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军团2,混乱军团会出第二部吗?
没有2代了。虽然1代结尾有2代的预告片,但终于没有下文。主要是混乱军团推出后市场反响并不好,基本上属于一个让Capcom赔钱的游戏,GAMESPOT也只给出了6分左右的低分。所以Capcom不打算再做下去,不过许多混乱军团的元素被移植到了鬼泣当中,玩鬼泣去吧。
马克龙政府调外籍军团进入巴黎?
外籍军队造反控制法国,带领法国抗击美国,然后统一欧洲,可以写一部小说了,法国人太傻了,非我族人其心必异,居然还用外籍军队,普通老百姓异族都能造反,何况一直军队,法国迟早玩完,我在这里下注,有人和我赌吗
人生必看的5部电影?
生活中,我们不免有闲暇的时间想去消磨,电影和电视剧必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说看电影为了什么?
可能最简单的理由是:消磨时间吧。我觉得看一部电影,短短两三小时,却让我们生动的经历了一段别人的人生,别人的生活,让我们直面内心的孤独感吧。
今天给大家推荐人生值得看的5部电影,带你一步步电影的世界,可能没有适合所有人,人生必看的电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美国往事》他的一生,是关于几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和一个美丽的姑娘!
二十年代的美国,纽约少年“面条”(罗伯特•德尼罗 饰)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大”(詹姆斯 • 伍兹 饰),他们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在一场械斗中杀伤人命,被关进监牢。
若干年后,“面条”出狱,当时的小伙伴们已经变成了健壮的青年人,在“麦大”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一系列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麦大”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列入了行动目标。“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大”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大”等人全部被杀。“面条”带着深深的悔恨和痛苦,离开纽约,回到年少时生长的地方。
三十五年过去了,几近垂暮的“面条”重新回到纽约的伤心地,他遇见了少时的朋友和旧情人,而当年“麦大”他们的死,背后竟然包含着出乎意料的阴谋
2.《阿甘正传》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这部电影我自己刷过很多遍,每次感动中参杂着不同的情绪,因为人在成长,真正自己内心的感受还是自己知道,就像那句话所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值得你重新再刷一遍
3.《肖申克的救赎》根本不需要女主的好电影!!!
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被如日中天的《阿甘正传》掩盖了它的光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心中的地位已超越了《阿甘》。每当现实令我疲惫得产生无力感,翻出这张碟,就重获力量。毫无疑问,本片位列男人必看的电影前三名!回顾那一段经典台词:“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辉,即使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狱,也无法长久地将他围困!
4.《辛德勒的名单》当你看完之后你才知道当时这个人是多么的伟大!!!
我对这个电影印象很深刻,有一幕是几个小孩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追杀。自己跳进了粪池里,而且粪池的场景让你感觉像真的粪池一样,不敢想象,那个年代人活着是多么的幸运。
还记得辛德勒救人的时候的场景,总感觉救人一命等于救了全人类。
5.《罗马假日》永远的奥黛丽赫本
这部电影的爱情故事让我看到了真正纯粹的爱情‘故事’,虽然电影是黑白的,但是传递给我们内心的却是不一样的色彩,赫本美的像天使、派克帅的不象话。经典中的经典
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
山东名将辈出,新中国开国将领当中,山东籍中将3位,他们分别是孔庆德,孙继先和张兴元。少将更是有86位,由于数量众多我就不一一介绍。这些人都是名将,但如果非要说谁能排第一,我觉得应该是为国尽忠而死的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是山东临清人,1891年出生。张自忠20岁时候考入天津北洋政法学堂读书,他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思想”,并在“三民思想”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同盟会,加入到革命的大家庭当中来。
1916年,在同样好友车震的介绍下,张自忠来到了冯玉祥军中。冯玉祥见张自忠高大威武,有沉稳之气,便收下了张自忠,并任命他为中尉。
张自忠跟随冯玉祥的西北军,先后参加了第二次直奉大战和冯蒋大战,由于表现出色,张自忠做到了西北军第6师师长。特别是在1930年的时候,张自忠击败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既张治中的教导第2师,让其名声大噪。
在击败张治中所部之后,张自忠的参谋长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其原话是:
其决心坚强,临危振奋。每当情况急迫之时,辄镇静自持,神色夷然。1931年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冯玉祥残酷被编入东北边防军第3军,军长是宋哲元,张自忠则是第3师师长。同年六月,南京国民政府将第3军改为第19军,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抗日第29军的由来。
1933年,第29军开往山西布放,由于蒋介石将心思都放在了内斗上,所以长城防线兵力薄弱。开始的时候,在遵化和罗文峪地区,张自忠所部多次击败日军,这是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少有的胜利。
但是后来日军突破商震部防线,打到了关内,29军被日军包围了起来。29军孤立无援,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个时候蒋介石着急了,他派人向日军请求停战,日军趁机勒索,与蒋介石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塘沽协定》。
1937年2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4月,张自忠赴日本考察。张自忠之所以去日本,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以防备将来日本如果真的开战的时候用得着。
其实在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日本全面开战已经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是张自忠为了掌握更多的情报和信息,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日本。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入侵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张自忠当时身在日本,内心十分着急,便出面与日本方面交涉,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件。
但当时国内抗日情绪高涨,张自忠身在日本,又私自与日本人接触,签订了若干协议。消息传回国内,大家都误解他为“汉奸”。
虽然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张自忠也没有自暴自弃,他回国之后积极参加抗战,并且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战绩:
1938年临沂战役,张自忠率领59军击败了增援台儿庄的日本“铁军”板垣师团,确保了台儿庄战役取得最后的胜利;
1939年随枣会战,张自忠率部消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改变行动计划,放弃了渡河功绩重镇襄阳的战略部署;
1940年,张自忠率领38师向日军发起正面进攻,击败日军一个旅团。不久之后又配合84军稳定战略战线,旋即发起“冬季攻势”,反攻日军。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这是国军在整个抗战时期发起的唯一一次战略性反攻,张自忠将军就是参与者之一。
1940年5月,日本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去目的就是切断长江流域通往重庆的补给线。张自忠作为第33集团军司令,本来可以不用亲自参与战斗,但是他不顾众人劝阻,决定留下副司令留守指挥,自己亲率2000士兵渡过襄河作战。
在战斗打响前,张自忠为了激发战士们的作战决心,亲自写下了一份电文通电全军: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5月7日,张自忠渡过襄河;14日,张自忠率军将日军14师首尾斩断;15日,张自忠所部剩下的1500名将士被6000日军包围,张自忠不得不在次日凌晨突围,进入南瓜店十离长山;16日清晨至下午二时,日军发动飞机大炮作掩护,发动了9次冲锋。张自忠部弹尽粮绝,食物短缺,至下午四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灭,张自忠身中数弹后身亡。
张自忠战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全国,蒋介石对张自忠的死表示遗憾,便给于了他很高的评价。全国舆论也一直赞扬张自忠为国尽忠的感人行为,甚至连日军都表达出了对张自忠的敬佩之心。
张自忠殉国当日,38师师长黄维刚率领敢死队前去抢夺张自忠遗体,为了不损坏张自忠遗体,日军专门为此停止了飞机轰炸。
张自忠遗体被运回之后,黄维刚发现张自忠身上一共有八处伤口,其中枪伤5处,刀上1处,炮弹弹片伤2处。从张自忠身上的伤口情况我们可以推断,他生前进行了多么艰苦地战斗,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但不是汉奸,还是一个敢于为了抗日而献身的人!
5月28日,张自忠的遗体运抵重庆朝天门,蒋介石率国民党高层亲自迎接。当下下午,各界军政要员和数万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不仅如此,蒋介石为张自忠发布了国葬令,将他的牌位放进忠烈祠,并亲自为张自忠扶灵。
张自忠以身殉国,是我国的著名的抗日英雄,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殉国之后,他的妻子李慧敏女士惊闻噩耗,悲痛万分,绝食七日而亡!李慧敏女士死后,与张自忠一同被葬在重庆梅花山麓。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参与讨论。清代的阉流刑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看名字也知道个大概了,“阉流刑”顾名思义就是阉割加流放,在清代这是一种很重的刑罚,为什么呢?阉割在古代是有很大风险,一不小心就要了人的命,所以受了这个刑罚能不能活下来全凭运气。
啥叫阉流?阉流的死亡率非常高,死亡指数震惊到乾隆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这么一种刑罚,那就是对犯有大逆不道的罪犯,除了斩决罪犯本人外,还要把他的所有家属一并处决,俗称就是灭门九族啦。
但是呢,如果这名罪犯家中有三四岁的幼儿,也就是差不多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就会免除死刑,暂时收养到狱中,等到16岁以后,刑部开始上报皇帝,派一个名为“阉流刽役”的人员,对这群孩子执行阉割手术,手术后再发往西北军营里,给那里的士兵充当奴仆。这种刑罚就叫“阉流”了。
“阉流刽役”这种小吏刚刚咱们也说了,是属于刑部管理的,和负责阉割太监的内务府差役不太一样,他们可不管这些被判了“阉流”刑犯的死活,反正死了也没人问事。
可想而知,一旦被判了“阉流”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以至于这个死亡数据震惊到了乾隆帝。于是乾隆初年,降旨把刑部的4名阉流刽役给撤销了,换成了内务府的4名“阉役”。
现在咱们就讲一讲阉割这门技术,这绝对是门技术活,曾经让洋人大吃一惊。内务府的这4名阉役有多重要呢?乾隆规定,这4名阉役啊,永远都是4个,不准增减名额,是固定的。
当时内务府又被成为“刀儿匠”,或者“官刀儿匠”,私设的民间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叫“私刀儿匠”。乾隆初年,又对民间私自进行阉割手术的刀儿匠实行一律禁止,可想内务府这些个阉役承担了多么繁重的任务。
到了清朝中末期左右,北京又出现了私刀儿匠,其中在西华门外南长街有一家“刀孩华家”是最有名的,其次还有什么“刀儿刘”、“刀儿陈”的。
太监的阉割俗称“净身”,这种手术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武王也就是公元前771年之前。在当时没有消毒设备的环境下,没有新式手术器具和药物条件下,成功率居然非常之高,这也让“刀儿匠”被盛传为带有邪术。
据说天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占领南京的时候,也弄来一大批童子,准备制造阉人,而且他从广州请来了很多有名的西医主刀,但手术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很多西医对此都无法理解,这也让人们对刀儿匠感到越发神秘了。
阉割过程是对人意志品质的极大考验。阉割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刀儿匠的手术室叫“净房”,设备十分简陋,就一个土炕,一个药柜,一个升柜(收藏割下来的东西),和一把月牙形手术刀。
在手术之前,要检查被阉人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有无暗疾,都没啥问题后,就让被阉人整天睡觉,以养精蓄锐,如此休养个10天左右。
在这10天理,还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品,而且逐渐少喝水,防止手术的时候尿量太多,影响手术效果。
最重要的是在手术之前,每天都会对被阉人进行意志品质的考验,告诉他手术是如何的痛苦,一旦下了刀子就没有回头路,一辈子都不能结婚啦,你可要想清楚了,不拉不拉啰里吧唧。
经过一段时间劝阻,如果被阉人还是意志坚定,那就可以准备手术了。
在手术前一天,让被阉人和父母、保人、介绍人等填写志愿甘结、保结等文书,也就是刀儿匠昭告官府,表明这件事和我没关系啊,我只负责动手术。
阉割的过程干净利索,全靠刀儿匠技术超群。手术那天,首先要选一个良辰吉日,手术前先煮好一个鸡蛋,剥去外壳放到一个小碟子里。这个鸡蛋是干嘛用的呢?您一会就知道了。
被阉的人下身赤裸者,仰卧手术床上,四肢都被机关紧紧的捆缚住,防止挣脱了。然后从房上垂下一条绳线,将被割物紧紧绑住。
这时刀儿匠对被阉人进行最后的劝说,说到受阉人产生厌烦情绪,大声对刀儿匠说“我心甘情愿,你别啰嗦啦”!
这时刀儿匠就把鸡蛋放在了被阉人的口中,说道“这里有药,你吃了可以解痛”。
其实哪里有什么止痛药,等到刀儿匠再问一句“你真愿意吗?”,被阉人刚要张嘴说愿意,鸡蛋就滑进了食道,憋得出不来气,人就停止呼吸晕厥了过去。
这时刀儿匠握住手术刀,一刹间就给割下来了,然后立即进行“栓筋”手术,把被割物的筋栓住,不让它回缩了进去,一旦缩回去人就得立刻死亡。
最后再进行“开门”手术,就是用一根四五寸长,细滑的笔管子插到尿道里,以便于导尿。然后敷上药,用白布带给绑上。
全程手术迅速敏捷,所用时间不过十分钟,怎么栓筋,敷什么药物,都成了秘术,恐怕只有刀儿匠自己知道了。
尽管刀儿匠的手术惊赞,但是大家也看到了,阉割和女人裹小脚差不多,都是灭绝人性的让身体畸形的方式,体现了专制君主制度下对身体的一种迫害。
欢迎关注“莫山主说清史”,专业的历史,也可以有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