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期市心得,一个成功的股市或期货职业操盘手?
我本人比较喜欢挑战自我,所以在股市2015年,股灾的期间是我市值顶峰,我和别人不同我是通过期货市场研究交易。
所以以我目前个人的经历来说,三年时间应该是完全可以,但这三年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你是如何从亏损到稳定盈利的?
大家好,我是职业的期货交易员,从事了很多年的期货交易。目前也一直在交易期货,自己也培训过很多学生,其中有很多交易期货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我了。因此我确实很清楚,如何让一个人从亏损到盈利。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谈谈该如实现期货的盈利。
首先,我觉得从事期货交易,最先要了解的就是想要学习期货者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第一是,喜欢生气的人以及做事急躁的人不适合操作期货,因为人一旦生气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很多 期货的错误交易都是由于一时冲动的情况下完成的;第二,就是脾气暴躁的人,很难静下心来专心从事期货,因为期货市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合观望的,不适合交易。因此着急的人,可能会忍受不了震荡行情。
其次,要想从事期货不亏钱,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自己的坚实后盾。能够保证自己亏损一定数量的金钱以后,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这样子做期货自己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成功的概率才会增大。难道你指望,自己贷款操作期货,然后赚取很大的收益吗?
最后,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开始正式进入期货市场交易。其实一旦你掌握了交易期货,期货市场亏钱确实很难的,远远要比股票轻松。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更加愿意交易期货的原因,如下图所示,自己在划横线双开了两手期货,已经震荡一个月了到目前为止,自己的账户多单子和空单子,都没有赚什么钱,也没有亏太多的钱。也就是说,期货最多的还是震荡行情,做多做空都会赚钱,你信你买一手期货试一下。拿一个月,保证你大概率是盈利的。
欢迎留言点赞,交流期货技术,祝您家投资顺利你认为期货交易中的大道至简可以简单到什么程度?
在期货交易中,
以简单的模式去应对复杂的混沌走势最有效率,因为越是简单的模式,它的反脆弱性就越强。
期货走势充满了不确定,一个成熟的期货交易者,他一定走过一段旅途:
由简入繁,然后,化繁为简。
期货交易中的大道至简,可以简单到一根均线:
XX日均线之上平空翻多,XX日均线之下平多翻空。
可以简单到两根均线:
金叉后平空繁多,死叉后平多翻空。
还可以简单到使用算法:
突破20日高点做多,跌破10日低点平多,跌破20日低点做空,突破10日高点平空。
这些方法,本身,就是具有正向收益预期的。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相信,并且真实的驾驭呢?
大道至简。
同样也意味着,能够真正做到至简的人,他掌握了大道。
期货交易的大道,就是期货交易的本质核心:持续的输出一套拥有正向收益预期的交易逻辑。
也就是说,只要期货交易逻辑能够被输出,并且这逻辑具有正向收益,其实,都是可以盈利的。
上面那些方法,我说了,都具有正收益。为什么?
因为它们都是通过简单的模式,现实了一个交易逻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配合上适合的资金管理,就足够了。
可以说,现在市场上无数种期货交易系统,都是在这三条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这些系统可能改变了一些细节,让系统本身与自己更加匹配,
但是核心,从未改变。
越是简单,越不简单。因为简单模式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经历与取舍。
各位觉得呢?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还是仅仅救市措施起作用?
题主所说的美股大幅反弹,从2月24日开始高台跳水至今天(3月19日),除了2月28日、3月2日是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红,其余的都是单日长阳。从3月4日至今,每一个反弹长阳的第二天,都是一根低开闷杀长阴。这种一日游第二天又被闷杀的单日反弹,在操作上难以把握,在理论上也不具备任何看涨意义。
所以,我的观点是:美股单日的大幅反弹,既看不到救市措施起了任何作用,更看不到市场行情的好转。
下面我再分别对这两个方面做以分析。
第一,救市措施并未起到任何作用。3月16日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并且至少启动70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美联储半月内的第二次降息了。可当天美股道指开盘直接触及熔断,最终跌近3000点收盘,跌幅12.93%,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这算是救市措施里面的王炸了吧?美联储直接甩王炸尚且如此。截止到目前,道指又下跌了近9%,创下了自2016年12月以来的低点。救市措施起到了任何作用么?
第二,市场情况没有好转。从2月24日至今,美股一泻千里,根本没有任何止跌的迹象。每一次的大幅反弹,换来的都是第二天更加疯狂的下杀。比跳空低开更加让人绝望的是低开后的长阴。面对土崩瓦解的跳空走势,主力的抛售异常的疯狂,异常的坚决。恐慌情绪弥漫在整个美股市场。截止到目前,你能看到任何市场情况好转的迹象么?
综上所述:美股大幅反弹,既不是救市措施起了作用,更不是市场情况有了好转。
最后,再附一张美股道琼斯指数月线图,或许能让你放弃幻想,看的更清晰一些。
能简单的描述一下青山控股镍事件吗?
我来复盘一下这个过程,文章有点长,但是绝对惊心动魄!首先期货投资带有杠杆,具有很大的风险,个人投资者建议慎重!期货起源就是现货贸易商为了回避价格波动而建立起来的金融市场。持有期货合约的机构投资者最后是可以通过交易所指定的交割仓库拿到现货的,所以在金融理论中,期货合约在交割临近时候价格和现货价格是趋于相同的。现货企业利用好期货这个工具,类似于一个人拥有了两条腿,企业经营更加的平稳。
事件中青山集团在伦交所(LME)建立了20万吨镍空单,根据LME合约设计,伦镍是 6吨/手,青山集团建立的20万吨的镍空头头寸,需要开立的仓位手数是:20万/6=33333.33手,取整数33333手,假设青山集团建仓时,镍价在2万美元/吨,期货交易采取的是保证金交易,一般期货公司收取合约价值的10%的保证金,则青山集团建立20万吨镍,合计33333手开仓,建仓成本价2万美元/吨,实际需要的最低保证金=33333手*6吨/手*2万美元/吨*10%=4亿美元,而总共合约价值=20万吨*2万美元/吨=40亿美元,即用4亿美元撬动了价值40亿美元的货物。期货投资投资由于采取的是保证金交易制度,带有杠杆性,为了控制风险,交易采取逐日盯市制度,即在合约交割前,期货公司会每天根据该投资品种当日结算价格计算出第二天合约需要的最低保证金,如果账户余额不足保证金要求,就需要客户追加资金补足保证金余额。在实际情况中,青山集团生产的镍产品是不符合交易所交割品种规定的,在以往青山集团大部分是从俄罗斯采购符合交割品种的镍产品拿去交割,这次由于俄乌战争,LME配合欧美制裁俄罗斯,就提出俄罗斯产的镍不能拿到交割仓库去交割,而这个时候,青山集团的空头头寸就完全暴露在对方面前,对方先悄悄的将现货市场可以参与交割的大部分现货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在合约即将到交割时,对手方就发起了总攻,赌青山集团在短时间内拿不出交割的现货,由于俄罗斯的镍被限制,能交割的现货又大部分被对手掌控,这个时候青山集团面临着很被动的局面,对手方也因此在期货市场利用资金强行拉升镍价格,从3月2日开始,短短的几个交易日价格翻了4倍。从期初的约2.5万美元/吨拉升到3月7日的5万美元/吨,最疯狂的是3月8日当天又从5万拉到最高超过10万美元/吨!手法之凶悍,让全球投资者震惊!现在我们来看看青山集团这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惊魂时刻!刚开始青山集团建仓时候使用了4亿美元保证金,当然实际操作中,账号里要有一部分闲余资金,实际占用的资金肯定要比4亿美元多。3月2日,价格到了2.5万美元/吨时候,青山集团这个时候账户浮亏=33333手*6吨/手(2万美元/吨—2.5万美元/吨)=20万吨*5000美元=—10亿美元。3.2日收盘结算价2.5万美元/吨,收盘后要求的最低保证金=33333手*6吨/手*2.5万美元/吨*10%=5亿美元。(此时危机来临!)本来期货投资是采取逐日盯市制度,3.2日收盘后,青山集团在账户浮亏10亿美元情况下,必须在3.3日开盘前追加保证金到5亿美元,或者开盘认亏减仓,否则期货公司就会随时强行平仓造成青山集团实际的亏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流动性是最致命的!对手也正是利用这个流动性!3.7日又发力拉到5万美元/吨,这个时候青山集团账户浮亏=33333*6*(2万美元—5万美元)=20万吨*2.5万美元=—60亿美元!3.7日收盘结算价5万美元/吨,需要的最低保证金=33333*6*5万*10%=10亿美元,即青山集团面临着在浮亏60亿美元情况下,账户必须在3.8日交易开盘前保证金追加到10亿美元!(这已是流动性重大危机!)3.8日,对方更加凶悍,操作手法也必将载入期货史册,对手方在场外交易时间段继续狂拉价格,从5万美元/吨最疯狂时候拉到超过10万美元/吨!强逼青山集团盘中认亏出局!!现在我们来看价格在10万美元/吨,青山集团面临的问题:(1)账户浮亏=33333*6*(2万美元—10万美元)=—160亿美元!!几乎是多年辛苦赚来的利润一把全部亏完!!(2)本来3.8日就需要追加保证金到10亿美元,已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危机!所以3.8日开始市场传闻青山集团在积极的调动集团各公司资金去补充保证金,如果当日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持仓就随时可能被强平,就会造成实际上的巨额亏损!如果有幸3.8日仍然坚持持仓到收盘,结算价格在10万美元/吨,那么就需要在3.9日追加保证金到20亿美元!!!而且是面临巨大浮亏的情况下,这对任何一个企业和参与其中的人都是重大而艰难抉择!!本来我国大宗原材料像铁矿石,煤炭等长期受制于人,处于弱势方!由于青山集团早期布局的镍矿资源,让我国好不容易在镍矿上掌握了主动权,这次对方发动的金融战,要是把青山打倒,背后的镍矿又被外资掌握,对我国的相关产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幸运的是这个时候,青山集团背后巨大的力量站了出来。(1)交易所提出交割可以延期,这为青山集团准备现货去交割提供了宝贵的时间。(2)交易所后来取消了3.8日的全部交易。后来暂停镍交易,等待时间待定。早在2012年李小加任港交所总裁时候主导的全资收购LME,现在来看是多么明智重大的决定!要不这次青山集团很可能被欧美联手做局打倒!在此时情况下,青山集团危机稍微好转,有了时间就有了操作空间!3.8日交易取消后,那么账户浮亏还是回到3.7日收盘后的60亿美元,保证金需要追加到10亿美元!因为暂停交易,有了时间,对于青山集团流动性危机可以很好的解除,但是对彼此最致命的关键点是青山集团能否找到足够的现货去参与交割,否则战争主动权还是在对手方!幸运的是,让青山集团找到了!到此时,双方才攻守易位!此时我们看看对手方面临的局面:对手方逐渐建仓,加之一路拉升价格,我们这里简单假设宗合建仓成本在3万美元/吨,最后也买了20万吨,当价格在5万美元/吨时候,账户浮盈=20万吨*(5万—3万)=40亿美元,此时需要的保证金10亿美元,价格在10万美元/吨时候,账户浮盈=20万吨*(10万—3万)=140亿美元,此时需要的保证金为20亿美元。对方早有布局,资金上肯定足够充裕。在拉升过程中,如果青山集团被强平,对方账户就是巨大的盈利,但是参与到交割,对手方就处于被动了,假设最后以10万美元/吨的价格进行交割,对手方就需要短时间筹集到200亿美(20万吨*10万美元=200亿)现金准备接货,本来20亿美元就可以结束战斗,而现在需要200亿美元,也面临流动性危机,另外即使接下货物也面临找仓库存放,运输等问题,而且这高价买来的货物,实际现货市场价格可能就2.5万美元/吨。这一波战争下来,3万美元/吨买来的20万吨货物,现货价格就2.5万美元/吨,期货上的盈利弥补现货的亏损,最后每吨亏5000美元,合计亏损10亿美元!青山集团经过交割,最后也亏损10亿美元。现在明面上看双方博弈处于战略僵持阶段,对方能否筹集到200亿美元,准备好接受的仓库,运输等问题,而青山集团这边虽有国内的支持(消息面兵不厌诈,是否真支持有待观察)但如真国内储备的20万吨现货拿去交割,如果后面国内产量跟不上补库,到时候将面临更大的危机!所以现在双方博弈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后续进展需进一步观察!当然,我想彼此让一步,双方协议平仓,青山集团少亏损,对方赚点也保留在我国国内的业务市场,国内储备的货物也不参与去交割减少未来不可控风险。至于后续实际的处理结果还有待观察。这次逼仓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1)期货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工具没有好坏,重点是在企业手中如何去运用(2)企业切勿将套保做成投机,要敬畏市场,像之前一些上市企业本来生做套保最后做投机,导致巨额亏损。而且套保也不是简单的理论上套保,实际操作中,青山集团集团本来生产的镍不符合交割,而且每季度只有几万吨的产量,却在市场上建立了20万吨的头寸,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投机性质!(3)和国际金融巨头相比,我们的金融能力还很弱!还需要努力的提高我们的金融能力!想想之前的“原油宝”,以及“中航油”事件等等无疑不是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