自己做股票很多年,然后你就要看这个牛人有多少资产,这条我最看重。
要是一个自称高手的人,连自己有多少套房子,有多少资金在股市,都说不出口那多半是骗子,基本上这个标准最起码以一千万起步,经过几年炒股的高手,没有一千万的个人资产的话,那基本上就只能算个“低手”。
三、观察这个牛人的盈利能力、状态、活跃度是不是能够持续。有的假牛人,牛市来了赚一倍,熊市来了亏二倍,要么就是牛市里兴奋的到处吆喝,生怕地球人不知道他赚钱了,熊市里就成了缩头乌龟。有本事熊市也能稳定盈利赚钱,那才叫高手。
第二,要看你自己能不能跟上节奏。如果真的寻觅到了牛人,牛人一般都是很低调,很惜字如金,因为牛人对开收费圈子,就好像是正餐结束后有人添菜,实在推辞不了而为之,所以你要去自己琢磨适应牛人的推票风格、分析风格,大多数牛人都是有责任心的,推的票都不可能是一日游的,一般都会提早留足给粉丝的买入空间。
分析的股市也会比较有底层逻辑的条理性、能遵循大局顺势而为。对于这种真牛人的付费圈子,跟着一年半载,绝对会比你自己瞎琢磨要好,能够通过观察牛人的选股,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阿里巴巴的蒋凡卸了那么多职位?
真是铁打的娱乐圈(网红圈),流水的出轨剧。
其实,2020事件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对阿里和蒋凡有那么大的影响。
阿里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帝国之一,但树大招风,很多人都瞄准了它。京东、拼多多这种直接的竞争就不说了,美团和阿里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阿里想要安全的唯一办法就是永远占着王座,而淘宝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拼多多的攻势越来越猛,前段时间又和国美达成合作,黄铮前段时间那封致股东信展示了他谦卑的心态和浩大的理想,阿里需要有一个人能对上黄铮,蒋凡是不二人选。
阿里的庞大,价值观是否还在?一个财务出身的CEO和董事会主席,更多的服务于股东,也是正常。
反垄断是有意义的,没有竞争压力的企业,何来的活力?
不可否认,1985年生人的蒋凡确实有过令人惊艳的履历:从友盟被收购,到负责大淘宝天猫,再到阿里合伙人,成为太子。顺风顺水。然后一则桃色事件,让其名誉扫地。董花花,张大奕倒活得挺好,但属于蒋凡的时代基本结束了。
适逢阿里的巅峰,到现在的风口浪尖,你很难说这是不是有所关联的?
早在2021年12月6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的业务板块将按照国内业务与国外业务的逻辑重新划分,由戴珊、蒋凡分别挂帅。戴珊统领淘宝天猫,蒋凡负责海外业务。阿里最核心业务的负责人变为戴珊,在互联网圈被冠以“太子”之名的蒋凡逐渐淡出话题中心,退居二线。
欣闻蒋凡卸任淘宝法人和董事长一职,拍手称快。
程序员上午抢月饼,下午就被开除了,婚内出轨再怎么看也比抢月饼性质严重十倍,为什么蒋某就能保留职位呢?
网传抢月饼被阿里开除的其中一个程序员离职前改了一个签名“终于,我不再是那个少年。”
少年啊,你也不要太难过,时至今日应该看明白了吧,阿里也不再是那个为了价值观可以铁腕断臂的阿里了。
程序员当了给猴看的白斩鸡,蒋凡不仅是猴,还是猴山最顶端的那几个席位之一,猴王犯法不可能与凡猴或草鸡同罪。
阿里的通稿中,只是斩钉截铁地宣布了无利益输送的结论,此外没有对此进行半个字的解释,这恐怕难以服众,明面上的利益输送也许真的没有,但张大奕和蒋凡的特殊关系真的在阿里不为第三人知吗(不算董花花)?如涵和张大奕真的没有因为这种关系得到任何资源的倾斜吗?阿里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中国古人讲,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蒋凡已经不仅是瓜田李下犯嫌了,他连花都摘了。
任何一个现代组织都要遵循最起码的避嫌原则,没有任何一个阿里巴巴的高管亲属有资格在淘宝上开店,从马夫人到张夫人到董花花,没有人能例外。但与蒋凡保持特殊关系的张大奕一直在开淘宝店,这是回避不了的事实。
亲属开不得店,小三开得?
令人遗憾的是,阿里巴巴的处理结果对此一字不提。
不在这个位置上,大家再闲也不关心蒋凡跟谁暗度陈仓。张大奕也好,张大翼也罢,群众才懒得搭理。
你见过最厉害的炒股人是什么样的?
股市如江湖,江湖高手如过江之鲫,都是收割韭菜的高手。
我在股市待了有十年多,虽是小人物,也有点自视清高,真正让我佩服的人不多。赵老哥、方新侠、炒股养家、小鳄鱼、章盟主等这些从小资金在股市拼搏成一方知名游资,令人钦佩,但毕竟离我们小散太远,只能仰视,是股市神话。
今天,我分享一个牛人,暂且叫他牛哥吧!牛哥是我内心少有的真正的交易高手。我佩服他的理由有三点,一是对市场逻辑的超强分析能力;二是超强的跟变、改错能力;三是强大的内心和大格局。说实话,我以前在股市恐高,不敢做强势股。
牛哥说,炒股就要做市场的主流品种。如果你跟着市场主力大资金运作背后的思路和想法,并及时跟随,你就能搭乘龙头的快车。我后来改做强势股,也是受了牛哥的影响,才做出转变。
我认识牛哥有一年多,见证他操作了诸多牛股比如省广集团、凯撒文化、广博股份、君正集团、精准信息、北斗星通、闽东电力等,无一不是市场中的超级龙头。说心里话,我甚至怀疑牛哥有内幕消息,要不为什么市场龙头都被他赶上了?呵呵,不过我也不好意思去问他。
先说牛哥超强的市场逻辑分析能力。
上周末,牛哥提示关注电力板块。说实话,对电力我很不感冒,曾经还在国投电力上受过煎熬,也就每当回事。结果,这周电力居然成了市场主线,我的脸被打肿了!
牛哥是这样分析的,新能源汽车推出和广泛应用,对电力的需求特别大。再说,各行各业哪个不需要用电?特斯拉锂电池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充电桩,这就少不了电力供应。核心电力需求将成为市场炒作主线。8月19日那天,牛哥进了闽东电力和桂东电力,大快朵颐!
我承认牛哥的分析很到位,也相当有道理,也认为电力会跟特斯拉一样会被市场炒作。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周要炒电力?是不是夏季高温,用电量大?我承认,在市场逻辑方面,是我的软肋。或许,这就是我跟高手牛哥之间的差距。
昨天,我进了点闽东电力,算是认错、跟变吧!
再来说牛哥的强大内心和大格局。
牛哥是2020年4月9日进的省广集团,他看好字节跳动概念及其抖音出海业务。4月23日,省广集团股价冲高回落,似乎行情要就此结束。当时,牛哥持股一个股没动,回落下来时,又加了一些仓位。牛哥说,一个新生事物,一个超级题材,不可能就这么一点表现。他坚信自己的分析,在股价下跌时用强大的内心支撑自己持股不动。牛哥说,一个格局不大的交易者,只会陷入短线的厮杀,是赚不到大钱的。
我有段时间,跟牛哥说的一样,陷入短线的厮杀,赚一点配一点,看上去好像赚了钱,一看账户,却没赚到什么。或许这就是格局上存在问题的缘故。
最后说牛哥改错跟变能力。
牛哥虽是高手,但高手也会犯错。只是高手犯错,会及时跟变、改错。散户犯错,会死扛。这就是高手和散户的区别。
牛哥2020年5月28日进的广博股份,当时正是网红经济火爆时候。6月4日,广搏股份走出换手板后,牛哥感觉行情还会延续。6月5日,牛哥加仓做T。当天,股价冲高回落,牛哥意识到情况发生变化,赶紧抛掉持股。次日,牛哥集合竞价时把剩余的股票全抛了。
牛哥说,股市成败是一念之间的事,炒股三分靠技术,七分靠心态。做错了也不要慌乱,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急躁,去改错就是了。做错了死扛,扩大的错误会造成心理阴影,对以后的交易造成影响。及时跟变、改错,就能阻止错误和损失扩大,不会造成心理困扰。
我私下里琢磨,牛哥之所以能成为市场的强者,首先是他对市场逻辑的领悟能力,他能跟着大资金在市场主线里操作,抓住了市场先机。其次,内心强大和大格局让他忽略股价短期的调整,把行情做足。散户因为格局的原因,总是卖飞牛股。第三,及时跟变、改错,让牛哥避免了利润大幅回撤,并且将精力和资金投入下一次战斗。我们散户错了死扛,结果利润赔掉、本金侵蚀,还赔上时间和别的市场机会。
我是股票野生交易者,分享经验和心得,让你少走弯路。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