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养成计划黑龙,在历史书里是怎样的呢

莲辞网

皇后养成计划黑龙,在历史书里是怎样的呢?

烟酒阁大学士古代名将系列二:金国四太子、越王、兵马都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

在《岳飞传》中,完颜宗弼(金兀术)经常被岳飞军打的屁滚尿流,岳飞以500人破金兀术十万大军,金兀术称岳飞为岳爷爷。

如此神话岳飞,是民间痛恨金人的艺术夸张,效果与现代抗日神剧差不多,抹杀南宋将士在艰苦绝卓环境付出的血汗。

皇后养成计划黑龙,在历史书里是怎样的呢

本文将还原真实的抗金环境、真实的金国名将金兀术,给南宋造成何种巨大的军事压力。完颜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南宋习惯称为金兀术,金(女真)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主要的主战派首领、开国功臣。

金兀术有胆略、善骑射。初次参战是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金兀术表现勇猛,后多次参加金灭北宋系列战役。此后乘南宋立国未稳,多次率军南下。

宋降将郦琼曾评价金兀术:“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挥三军,意气自若,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矣。至于亲冒锋镝,进不避难,将士视之,孰敢爱死乎?”此虽有夸张成分,也可见金兀术军事才能。

北宋灭亡后,赵构南逃健康建立南宋。金兀术多次率主力南下,但赵构全力支持战争,启用年轻将领,扩军备战,终于在江南站住了脚跟。我们从国力、军事、将领角度分析当时抗金环境:南宋初建,人心未稳,经济薄弱,很多地方毁于战火,人民流离。赵构建国时,皇城就是普通院子,简陋不堪。

这种情况下,赵构第一要务就是督促军备,供给前线所需要的大量军事物质,如军饷、铁甲片、箭羽、粮草等等,疲惫不堪。

由于南宋缺马,独创以铁甲步兵加神臂弓对抗金人铁骑战法。虽然能遏制骑兵攻势,但机动力极差,即使打胜也不能扩大战果。

金人人口少,满打满算只有十万骑兵,其中包含5000重甲骑兵铁浮屠,所向披靡。所以宋军最多赶跑金人,从未给金人重大杀伤,否则金人早就灭绝了。

南宋唯一优势是江淮水网纵横,诸多名将依托江淮地形抵抗。岳飞、刘锜、张浚、韩世忠都驻军在此。

在军事上赵构亲自指挥,与前方将领以书信方式沟通,分析战情和指挥作战。宋金战争是南宋各将,轮番与金兀术交战的过程,可见金兀术能力之强。

金人发动灭宋之战,金兀术为先锋、南渡长江,势如破竹,差点败于黄天荡。

1128年七月,金太宗下诏追击扬州的宋高宗,金兀术为先锋,先后攻占濮州、开德、大名等地。次年金兀术升任元帅右监军。

宗翰、宗辅、挞懒、金兀术、拔离速、兵分五路南下,宋高宗自扬州南逃。金兀术进军宋淮南西路,所过州县一击即破,或不战而降,占领宋江北重镇和州(今安徽和县)。

金兀术欲从采石矶渡长江,遭到宋知太平州郭伟的阻击,一连三日均不得渡。11月金兀术改由建康府西南的马家渡(岳飞防区)过江。连克建康、湖州、临安,赵构跑到温州海上,金兀术派水军追赶,被宋水军所阻,只好退回临安。

1130年金兀术称搜山检海已完成,放火烧了古城临安北上,准备从镇江渡过长江,被韩世忠水军大型战船所阻,金人死伤二百人。

与韩世忠相持48天后金兀术不能取胜,只得在黄天荡,掘开灌河老道,逃到建康。

后通过汉奸献计,以火攻大败韩世忠船队,得以从建康北还。此战后鉴于江淮河流纵横,南宋水军强大,金兀术再也无南渡作战的计划,足见该战役影响之大。

鉴于江淮江河纵横,骑兵不能机动,金人于是在中原建伪齐政权牵制南宋。主力计划由陕西入川灭宋,在富平大获全胜。

1130年秋天,金太宗调右副元帅宗辅统帅陕西诸军攻打川陕。完颜宗弼率本部奉调前往。九月宗辅进兵洛水,以娄室、金兀术为左、右翼督统,并进合击。

而当时的宋朝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以刘锡为帅,集结了刘锜、赵哲、吴阶等将领统率马步兵十八万,集结于富平,张浚于邠州督战。

战役中宋军把金兀术部作为进攻的重点,攻势凶猛,金兀术军被重重包围,从中午战至黄昏,力战不退,牵制了送宋军主力。

乘金兀术与宋军主力死战之际,左军完颜娄室找到了宋军薄弱处:赵哲统率的宋军,于是精锐骑兵冲击赵哲军,赵哲军一触即溃,娄室与金兀术合兵掩杀,金军士气大振,致使南宋十八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金军以少胜多,取得了富平之战的胜利。该役张浚没有抓住战机,利用好宋军兵力上的优势。

宋军丢失富平,使得金人获得西北战略出发地,给西北军事造成很大压力,宋军再也没有能力依靠军事手段夺回富平。

和尚原之战是金兀术成为军事统帅、独立指挥的二次大战,均以失败告终。致使金人由川陕南下入宋计划宣告失败。

1131年正月,宋泾原、熙河两路均为金军所攻占,金兀术成为陕西金军统帅。

十月,金兀术率军自陕西取四川,途经和尚原,遭到宋军吴阶、吴磷兄弟军顽强抵抗,金军溃败,宗弼身中流矢,“剃其须髯而去”,将士死伤众多,这是宗弼从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1133年十一月,宗弼再次发兵,击败吴瞵军,夺取和尚原。1134年二月,率军攻打入川门户仙人关,被宋吴蚧军击败,金兀术只得退兵凤翔。

三月,金兀术由陕西回燕京。宗弼见吴氏兄弟善战,便放弃川陕方向作战。

1135年正月,金太宗驾崩、金熙宗即位。在金兀术支持下,着手对金国朝政进行改革。1137年,金兀术升任右副元帅、梁王。十一月,废伪齐政权,于开封设行台尚书省,将政令收归朝廷。1138年宗磐、宗隽、挞懒等与南宋议和,将河南、陕西地割还宋朝。金兀术、宗干等人坚决反对。次年金熙宗以谋反罪,诛宗磐、宗隽,解除挞懒兵权。拜金兀术为都元帅、越王。

1140年,金熙宗撕毁议和协议,出兵夺回原交还宋朝的河南、陕西之地。一月之间,金军攻取河南、陕西大部,宋岳飞等部退到颍昌(今河南许昌)以南地区。

金兀术顺利进驻汴京,企图趁势占领淮河以北地区,挥军南下,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败于宋刘绮部,在郾城败于岳飞部,金兀术险些被俘。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可能会觉得金兀术没什么了不起,败多胜少,今天这里大败,明天差点没命。现在我们来看看宋金战斗力的差别,所谓岳家军、韩家军能不能真正打败金兀术,直捣黄龙吧。

金人的主力是骑兵,机动性极强,金人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铁甲重骑兵铁浮屠(5000人),每次铁浮屠一出,宋军必崩溃,岳飞、韩世忠军也不能幸免;

四骑相连的重甲骑兵拐子马(10000人)更是如虎添翼,如同现代坦克。自古骑兵攻击步兵,地动山摇、所向披靡。

金人骑兵南下,一路攻城略地,战无不克(宋城墙为低矮泥墙,踩个同伴的肩膀就上去了)。金人甲铁重骑兵铁浮屠,战斗力可以脑补。四骑铁链相连的拐子马,如同现代坦克。西夏重骑兵铁鹞子军也给宋军很大威胁。比前三者战斗力更强的蒙古重甲骑兵。

自宋失去河套产马地,就极少拥有骑兵。而两宋的天敌辽夏金元都是以骑兵闻名天下的军队。两宋独以步兵对抗骑兵近三百年,是无法想象的悲壮与苦难。很多人不信弱宋对外战争胜率达70%,我们只要想一个简单的道理,骑兵打败了可以调头就跑,而步兵败了就是灭顶之灾,逃无可逃,很可能全军覆没!

事实上除了《宋史》,没有一部史书说北伐能胜。南宋除和尚原、顺昌、郾城之役外,对金人直接作战很少取胜,倒是对伪齐军,打起来得心应手。

宋史高宗本纪记载:(岳飞)奉诏班师,遂从堰城还,众皆溃,金人追之不及。又:飞方至陈州,而张俊已定宿毫,遂还寿春,引兵南渡而归,金人得知,于是并力出兵御飞,飞不能支,告知于(刘錡),出兵牵制抵太平,金人乃退,飞军得还。

这还是宋史记载的岳飞败绩,金人记载的更多。岳飞五百人大破十万金兵,本身就是个笑话。世上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我们敬重岳飞,不是因为他武艺绝伦、战无不胜,而是在强敌压境,矢志抵抗异族的精神和勇气。

南宋的防护能力世界第一的明光铠,射程世界第一的神臂弓,加上砍马腿的斧头,是战胜骑兵的三件法宝。

为了对抗骑兵,宋人非常重视步兵的防护。宋步人甲是一种能覆盖全身的重型钢铁扎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为29KG。

赵构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 27KG。

铠甲加上武器等装备,单兵负重45公斤,负重超过现代特种兵,以至入选重步兵对身体条件要求非常苛刻。

宋军野战遇到金人时,结成方形战阵,外围是阻击重骑兵的长枪方阵和砍马腿的刀斧手,内阵密密麻麻全是神臂弓手,神臂弓射程240步。

宋军把阵内神臂弓手占比提高到90%以上,以至一旦被骑兵破阵,弓手也要参与近战格斗。这样的军队与骑兵作战,固然有一定优势或者能守住阵型,可是兵贵神速,战场机动力如同龟速。

所以宋军宣告今日大捷,明日大胜,都是把金人骑兵赶跑了,无法做到真正的大捷。

金兀术与南宋打了十年战争,最终双方选择议和,金兀术最终放弃以武力征服南宋。

1142年宋金正式议和,与以往议和不同,这次是主战派金兀术要求议和,南宋称臣、交纳岁币,史称绍兴议和。

其后金兀术始终坚持“南北和好”政策,直到海陵王南侵(1161年) ,二十年间金宋边界几无战事,这对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都有积极的作用。

皇统七年(1147年) , 金兀术担任太师,令三省事、都元帅,独掌军政大权。皇统八年(1148年)十月,病卒。 金世宗追谥其为忠烈,得以配享太庙。

那么长期主张对宋战争的金兀术,为何最终选择议和呢?有几点原因:南宋在赵构带领下,不断强大,国家富强、军备充足、人口众多。在战争资源上,金人只有骑兵优势,在铠甲、弓弩、火器、兵源方面南宋远远领先金国。随着伪齐政权覆没,金人统治直接到达中原。金人部队大量编成汉军、辽军,人员规模虽然扩大,汉人、辽人的战斗意志不高,战斗力反而下降。而宋军逐步熟练掌握了步兵对抗骑兵的技能和经验,并不断积累马匹,开始壮大骑兵。即使金人在江淮以北打败宋军,也不能进犯到江淮一带,在没有强大水军的前提下,金国要灭南宋是不可能的,第一次南渡作战已经给金兀术留下了极大阴影。金人的敌人不止南宋一家,辽人梦想复国,而在草原上,强大的蒙古部落在崛起,使得金人的军事重心开始北移,必须减轻南方的军事压力。烟酒阁大学士原创文章,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匈奴人在甘肃哪些地方?

甘肃也曾是匈奴人的重要活动场所。距今2000多年前,匈奴人就占据了河西走廊。那么,匈奴是如何占据河西走廊的呢?

崇拜黑龙的匈奴人

出武威市区不远,有一座古城残迹,它就是匈奴人的休屠王城。现在,在武威四坝乡三岔村村边麦田中间有两个土墩,是匈奴休屠王城的最后遗存。2000多年前,匈奴休屠部就在这里游牧。

匈奴是生活在中国北方高原的游牧民族,也是称霸中国北方草原时间最长的游牧部族之一。这支游牧在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大约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披发左衽,逐水草而居。他们和华夏族有着相同起源。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其残余势力四分五裂,向各地逃亡,有一支后裔逃到北方。故而人们说,匈奴先祖为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逐渐吞并其他部族之后,形成匈奴部落联盟。

匈奴族中匈奴王族就是夏朝王族后裔,长期占据鄂尔多斯高原,逐渐形成部落联盟,影响到了中国北方许多地方。

到商中期,鄂尔多斯的游牧部族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他们盛行一种秋季祭祀龙神的习俗。最终,引起了商王朝的重视。他们就是殷商甲骨文卜辞所记载的龙方。龙方、鬼方都是威胁商王朝边境安全的游牧部族,龙方其图腾为黑龙。

月氏匈奴争夺河西

从战国晚期到汉武帝之前,匈奴是称雄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游牧势力。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出动战车1300乘、骑兵13000人、步兵5万、弓箭手10万,与匈奴会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从此匈奴十余年不敢南犯。

后来,秦王朝建立,匈奴多次和中央王朝发生碰撞。秦始皇时,蒙恬率30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

秦汉之际,中原内乱,匈奴再次壮大。汉初,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靠着贿赂匈奴王后,才逃出包围。此时,月氏人控制了河西走廊。月氏人是一支势力强大的游牧民族,建立了一个东至兰州黄河边,西至新疆天山南北的庞大部落联盟,号称西域霸主,一度逼迫匈奴人送王子为质。同时,月氏人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为争夺河西走廊,匈奴人和月氏人多次发生激战。起初,月氏人获胜,迫使匈奴人送王子冒顿为质。

后来,匈奴前后两次击败月氏人。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他们迫使月氏人离开河西走廊西迁。公元前177年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月氏战败后,再次西迁,抵达伊犁河流域的塞人故地。

匈奴人“黑虎掏心”

那么,匈奴人是如何占据河西走廊的?

公元前176年,匈奴从阴山山脉南下,兵分两路,南下袭击月氏主力。一路从额济纳南下河西走廊,截断月氏人西撤通道;另一路从河套沿着古驼道,逆石羊河而上,在冒顿的带领下,用“黑虎掏心”战术,袭击驻牧于民勤一带的月氏人的王帐。

这条古驼道就是从河套平原到凉州的古道,是河西走廊通往内蒙古河套的捷径。从民勤向北,半月行程就能抵达今天的内蒙古临河一带,再往东走则是河北。这条古道在新中国成立前仍旧在使用。那时,许多民勤人赶着骆驼沿古道北上河套谋生。

面对匈奴人的袭击,月氏人猝不及防,主力大部被击破,月氏王被杀,头颅成为冒顿的战利品。一部分月氏人逃脱袭击,逐渐撤往西域,后来在中亚建立了贵霜王国。散落在河西走廊东部及祁连山中的月氏人,继续隐藏,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后,他们成为汉军的辅助力量——义从,汉代,在甘肃还成立过一个县——月氏道。

汉军控制了河西走廊,重点防守的也是额济纳和民勤的休屠泽两个地方,在额济纳到敦煌一线,设置了居延塞,修筑城防,派遣戍卒18万防守,其目的就是为了截断匈奴人南下道路。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

相对于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鹿鼎记》中“武”的比重较小,但是作为武侠小说,却也不乏武斗情节和武林高手。个人将书中的真正高手大致分为三个档次,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再看一看谁的武艺可以冠绝全书。

一流高手

归二娘、桑结、吴六奇、胖头陀、许雪亭、施琅、无根道人、张淡月、归钟

人数虽然不少,但个顶个都是高手,放在江湖上每一个都称得上独霸一方的巨擘。

归二娘一个人谈笑间搞定青木堂众英雄,虽然实力不如陈近南,但是在试图自尽陈近南阻拦时,书中称陈近南算得上“以身犯险”,换言之以陈近南的武艺想要制止归二娘自尽并不容易,很可能需要以负伤甚至丧命为代价。

桑结算得上西藏第一高手,面对九难时自叹不如,但是不如九难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的硬实力毋庸置疑,是前十高手的有利竞争者。

吴六奇逊色于陈近南,在见识了胡逸之的武艺后也自叹不如,被归二娘和归钟联手速杀。

胖头陀原本的设定是身份低于五龙使,加上和瘦头陀是搭档,感觉二人应该差不多,但是在与少林罗汉大战时被给予极高评价,比瘦头陀要出彩得多。

许雪亭应该是神龙教洪安通之外武艺最高的,杀白衣少年时的表现比钟志灵好太多,最后虽然被洪安通所杀,但死前也给予洪教主重创。

施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手,出自武夷山,郑家五虎将之首,一度和陈近南打得有来有回,最终陈近南虽然取胜,但并不轻松。

无根道人和张淡月独自笔墨较少,不如许雪亭出彩,但是比殷锦和钟志灵应该强一些,其实按照书中的设定,五龙使应该大体处于同一水平,不过武评只看战绩和描写,这也是我将殷锦和钟志灵排除在一流高手之外的原因所在。

一流高手中的最后一位我选择了归钟。其实归钟的硬实力比母亲可能都不遑多让,从戏耍风际中看绝对是高手,但是他恶疾缠身,身体状态时好时坏,很难应付长时间持续性的战斗,故而位列一流高手之末。

超一流高手

晦聪、陈近南、胡逸之、冯锡范、澄观、冯难敌

陈近南属于标杆性人物,抛开武功几乎是当世公认的武林第一英雄,所谓“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可见他在江湖同道心中的地位,连归辛树等人对他都极为佩服。

陈近南击败过实力不俗的施琅,秒杀过忽高忽低的李西华,个人觉得也略强于冯锡范一线,不然冯锡范何必杀陈近南总是搞小动作,不敢堂堂正正的决一死战,虽然这不能说明陈近南比他的手段高,但一定不会比冯锡范差,可以说是≥的关系。

胡逸之是陈圆圆的NC粉,刀法霸道凌厉,书中对他的武艺很推崇,曾与冯锡范苦斗,最终冯锡范因有伤在身不是最佳状态而落败。

冯锡范和陈近南、胡逸之实力仿上仿下,缺点是不知道是不是阴谋诡计搞多了,所以本事明明不差,却时常做一些不讲武德的事。

澄观比较特殊,他是理论大师,但是由于“闭门造成”,所以偌大年纪战斗经验却不是很足,感觉上明明有十成本事往往在作战时仅仅能发挥出六七成。

晦聪和冯难敌其实很难判断,如果单靠个人感觉,晦聪虽然未必是天下第一,但足以进入绝顶高手的行列,但因为缺少战绩,所以最终将他列入超一流高手的首位。至于冯难敌,一次也没出手过,但是作为黄真的徒弟,经历多年的沉淀与成长相信能够达到陈近南的水准。

绝顶高手

归辛树、九难、洪安通、何惕守

四位绝顶高手,三个是《碧血剑》中的“老人”,只有洪教主一个“新人”。

归辛树是《碧血剑》主人公袁承志的二师兄,尽管袁承志光环加身,但是按照原著的描写归辛树与之相比不遑多让,参考孟博飞与归二娘伯仲之间看,归辛树胜这一级别的高手毫无压力。在《鹿鼎记》中虽然可能因年老身体状态有所下滑,但也不排除“越老越妖”的可能,毕竟武侠也属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终归家三人全部葬身皇宫,让人觉得有些名不符实,其实这场战斗含金量十足,大内侍卫的武艺虽然未必太高,但也绝对不是碌碌之辈,何况在保护皇上时他们会以死相搏,同时这些侍卫多少和军队的军人有些相似之处,加在一起的实力绝非1+1=2那么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归家三人天时、地利、人和全落下乘,在这种情况下杀三十余人,伤四十余人的成绩已经非常可观了。

九难在《碧血剑》结束时拜师木桑,书中交代她另有奇遇,武艺已经在木桑之上,可以说进步飞速(在《碧血剑》中阿九的武艺根本拿不出手)。同时她自己曾认为除了隐居的袁承志,自己在世上应该再无对手,从刺杀康熙压制少林众僧和秒杀澄观看,她确实是天下少有的绝顶高手。

原本以这样的战绩,九难足以傲视群雄,但是面对六个喇嘛她的表现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让人大跌眼镜,毕竟前期的表现太过强悍,所以个人认为与归辛树相比,九难还差了一点稳定性。

洪安通是书中战绩最好的一位,轻松胜桑结,中毒伤许雪亭,面对神龙教四大高手的围攻最终虽然重伤却将四人尽数击毙,而且他还能自创武功,随便教了韦小宝几招就让韦小宝在后来屡次出奇制胜。

与归辛树和九难相比,个人觉得洪教主的武功缺少一份“精纯”,而且他既没有像九难那样秒败澄观和压制少林众僧的高光,也缺少归辛树在《碧血剑》中那样的超然定位,故而屈居第三。

最后来说说何惕守。她原名何铁手,与袁承志对战也能斗到百招之上,随意露一手就让见多识广的青木堂众英雄瞠目结舌。

很多人认为后来她拜师袁承志武艺应该会更进一步,但是个人严重怀疑袁承志有没有精力真的将何惕守当作徒弟来教导。当然了,如果算上用毒就另当别论了。

综上所述,原著中第一档次的高手共有四位,分别是归辛树、九难、洪安通和何惕守。论纯粹的武斗归辛树可以算作《鹿鼎记》中的第一高手,但如果无所不用其极的以结果论成败,那么何惕守必定冠绝全书。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96371187309796644&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96470252726961429\",\"product_id\":\"3496371187309796644\",\"title\":\"正版现货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共5册 朗声旧版三联版内容 金庸畅销\",\"cover\":\"https:\\/\\/lf3-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0f411993fec21c6c3bb538aadd986b1f1639e042www1000-1000\",\"price\":20680,\"market_price\":26883,\"cos_fee\":7445,\"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9637118730979664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0,\"item_type\":4,\"cos_ratio\":36,\"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9637118730979664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alkey=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鹿鼎记\"}","commodity_id":"3496470252726961429","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9637118730979664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268.83,\"price\":206.8,\"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9637118730979664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96470252726961429&alkey=13_85777155145_0_349647025272696142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pLqL9J_i5sIwMAE\",\"shop_goods_id\":\"3496371187309796644\"}","img_url":"http://p9-item.ecombdimg.com/obj/temai/0f411993fec21c6c3bb538aadd986b1f1639e042www1000-10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206.8,"promotion_id":"3496470252726961429","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正版现货 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共5册 朗声旧版三联版内容 金庸畅销"} --}

为什么赵匡胤出生的时候会赤光绕室?

【仿佛哪吒出世】

北宋有个大文豪叫杨亿,他曾经讲述赵匡胤出生时发生的灵异事件。《杨文公谈苑》中说赵匡胤老家在洛阳一个叫夹马营的地方,他生下来的那天夜里,红光满屋,整个房子远远望去就好像着火了一样。皇帝近卫部队军官赵弘殷的夫人杜氏,就在这神奇的红光中生下了赵匡胤。更不同寻常的是,据说这个新生儿“胞衣如菡萏”,什么是“菡萏”?这个词是文人转出来的,实际上就是荷花文雅的称呼。“胞衣如菡萏”,就是说那小孩的胞衣就好像荷花的花瓣一样。这一场景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叫《哪吒闹海》,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哪吒生下来的时候,也是包在荷花瓣中。这个创意大概还是来自赵匡胤出生的故事吧,古人还真是有想象力啊。光有点荷花瓣还算不了什么,更不可思议的是,小赵匡胤生下来香气扑鼻,而且这香味比进口法国香水还耐久,据杨亿说是“营前三日香”,意思是,三天之内,夹马营的人都能闻到这浓郁的香气。就为了这个原因,赵匡胤的小名就叫“香孩儿”,而他们家住的那个小区本来不是叫夹马营吗?后来就改名字叫“香孩儿营”。

这个故事,南宋人王称在《东都事略》中也讲过:“昭宪皇后尝梦日入怀而娠。生之夕,光照室中,胞衣如菡萏,体被金色,三日不变。”书中加了个赵匡胤母亲杜太后梦见太阳而怀孕的情节,把“营前三日香”,改成了“体被金色,三日不变”,身体像被镏了金一样,过了三天那层金颜色还不褪——“香孩儿”这下子变成“金娃娃”了。

不仅如此,赵匡胤小时候还经过“易学大师”陈抟的鉴定。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五代乱世之际,兵荒马乱的,赵匡胤的母亲杜氏用担子挑着赵匡胤、赵光义哥俩逃难,当时这位终南山的活神仙、“易学大师”陈抟,正云游四方,给人家免费算命,正好遇到累得呼哧呼哧喘的杜夫人。要说人家陈抟怎么是活神仙呢,他打眼一望,不得了不得了,面前这个小女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当然不一般,挑着俩孩子呢),再看看两个筐子里的孩子,那就更不是普通人了,分明是两个活生生的真龙天子啊。要不说这神仙就是有文化,他当场大声朗诵了两句诗:“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五代乱世纷争,老百姓生灵涂炭,皇帝都是山寨版的,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真龙天子”在那时候可是稀缺资源,更何况一下子出现两条龙子,真不得了,看来五代乱世要结束了,天下太平的日子不远了。陈神仙是道教名人,人们坚信他不会是大话王,但这个故事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宋太祖生于公元927年,宋太宗生于公元939年,哥俩正好差十二岁,一个二〇后,一个三〇后,一个步入青春期了,一个还在咬着奶嘴,根本玩不到一块儿去。再说了,杜太后毕竟是个女人,就算可能比较壮吧,把两个真龙天子挑到一副担子上,一头重一头轻的,也实在不大好协调。不过故事也就这么一说,你不能都信,也不能都不信。这个看似很荒诞的小故事里,有一个内核是真实的,那就是杜太后确实担负着天下太平的重要使命,而赵匡胤(甚至包括他的弟弟赵光义)就是那即将救百姓于水火的大英雄。

类似的传说,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中国人喜欢神化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总会找到或制造一些传奇故事来抬高他们的出身。这些传奇故事无非有这么三个来源,一是出自文人闲谈,二是出于史官编造,三是来自民间传说,故事本身真真假假实际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产生这些故事的时代心理,它们只不过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世道乱得太久了,是需要一个大智大勇的超人来改变一下了,这大概是一种民心所向吧。

为清朝减少1亿两白银赔款?

这件事不能看表面文章。

其实这件事其实是伊藤博文走的一步险棋,但很幸运他成功了。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这愚弄国际的刺杀事件。(左乃木希典,右伊藤博文)

首先要说明一下,日本减少一亿两白银和李鸿章被刺杀其实没多大关系,不如说是“三国干涉还辽”和国际舆论压力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马关谈判,主要谈判人还有李鸿章的侄子(养子)李经方。(李鸿章坐像)

李鸿章赶赴日本谈判时国内的清政府也没有闲着,在各国列强之间积极游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不是清政府感动了列强,而是列强也不希望看到日本的崛起,和他们一块瓜分中国这块大蛋糕。(时局图及列强瓜分中国)

最后爆发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三国干涉还辽对日本来说无异于飞来横祸,不在日本意料之中。日本迫于其他列强压力,它们知道谈判越拖的越就对它们就危害越大,当时清政府通过电报给李鸿章的指令其直接内容就是“拖”,不幸的是清政府和李鸿章往来的电报被日方悉数获取,这时候日本只能必须赌一把,而甲午日本残胜后日本也是勒紧了裤腰带,虽然对清政府口号喊的硬,其实国内已经十分不乐观了,这时候日本必须大捞一笔,为自己注射一针强国剂!

日本极端右翼分子小山丰太郎是在李鸿章第三轮谈判的时候刺杀的李鸿章,而日本是在第四轮谈判中开出的赔偿白银三亿两,李鸿章被刺杀的结果是日本答应不再对中国直接用兵,当然用不用并,不过是协议书的一字白文罢了!

日本开出的赔偿白银三亿两不过是漫天要价!就等清政府坐地还钱,最后日本方面再见好就收,自己赚个盆满钵盈,还能进一步平息国际舆论。(李鸿章早年照)

清政府对于李鸿章的指令“拖”,李鸿章一开始干的很好,在和日本谈判时据理力争,谈的十分墨迹,日本在截取清政府和李鸿章往来电报后时期就出现了转机,前三轮谈判中一度委曲求全但还能侃侃而谈,三寸不烂之舌的李鸿章变成了泄了气的气球,小山丰太郎刺杀李鸿章后,日本方面表现的十分激动,天皇派遣御医迅速给李鸿章医治,并给予慰问,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但这一风波平息后,日方代表又迅速以胜利者的姿态,继续进行威胁和讹诈。而李鸿章的态度也变了很多,但当开出天价赔款和割地开放通商关口时候李鸿章还是被日本的狮子大开口惊到了,虽然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光绪帝也给了李鸿章一定的权利,李鸿章也没想到本来会以为在“三国干涉还辽”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日方会斟酌要价,没想到却适得其反,李鸿章给清政府送去的电报,意思是自己定会再拖延,维护大清的利益,其实不过是像清政府表忠罢了,此事已成定局,李鸿章也不是不知道,清政府迅速任命李经为全权代表(实定权还是清政府和李鸿章),伊藤博文亲自非正式约谈李经方,因为日方获取了清政府和谈判团的电报,伊藤博文捏着短处威胁警告李经方:“一旦谈判破裂,“北京之安危亦有不忍言者”,要求尽快接受日方条件!”当然李经方可没有李鸿章那么老奸巨猾,谈判开始迅速进行,当然对李鸿章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他比较满意的结果,最后象征性挣扎了一下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迅速回国。(李鸿章坐像)

其实我对洗白李鸿章极其反感,“宰相合肥天下瘦”也不是现代人给予李鸿章的评价,特别是李鸿章侵谈国库,任人唯亲,把举国之力打造的北约舰队变成李家私产,收送沙俄贿赂贱卖旅顺大连为《中俄密约》积极奔走,为了淮系一家独大主张放弃新疆,镇南关大捷力主签订战败国才一个签订的《中法新约》,以及留下后世享用不尽的财富,这些虽然鲜为人知,但随便拿出来一条李鸿章也永远洗不白。(左宗棠抬棺如疆定西北图)

但是对于李鸿章在和日本谈判的时候前期的表现还是要肯定的,这一点我们要客观,虽然之后变得软弱,但也算是尽力在维护中国利益,不能因为李鸿章的软弱和清政府的无能而把马关条约的天价赔偿都推的李鸿章身上,只能说李鸿章是一个忠君但不爱国,软弱但还有底线的人,正如那句话所说“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吧!”(李鸿章中年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小山丰太郎不过是谈判之间的牺牲品,促进了谈判迅速完成,为日方争取了极大的利益和恰到好处的时间,所以虽然小山丰太郎在明面上“罪恶滔天”,日方必须做给国际看,当然也不过是装装样子,走走场子,判处小山无期徒刑,只是禁锢于北海道网走郡,而在1907年小山丰太郎就被日本敕恩准假释了,之后又活了40年才去世,可见日方对小山丰太郎的功劳还是心理有数的。(小山丰太郎青年及晚年照)

影响①:《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和李鸿章的软弱人尽皆知,凡签订条约列强指名道姓要李鸿章前去,对比与第一位东方俾斯麦日本伊藤博文,极尽讽刺李鸿章,赠起雅号“东方俾斯麦”,让中国在谈判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李鸿章与真正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影响②:《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国门,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更加深民族危机,彻底践踏了中国主权,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也刺激了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野心,强化了日本的进一步工业发展,为日后日本全面侵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使台湾和大陆隔阂加深,遗患至今!(中国台湾省卫星图)

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振兴中华,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吾辈共勉!

原创内容,感谢阅览!如有误笔,烦请斧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