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战役之联合之城攻略,你觉得什么影视比较好看

莲辞网

最后的战役之联合之城攻略,你觉得什么影视比较好看?

你喜欢心理犯罪片吗?你喜欢悬疑反转全程揪心的电影吗?给大家推荐一部最近看过的,韩国有名的犯罪惊悚电影——《捉迷藏》。

韩国很擅长拍心理类的惊悚类的电影,虽然观影感受整体来说很压抑,故事情节槽点也有,但整体的故事结构和设置的N重悬念还是挺抓人的。

最后的战役之联合之城攻略,你觉得什么影视比较好看

就拿《捉迷藏》来举例,整体故事挺好,反映了社会现实,贫富差距,贫穷的人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脏乱差,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随处可见,引出了大背景,无家可归的人总要想办法为自己挣的一份好的住处,哪怕是用杀人这种手段。

电影的惊悚感、音乐把握的不错,头盔人在电梯里的画面让很多人不寒而栗,这都是生活里最平常不过的画面了,很真实,让人觉得身边美好的世界之下其实可能也暗流涌动。开头的各种悬念设计足足调动了观众胃口,到最后凶手的现身、真相的发现都是一环扣着一环。但收尾有些仓促,仔细一想可能有些地方不太符合逻辑或常理。但整体不妨碍它是一个好故事。伏笔:

故事刚开头是一个独居的女孩子深夜回家打电话,跟男友吵架了,很生气的进了电梯,电梯里同时也进来了一个戴着头盔看不清是男是女拿着雨伞的人。女孩在看电脑,听到门外有动静,心情不好的她很生气地打开门以为又是那个怪人。于是打开门去看究竟,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外面。其实,这时候,戴头盔的人已经潜入女孩的家里,并趁其不备拿着雨伞把她杀死了。

悬念1:男主的哥哥男主接到电话,说他哥哥怎么都联系不上,很久没有付房租,男主跑到他哥哥住的地方,就是故事刚开始女孩子被杀害的那个居民楼。哥哥的房间中有女士内衣、卫生巾,加上隔壁女邻居很害怕地说:以后不要再找她的女儿了,不得不让人觉得原来男主的哥哥是个变态狂、恋童癖之类的。那杀人犯可能就是男主的哥哥了吧?

男主的哥哥跟男主其实关系并不好,男主其实是领养的,他哥哥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然而小时候有个邻居女儿被猥亵,男主指控是他哥哥干的(其实并不是),自此,父母对亲生儿子十分厌弃,对男主疼爱有加,连过世也把所有遗产都给了男主。

小时候说的谎,往往需要一辈子来心不安,男主对他哥哥十分歉疚。最近各种怪事的出现,更是让他经常做梦梦见他哥哥回来找他复仇。悬念2:流浪汉

男主的老婆女主在楼下车里一边打电话一边等男主下来,他的两个孩子闹着要出去玩,同时指了指车窗外的一个女孩子(同电影一开头女孩被杀前出门看到的那个小女孩是同一个人),女主没有多想,就同意了。打电话的同时看到对面有辆车旁边站着一个穿着很邋遢像流浪汉一样的人,一直在面容猥琐地盯着她笑。她心里发毛,看看自己两个孩子还在那玩,就很放心地不看那个人。

可是过了一会儿,再从后视镜看自己两个孩子,没了!是的没了!一转眼的功夫,感叹这位年轻妈妈心大的同时也为她捏了一把汗。她慌忙下车寻找,结果在流浪汉一样的男人车里看到自家的两个孩子,于是疯狂地让他放了两个孩子。男人只傻笑,直到小女孩的妈妈出来帮忙,疯狂地打那个男人,孩子才最终被放了下来。难道这个男的就是凶手?他装疯卖傻经常潜入别人的家里变态杀人?

悬念3:无所不在的头盔人

女主居民楼的电梯里:被害女生所在小区的每个房间外面刻上记号,表现房间里住了几个男人,几个女人,几个小孩。而女主在当天经受过惊吓之后自行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自家居民小区里,有一辆车尾随她到了小区。而在后面一天,女主和她女儿进电梯时同样遇上了片头的头盔人。看到这里已经极其紧张了,头盔人会怎样下手?男主不在家,女主和孩子怎么样逃脱?还好头盔人按的是比女主高一层的电梯,女主和她女儿先下电梯,走到房门那里正准备输密码开门的时候,电梯还没有关,女主很犹疑,而篇篇女儿等不及,一下子把房门锁的密码大声说了出来。听到了密码,电梯门才关门。女主这时候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女主房门外:后面有一天,也是女主和孩子在家(男主一直在调查他哥哥的情况),物业通知女主下来拿快递,需要他亲自来取。女主让小孩子在家,叮嘱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女主下楼取到快递后是空箱子,正巧男主打电话让她带孩子小心点。她想到两个孩子别有什么危险,慌忙跑上去。而此刻,两个小孩子独自在家,一直有人在敲门,还在使劲推门。其实外面正是头盔人想要强行进入女主家中,还好房门密码及时被换掉,头盔人才没进去。

小区儿童游乐设施旁边:女主的儿子失踪了,男女主在物业的监控摄像头里发现有这个头盔人。他们吓坏了,好在后来儿子找到了,并不是被头盔人拐走或是怎样,但这个头盔人无疑给这一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发现头盔人的真面目:布置了多重悬念之后,接下来谜底开始揭开:男主在车里无意中看见头盔人又在小区附近游荡,于是跟踪他,来到的正是他哥哥所在的那个小区。他遇见了影片最开头被杀死的女生的男朋友,以为他就是凶手,而跟他扭打在了一起。在打斗的一片混乱中,一个尸体从衣柜里倒下来。俩人吓坏了,而这时,头盔人又出现了,拿着雨伞把被害女生的男朋友也杀死了。而后也准备过来杀男主。

所幸男主跑的快,这时候来到了电影前面两次出现的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有一只眼睛受了伤,蒙了纱布,但人看起来很好,让男主在家里坐着。男主之前跟女主和两个孩子在这个小女孩的家里作过客,小女孩的妈妈看起来是个很朴实的家庭妇女,他爸爸在国外工作挣钱,常年不在家。

男主的手机坏了,想要跟小女孩借他的手机用,而小女孩则领他进入到一个储藏室,里面摆满了各种手机、玩具……小女孩很开心地告诉男主:他将要搬进一个大房子里了,还拿着其中一个手机打开给他看新的小区楼房。男主一看,这不正是自己的家吗?这个手机不也正是男主在这边丢的手机,原来在他们这里……

男主顿觉毛骨悚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时没站住,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而幸好抓住一个衣柜的门,而这时,衣柜里有一个尸体倒下来了,他仔细一看,是他的哥哥而此时小女孩喊了一声“妈妈”,头盔人又出现在了房间里,一下子把男主打昏过去。是的,头盔人正是小女孩的妈妈,是女人!头盔人的目的:鸠占鹊巢

原来,小女孩和她妈妈一直无家可归,一直这样以寄居者的方式生活着。从最简单的杀害单身居住的人开始,这位妈妈谋求到了一个“家”的住所,直到住进了这个居民楼里最大的一个房子。

这个妈妈不会满足,在男女主在她家作客打听情况的时候,她看出男女主有所大房子有个豪华的车,于是“鸠占鹊巢”的主意打定了。当这个妈妈把男主打死(实际上男主只是昏迷了很长时间)之后,拿到男主的钥匙、身份证等重要物品,这对母女已经准备前往“新家”寄居了。当然,她的任务还没完成,要杀掉女主和两个孩子。

在女主被打的头破血流,两个孩子被吓得又逃回家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敌人就在他们的家里。几番回合之后,女主依旧昏迷不醒,两个孩子躲在了家里的某个角落。而这位妈妈仿佛有无尽的力量与男主缠斗,最终男主灵机一动:这个疯狂的女人最看重的是房子,那他就把房子烧了,应该是她最大的软肋。于是在厨房放了火,本来跟男主撕打在一处的女人非常心疼地往厨房奔去,想去灭火却终究什么也做不了。

最后终于疯女人被警察带走了,男主一家也离开了这所房子,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小女孩还藏在衣柜里没有出来,等她有了同样的力量,她或许也将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她的寄居生活也未可知。

能猜得到这样的闭合式结尾,美版的《捉迷藏》也是这样的结尾,不过韩国这版《捉迷藏》前面的悬念设计过足,到最后没有一一交代,小女孩被漏掉是个逻辑硬伤,除了知道凶手是谁,那个流浪汉到底是什么人呢?会不会是同伙呢,细思恐极。

格罗兹尼巷战的介绍?

地狱里的战争:车臣绞肉机,“嗜血炼狱”格罗兹尼巷战

【更多专业知识,欢迎关注头条号“军史解密”】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共有2837人死亡、13270人受伤、337人失踪、432人被俘,另外还造成了2.5万平民死亡、1000余幢房屋被毁。其中,作为二战后最惨烈战争,格罗兹尼战斗尤为可怕和残酷,率先攻入格城的俄军第131摩步旅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给“战斗民族”蒙上了阴影。

"嗜血之城"格罗兹尼没有鲜花,在那寒气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纷纷竞相绽放。格罗兹尼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地下通道和防空设施四通八达,易守难攻。俄军入城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空有优势武器和装备却无从发挥。而车臣武装却可利用RPG、重机枪、枪榴弹、AK-47和狙击手组成兼具远-中-近3种距离的“巷战黄金组合”,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让俄军不寒而栗,尸横遍野……

——大兵压境

苏联解体之后,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反政府武装宣布脱离俄罗斯联邦的统治,建立伊奇科里亚车臣共和国,并要求与俄罗斯享有主权平等的权利。在多次谈判失败的情况下,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定决心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杜达耶夫政府放弃独立企图,如不奏效,则采取更强硬的作战行动消灭之。

1994年11月29日,由国防部、内务部、边防军和反间谍总局组成的联合领导机构开始实施一次“特殊战役”,争取在短时间内控制车臣局势,一举解决拖延三年之久的车臣问题。

俄国防部为了完成任务,制定了总的作战策略,并组织总参谋部、内务部、反间谍总局、边防总局共同确定了参战的兵力兵器,计划出动俄陆、海、空军和边防、内卫部队6万余人,其中3.2万人直接参加进攻格罗兹尼的地面行动。

精锐部队打头阵,俄军实现对格市合围。在参加战役的部队中,第131摩步旅曾立有赫赫战功,其武器装备在陆军序列里也算得上精良,配备有最新列装部队的T-80主战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因此,联合司令部决定在主攻方向上使用第131摩步旅,力求一鼓作气打垮车臣武装。

12月11日凌晨,俄空军出动苏-24前线轰炸机对车臣武装的多处据点实施轰炸,并且重点打击车臣在格罗兹尼北部的三个军用机场。这三个军用机场内停放有苏联时期留下的300多架教练机、歼击机等,只可惜车臣武装分子几乎没有受过训练的战斗机飞行员,这么多飞机没有一架可以起飞战斗。

车臣武装的空军力量在俄军的轰炸之后荡然无存,杜达耶夫得知此情况沮丧万分,但是为了鼓舞士气,他居然给俄空军总司令杰伊涅金发了电报:“祝贺您夺取制空权,但我们会在地面相见。”杜达耶夫并非口出狂言,他确实在地面给俄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在空袭开始之后,俄军地面部队分东、西北、西三个方向兵分5路向格罗兹尼进发。一路上,车臣武装采取设置路障、游击袭扰的方法迟滞俄军的行动,但是俄军凭借武器装备和人员数量的优势,还是在12月26日在西、北、东三个方向逼近格罗兹尼市区,实现了对该市的合围。

——陷入重围

攻城开始,俄军第131摩步旅陷入包围圈。12月31日凌晨,俄军分别从北、东北、东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发起攻击。担任“北部集团”主攻任务的就是第131摩步旅,联合司令部给该旅下达的作战目标是快速占领火车站,控制火车站后进一步向位于市中心的“总统府”发展进攻。

全旅1000多名官兵在旅长萨文上校的带领下,乘坐120辆步兵战车,在26辆坦克的掩护下,浩浩荡荡杀入格罗兹尼市区。出人意料的是,在部队的进攻过程中,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该旅就突进至火车站附近。

然而,其它几路俄军部队却遭受到猛烈的抵抗。负责支援第131摩步旅的“东北部集团”还没有进入格罗兹尼市区,就被车臣武装的游击队打乱了进攻队形,各单位之间协同失调,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东部集团”第一梯队的第129摩步团在突入四个街区之后,遇到了车臣武装分子提前设置好的拒马、鹿砦障碍区,并且遭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单兵火箭袭击,由于在狭窄的街区内,装甲部队行动迟缓,第129摩步团陷入苦战。

原来,车臣武装早就通过电台探听了俄军的作战企图,他们故意在第131旅的进攻路线上不设置重兵把守,放该旅进入城区内部,削弱其装甲和炮火优势。而在其它防御方向上全力阻击,不让其它俄军部队进入城区战斗,使第131摩步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歼灭。

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其它几路俄军都没能突破车臣武装的防御,但是这些部队突入城区不深,能够得到空军航空兵和火炮的支援,伤员也可以得到及时救治。由于受到强烈的通信干扰,第131摩步旅对友邻部队的动态毫不知情。在消灭了驻守火车站的200多名车臣武装分子后,旅长萨文误以为车臣武装已经撤离格市主要地区,随即命令部队向位于市中心的“总统府”挺进。就这样,第131摩步旅进入了车臣早已布置好的包围圈。

"嗜血之城"格罗兹尼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易守难攻。俄军入城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空有优势武器和装备却无从发挥。而车臣武装却可以利用RPG火箭弹、重机枪子弹、枪榴弹、AK-47和狙击手,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

——地狱巷战

苦战三天两夜,第131摩步旅险些全军覆没。俄军第131摩步旅一进入市区中心地带,守候已久的车臣武装立即发动了全面的猛烈攻击。由于俄军是排成一列纵队在狭窄的街道上行军,车臣武装首先使用RPG火箭筒击毁俄军位于最前和最后的两辆步兵战车,使俄军顿时进退两难。此时,车臣武装主力从周围的许多建筑上向俄军猛烈开火,一时间,RPG火箭弹、重机枪子弹、枪榴弹、AK-47冲锋枪子弹像冰雹一样砸向第131摩步旅的官兵。

一部分士兵乘坐的步兵战车被击中后,立即爆炸或燃烧起来,里面的士兵瞬间全部死伤。另一部分相对有经验的士兵拼死冲出装甲车,却马上遭受到位置极好的车臣机枪手的射击。一些侥幸没有被击中的士兵躲在战车或者建筑物后向不明方向的车臣火力点射击。此时,车臣武装又引爆了预先埋设好的地雷,造成大量俄军士兵伤亡。

第131旅的坦克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进攻队形,由于坦克主炮受到射击角度的限制,既无法压低打击位于地下室的火力点,也无法升高打击位于屋顶的敌人。除此之外,坦克开火之后,从炮口出冒出的巨大火光会吸引来许多火箭弹的围攻。编号537的坦克连续被7枚火箭弹击中,当场爆炸,车内3名士兵当场身亡。编号531的坦克被6枚火箭弹击中,车长指挥塔被整个掀掉,当场阵亡。

在接下来两天多的战斗里,俄军第131摩步旅损失惨重:26辆坦克有20辆被彻底击毁,120辆步兵战车有102辆失去战斗力。旅长萨文上校多次呼叫司令部请求支援,但无线电通信已被车臣武装干扰,俄军司令部根本不知道第131旅被包围。

在萨文上校的指挥下,全旅官兵奋力突围,拼死占据了几个建筑物作为支撑点。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艰苦战斗之后,1月2日晚上10点多钟,第131旅终于冲出了车臣武装分子的包围圈,且战且退,回到了出发阵地。但是,他们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全旅1000多名官兵,包括旅长萨文上校在内的800多人阵亡,78人被俘,险些全军覆没。

——战例点评

格罗兹尼的惨败引起了俄军的高度重视,在检讨分析的过程中甚至有人提出“装甲部队不适合城市作战”的论断。纵观第131旅的战斗过程,其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装甲部队使用不合理是俄军惨败的主要原因。

装备第131摩步旅的T-80坦克是俄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战斗全重53.5吨,有一门125毫米主炮、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火力非常强大。在该坦克刚刚问世的时候,许多西方专家都认为T-80坦克与北约的主战坦克性能相当。但是,该型坦克在作战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俄军使用的坦克在城市作战中存在致命弱点。

T-80坦克主炮的俯仰角为-4°~+18°,不足以攻击隐藏在地下室和建筑物顶部的目标;坦克顶部和底部的装甲较薄,使RPG火箭筒和反坦克地雷有机会攻击这些部位;坦克的125毫米主炮旋转半径过窄,在狭窄的街道中只能攻击前弧目标。此外,由于经济吃紧和准备时间过短,第131旅的许多坦克都没有加装反应装甲,这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坦克装甲,其内部填充有炸药,使迎面飞来的空心装药破甲弹最先触碰到这些装甲内的炸药而引爆,从而减小其对坦克车体和车内人员的损伤。失去了反应装甲的保护,俄军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大降低。

三、俄军在装甲部队的战术选择上存在严重失误。

从以往的战争经验来看,俄军的装甲部队往往采取集群冲锋的方式击溃对手。第131摩步旅在城市的狭窄街道内作战,死板地套用这一战法,片面强调装甲单位的数量,将众多的坦克、步兵战车排成一列纵队向目标发起进攻。虽然主战坦克在遭受多枚RPG火箭弹的打击后才被击毁,但当纵队中的前锋和后尾装甲车辆被摧毁后,整个纵队被困在狭长的街道里,即使是再好的坦克也无法还击。

四、战场指挥官的决策失误是俄军惨败的直接原因。

由于缺乏训练,俄军指挥官的应变能力和指挥水平相比苏联时期有了大幅下降,在第131旅的战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旅长萨文上校并未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及时调整。在第131旅的通信受到严重干扰时,旅长萨文上校曾经有两次机会与友邻和上级取得联系,进而改变部署,甚至扭转战局。第一次是在第131旅进攻顺利,而其它部队进攻受阻的时候。萨文上校可以采取运动通信的方式,派出通信兵前往友邻部队的战斗区域通报作战情况,此时城内的战斗还没有进入最激烈的时候,第131旅也没有进入敌人的包围圈。

第二次是在进入包围圈之后,萨文上校一味通过电台呼叫司令部请求支援,司令部由于距离较远,根本无法收到他的信息。而担任支援任务的“东北部集团”独立第74旅就在第131旅的侧翼,正准备撤回出发阵地筹划第二次进攻。假如萨文上校改为呼叫第74旅或是派出突击力量冲出包围圈寻找支援部队,第131摩步旅可能早已突出重围,损失也不会那么惨重。

五、基层指挥官犯下低级错误。

在进攻受阻的时候,指挥官命令装甲车辆进入附近建筑物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躲避敌人的射击。但是这样一来,许多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车侧裙板和栅栏装甲很容易就被建筑物的外墙刮掉,车侧的装甲薄弱部分暴露在外,更容易被击毁。夜间战斗中,交战双方都缺乏实用的夜视器材,俄军坦克车长指挥炮手对车臣武装分子的火力点进行盲目射击。坦克主炮炮口巨大的火焰好像照明弹一样为车臣火箭筒射手指示目标,除了537和531,还有许多坦克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夜间被击毁的。

六、通信联络不畅通是俄军惨败的重要因素。

城市战斗不同于野战,市区内高楼林立,存在许多通信死角。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用通信设备投入使用,城市内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对参加城市战斗的部队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明显俄军对战斗中的通信困难预想不足。第131摩步旅使用的电台有两种:坦克和装甲车的车载电台、旅通信连的超短波背负式电台,这两种电台的理论通信距离都不超过50千米。在战斗中,该旅并未得到上一级通信力量的加强,全旅甚至没有一部卫星通信器材。战斗一开始,这些电台因地形受限,通信质量就开始大幅下降。此外,车臣武装分子为了切断该旅同友邻部队的联系,把己方的通信设备全部开机,使得格罗兹尼上空的电磁信号纷繁复杂,严重干扰了俄军的通信联络。

七、大量新兵投入战斗加剧了俄军的战损程度。

由于政局动荡和资金短缺,俄军许多部队都存在严重缺编现象,担任主攻任务的第131摩步旅战前缺编达50%。为了让这支“精锐部队”完成任务,俄军在第131旅的开进途中临时为这支部队补充了人员,但是这里面大部分是没有经过充分训练、没有经过战火洗礼、甚至是从来都没有亲历过战斗的新兵。由于经验不足,这些新兵一进入战场就错误百出,白白丢了性命,有的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心生畏惧,当了俘虏。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维克托・舍伊尼斯曾经参与营救战俘的行动,他在回忆录中说:“开始的时候他们完全无精打采,衣衫褴褛。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只是被装进车厢运到了格罗兹尼,而他们中间许多人彼此都不认识。这不是经过磨练的部队,而是匆忙收罗起来的士兵。”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也是导致俄军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第131摩步旅退出战斗之后,俄军总结经验教训,马上调整作战部署。将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分成若干小组,配备射界范围较广的ZSU-23型高炮支援强攻部队,同时严令装甲车驾驶员保持50米以上的车距,避免多车同时陷入伏击。此外,俄军还针对车臣武装分子的作战特点研究出了“游戏木马”的坦克防御战术,不仅可以对目标实施不间断的火力压制,也能大大降低敌方武器的命中概率。这些举措使俄军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最终取得了格罗兹尼之战的胜利。

普京亲自下命令调集了2000余名特种部队成员,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狙击手跟神枪手,而俄军这次采用了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不再采取常规部队大规模进军作战方式。这样有史以来一场由俄罗斯特种兵对阵西方国家特种兵的作战开始了。这次俄军特种兵基本是5个成员一组,携带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最新式远程火箭筒跟两位以上狙击手。并随时呼叫空中武装直升机跟歼击机支援作战,在经过惨烈的搏杀后俄军2000余名特种兵阵亡1173名,而俄军消灭这些西方国家特种部队成员,总数也达3000余名,附带车臣叛军总数达一万余名,这次作战俄军大获全胜。

日本有哪些精彩的电影值得推荐?

1.《海街日记》导演是枝裕和。画风很宁静,各有特色的四姐妹。

都是些寻常的生活片段,安静祥和的细节里每个人内心都有取舍矛盾和挣扎。大家吃饭的样子好文静,看起来很好吃。樱花隧道很美,骑车过一遍,便胜却人间无数。还有自家酿的梅子酒,和外婆说的:活着是件不容易的事。

2.《无人知晓》是枝裕和。根据真人事件改编,网上看了新闻觉得电影比原事件温和太多,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吧。果然,生活比电影精彩多了

不负责任的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养。孩子们真是无辜,不说上学娱乐,连基本的生存都难维持。嗯(⊙_⊙),要么就不生,生了就一定要负责。

3.《横岛世之介》冲田修一。日本的青春回忆片,插叙的手法很赞,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想到青春岁月里的某个人会不由得想笑,觉得认识ta真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真好!

有很多不经意的小感动,没有刻意的渲染欢乐、悲伤和离别场景的慢镜头(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毕业了就各奔前程,你不在了会很遗憾,但生活有很多组成部分,还有那么多不确定因素,当心只是人生长河里一个小小片段。遇见就是缘分,真诚待人,不辜负韶华光阴。(PS:你是怎么得出这个正能量充满浓浓鸡汤味的结论的?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看,每次想起男猪脚就很想笑,温暖明亮么么哒 )

4.《告白》中岛哲也。并不是什么小清新纯爱系列,去看看你就知道。

悬疑推理片,镜头感十足,剧情很吸引人,画面竟然有文艺电影的赶脚,找个时间一次看完啊。

5.《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岛哲也。“生而为人,我很羞愧”是这部电影最广为人知的台词。

这是励志片啊,松子用不着羞愧。Good job!这本就是个荒诞的社会。你去追求你认为的幸福安宁,代价都是你自己承担的。即使在最后你也没有放弃重新开始,真是太好了!不放弃希望,Never!

没有谁能真正理解另外一个人。

6.《给桃子的信》冲浦启之。无它,就是画面美,三小只妖怪无敌可爱。

7.《小森林:夏秋篇、冬春篇》森淳一。女主桥本爱,安静文艺。电影大部分都是独白,做菜的过程,食材的播种、收获及食物制作,画面清新干净,时长四小时,看着看着就饿了。

认真做饭、吃饭,祈祷食物变得好吃。毫不夸张,很用心在做,仍然双手合十祈祷,希望食物变得美味。就像回到家说:我回来了,吃饭之前双手合十说:我开动了,一种仪式,充满感恩之心。好好对待食材,食材也会变得好吃来回报你。女主在经历了离开家乡后回来,又离开再回来的变动后选择回到小森生活。充分尊重小森,也让自己内心安定。被她要强的性格感动:我必须是选择你而不是被迫接受。

踏踏实实一点点努力,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8.《哪儿哪儿神去村》导演矢口史靖,根据三浦紫苑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讲述了高中生平野勇气高考落榜,不堪背负重读的压力之下,偶然被林业部门的宣传海报女主封面吸引,决定去做伐木工的故事。妥妥滴一个热爱森林的光头强养成计划。

大山、阳光、微风、还有,你

为期一年的实习期,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几次要逃跑到实习期结束回到城市后又回到村子,发现内心所爱,重新开始。美丽的山林,几代人的文化传承。高考落榜只是上一段时间学习的结果,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努力去做多美好的事。给男主爸妈点赞,不给孩子过多压力,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己掌控,孩子在不在身边都一样。

义乌和东阳发展已经连成片?

东阳义乌两个城市,相对其他城市融合程度较高。

一、地理角度两地中义乌市甘三里街道与东阳市政府所在地江北街道相邻,两地市中心间距10多公里。

二、义乌大市场,产业航母,东阳市是义乌市场的产业基地,东阳市江北街道、白云街道大多工业企业在义乌拥有摊位或为义乌市场代加工,产业互补。

三、两地,公路交通便捷,东阳公交直通义乌城区、机场、高铁站,2017年义乌绕城高速开通,义乌东阳高速进入施工,金义东轻轨已在施工中,部分义乌人在东阳兴业置业,东阳市部分房产拥有者是义乌人或义乌商贸人员。

四、东阳市拥有丰富水资源,水是城市发展战略资源,东阳市横锦水库已通过管道向义乌供水,助推义乌市综合发展。

东阳义乌同城并非民间、民意,同城化更多是浙江省政府与代管的金华市如何上层设计。

能推荐几部神枪手的大片看看吗?

狙击手,神枪手这类影片一直就很喜欢,即便是十几年年前看的,但是现在想起来剧情还是很清晰,可谓印象深刻!推几部开胃菜!

1、《决战中较量》(好像也叫兵临城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 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 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1]

共16张

2、《狙击生死线》,退伍后的鲍勃·李·斯万格在阿肯色州偏僻的某处,留起络腮胡的鲍勃·李·斯万格(马克·沃尔伯格)过着隐居的宁静生活。直到一天,一队人马找上门来。原来斯万格本是数一数二的神射狙击手,因为一次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失败,本来就厌倦了冰冷枪械生涯的他,毅然决定退隐山林消失踪迹。

前来“探访”的正是斯万格曾经的上司约翰逊上校(丹尼·格洛弗)。据情报局密探消息,总统的下一次重要街头演讲中,恐怖分子很可能会有所行动,当局惟有希冀借助斯万格的非凡狙击经验,在暗处确保总统的人身安全。碍不过昔日上司的恳求,斯万格应允接受了这最后的任务。

然而,这任务本就是危险重重的“陷阱”!总统演讲当天,潜伏在对面大楼监视的斯万格,不仅没办法保护政府高官,还冷不防背后中了冷枪,当场跌落窗台。虽然凭超强能力侥幸逃生,但斯万格发现自己已经稀里糊涂地被当作刺杀总统的疑犯通缉!遭人陷害成了替罪羊,还被迫到处逃亡,落难天涯的斯万格决定重拾狙击,开始反击复仇。

3、《刺客联盟》(也叫《通缉令》),是2008年环球影业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改编于美国同名漫画,由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摩根·弗里曼、特伦斯·斯坦普、托马斯·克莱舒曼、Common、安吉丽娜·朱莉、克里斯·帕拉特、大卫·欧哈拉、马克·沃伦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8年6月27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讲述一位青年韦斯利所遇到的麻烦事,他有一个令人生厌的老板和一位经常忽视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杀手福克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韦斯利的父亲就遭到了谋杀,福克斯招募他加入进了一个秘密组织[1]。

4、《一号通缉令》,本片是美国新线影片公司出品的一部惊险动作电影。主演肯尼艾弗利恩斯因在荣获艾美奖的电视喜剧《In Living color》中的演出而成名。在本片中他不仅担纲主演,而且还出任影片的执行制片和编剧。另一主演乔恩·沃伊特是百老汇的实力派演员,他曾因与达斯汀霍夫曼合演《午夜牛郎》一片获奥斯卡提名,并因与简·方达合演《返乡》而荣获奥斯卡奖及金球奖双项殊荣。近年他又主演了中国观众熟悉十字勋章获得者唐恩原本是海军陆战队成员。在一次执行狙击任务时,邓恩因拒绝杀害被怀疑为密使的六岁男童,导致长官意外丧命,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在被押往死囚营途中,一不知名的恐怖组织劫持了邓恩,并以免除其死刑为承诺,强迫他参加恐怖暗杀活动。毫无选择的邓恩奉命暗杀贩卖生化武器的商人卡波特。可就在他将枪口瞄准目标的一瞬间,却发现卡波特身边的第一夫人已倒在血泊之中。而他很快就成为全国皆知的、价值千万美金的"头号通缉犯"。值得庆幸的是邓恩发现女医生维多莉亚拍下了整个暗杀过程的录像带,他急欲以此洗刷罪名,而暗杀活动的幕后主使者,也急欲销毁这份惟一的证据,于是不仅邓恩成为百口莫辩的替罪羔羊,就连维多莉亚也成为了恐怖组织的暗杀目标,而惟一知道内幕的联邦调查局却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等待邓恩和维多莉亚的只有无声的逃遁和惊险的追杀。如何才能逃出军警两方的重重包围?怎样才能洗刷不白的冤屈呢?

5、还有很多精彩的,剧情各不相同,喜欢的加关注给你资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