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侦察者,有人可以写一个mc与奶块?
写个奇怪的
前言:
“卡卡,你还是那么幼稚"在空无一人的大厅中,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去黄泉路上抄袭去吧!”
一个方块人突然从角落中跃出,速度快的让人只能看见变形的影子,名为卡卡的小孩被她一击打下了深渊。
“啊哈哈哈哈,Alex,你真的认为你赢了吗?”在黑暗中的卡卡突然大笑起来,在他头上,一道绿光闪过
“难…难道是"Alex自言自语道“原谅传送门!”接着,一群迷你玩家冲上了平台并按住了Alex,卡卡在黑暗中发出了最后的声音:好戏,才刚刚开演!”……
first:
“什么?!”上一秒还在悠闲的喝牛奶的Steve突然跳了起来:“一坨不圆不方的屎大军进入了MC大陆了?!!!”他连忙穿上了龙晶套,开着粘液块飞车赶往了MC大陆与Mini大陆的交汇点_启始之地界(MC大陆的启之界和Mini大陆的屎之地交汇了)
那些屎的战斗力明显不低,它们拿着原谅火箭筒猛烈的进攻,Steve差点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在怪物之王-末影龙及时赶到,带领着恶魂对屎们的阵地狂轰乱炸。Steve又及时装上了枪mod和更多TNTmod,击退了那些绿屎。
Steve乘胜追击,但无奈人马太少,只好退守营地免得遇上敌军大部队。又一个不眠之夜开始了。
second:
Steve很疑惑,他发现屎大军的招式和MC的招式一模一样,他用TNT弹射炮攻击,屎们也用弹射炮攻击。他想用药水来让友军更强,那些屎也用药水。他让末影龙带着精英部队突袭,屎也从天空进行突击。他召唤了巨大的怪物,而屎也召唤了巨怪来攻击。
为了调查这是为什么,他们去问了一位无所不知的智者-him(帅气的吾王!),他将的事的来龙去脉慢慢说出:
“在MC大陆中,有两位神眀,分别是认为一切永恒不灭的创世者:Notch,和认为万物终有时限的湮没者:entity 303,notch创造了我们,怪物与动物。而entity 303为了泯灭这一切,也创造了屎人,魔怪与魔物。他们的力量是相对的,所以屎人的力量和我们也是相同的。但entity 303的力量比notch弱了不少,所以放心把,只要没有大的骚动,你们就必胜无疑!”
然而大的骚动,往往出现在这种时候……评论里我接着写
对于碟中谍6正式杀青?
本月初,俊俊就个大家说过,虽然这个月好看的电影有很多,
但最好看最值得期待的,只有一头一尾两部
《小偷家族》和《碟中谍6》
苦等一个月,终于,
《碟中谍6》要来了
《碟中谍6》一个月前在北美上映,首周末就拿下6000万美元的票房。
并且蝉联票房冠军。
不仅票房高,口碑也特别爆炸。
烂番茄新鲜度98%,现在一个月过去了,还有97%
MTC86分,IMDb8.2分,
豆瓣10000人评分8.1分。(国内都没上映)
可见其火爆程度。
《碟中谍》系列,说白了就是谍战动作片,没有多少文艺片和故事片的那种深入人心的东西。
但是,作为爆米花片,它绝对是让你惊叹到合不拢嘴,入迷到忘记吃爆米花的顶级作品。
它的动作场面,让其他爆米花动作电影觉得自己是小学生打架。
56岁的阿汤哥,再次披甲上阵,玩命般的挑战极限。
看预告片中,这一跳,就比《摩天营救》更刺激,也更真实。
大概因为这是真跳吧。
如果你还记得《碟中谍2》的这个镜头
或者对《碟中谍5》的徒手扒飞机记忆深刻,
那么《碟6》只会让你的肾上腺素更加升级。
在《碟6》里,阿汤哥将会表演徒手扒直升飞机
并且完成HALO跳伞,
也就是25000英尺超高空起跳,2000英尺超低空开伞包。
(7600米,600米)
这是极度危险的跳伞方法,常备各国的特种兵用来潜入敌国不被发现所用。
要知道,跳伞绝不是万无一失的运动,而阿汤哥这次也算是破了纪录,成为了第一个在电影镜头里表演这一特技的演员
据悉,阿汤哥为了拍这个镜头,拍摄+训练,一共跳了106次,
而且为了捕捉夕阳的美景,每天只有3分钟时间,一旦没拍好,就只有等第二天。
俊俊也是跳伞爱好者,也曾经一天要跳好几次,
还放出豪言说跳伞是自己做过最爽的事,永远不腻。
而且我幻想的求婚方法中,前三就有跳伞求婚。
但是说归说,如果现在你让我连跳100天或者100次。。。。。。
我肯定会吐给你看。
因为跳过,所以懂得。
阿汤哥作为好莱坞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屡次以完成高难度惊险特技为卖点,
除了这个跳伞,他还要驾驶直升飞机360度俯冲,
开直升飞机撞卡车,
各种在高速公路飙车,
以及从直升飞机的一根12米长的绳子上自由下落——要知道,如果突然刮起大风,马上就会出现伤亡事故。
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阿汤哥也是受伤了6次之多,
而且为了亲自完成这些镜头,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直升飞机的驾驶技术。
可以说,这真的是一部,用命,+最高级的电影工业技术,做成了全世界最顶级的动作片。
拳拳到肉,惊险全面升级!
《碟中谍》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完成各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阿汤哥不是以电影的手法,去设置任务,而是真的玩真人冒险,去挑战这些任务。
虽然是动作片,但是绝对是走心的动作片。
要说敬业,也不过与此。
这部大片,错过大荧幕就太可惜了,
一定要买最中间的那个位置看,才过瘾。
一定要买最中间的那个位置看,才过瘾。
以前偷电瓶的很多?
被人偷了电瓶车真是欲哭无泪。从高中直到现在,我一共丢过2辆电瓶车。贼不只偷走了我的电瓶车,更偷走了我对那个时代保留的美好回忆。不可否认,这是以前令人恨得牙根痒痒的社会毒瘤。但这社会现象最近却在不知不觉间,好似已经销声匿迹了。
我想这只是时代的进步而已。不是没人偷车。而是小偷不敢偷,也不好偷,偷了也难处理电瓶或车的销赃,所以收手。2005年那1次,被偷的是我将压岁钱取出来买的电瓶车。丢了电瓶,车座也卸掉半拉,心疼极了。2013年也被偷过一次,整个电瓶车都消失无踪了。感觉1次是被素质低的人不劳而获。另一次则是被职业惯犯给倒手转卖销赃了。相同的是:折腾一番都没有找回来被偷的电瓶车。
许多朋友都有类似的丢车体验。以至于曾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好像只有外国人丢车才会被找回来。也都感叹为什么这些偷电瓶车的贼如过江之卿 一般,赶不尽杀 不 绝的,连警察都头疼。
但最近,我媳妇着急办事,骑着小电瓶车就出发了。她走后我才发现,居然连车锁都没拿走。可电话中媳妇却说:现在电瓶车都不用锁了,大家都不用锁车。基本没人会偷电瓶车了。
后来我仔细观察过一段时间,至少我们这里近10年间吧,好像还真是几乎没人锁车,没人偷电瓶车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这些小偷良心发现?觉得偷盗毕竟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内心觉得愧疚不安。从此洗心革面,良心发现放过了电瓶车?
可我隐隐觉得这事又不能这么简单,偷车贼们背后一定有现实风险的衡量和顾虑才不偷车了。
01,现在比以前偷电瓶车的成功率低太多,代价却十分高昂,导致不敢偷:以前的年代之所以偷电瓶车的人多,无非是被抓捕现行的几率不大而已,几乎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但是获取的利益却很大,毕竟是无本买卖嘛。所以,许多人都有过丢失电瓶车的经历。
之前并没有满大街的监控设施震慑偷盗者。那时由于资金和技术不如现在充足,电子眼和监控视频回放还不太高级。人脸识别和科技视图,网络追踪等都没现在发达。专业的偷车贼一旦踩点实施偷盗,除非现场抓住现行,否则事后极难锁定嫌犯。后续追捕偷车行为也无从谈起了。
另外,想不劳而获无素质的人也铤而走险,趁夜黑风高时实施偷盗。毕竟电瓶车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块钱。不劳而获会节省许多花销。监控设备那时不先进,不容易被抓现行,成功率不低。
而现在城市里的小区马路,商场周边,甚至郊区都布满了网络监控设备,巡逻的警车不时经过,甚至午夜也在换岗执勤。尤其是严打期间,打击和处罚力度 令偷车贼毫无生存空间。
想轻松偷车的成功率渺茫,但代价却十分高昂。偷电瓶车提心吊胆怕被抓捕缉拿,有时还不如其他正式工作的薪资待遇。闹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由此无从下手,不敢偷车了。
02,现在的电瓶车也没以前那么好偷了,非法利益也大不如前:1是现代电瓶车的技防升级:包括电瓶车的改进车锁,自动报警刹车,GPS定位等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凭借电瓶车的1点蛛丝马迹,便可追溯到电瓶车目前具体的位置。尤其是某些名牌电动车,甚至自带警报装置,这边刚准备入手,那边车主人已经悄悄报警了。这不等于自投罗网嘛。
另外,重要的是交警部门对黑车牌照的检查日常化,不仅是车,令敢偷电瓶车的人也无处遁形。
2是偷一台电动车所能带来的非法利益也大不如前:以前电动车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块钱。而现在电瓶车普遍价格低廉,数量众多。特别是盗取的电瓶车,是卖不上大价钱的,而且风险重重。
以前电瓶车盗取成功后,是一整套的产业链条。偷,收,销是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但如今,由于法律逐步完善,社会治安管理严格。收和销的链条整个被摧毁。线下不敢收,网络不敢要,都怕惹上麻烦。导致即使偷车成功,偷车贼也难以销赃。还要提心吊胆怕被抓捕缉拿。
双重打击下,还不如找个正式工作赚钱。比如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月入过万的工资很平常,怎么也比偷电瓶车收入稳定,待遇也并不比偷电瓶车差。且不用提心吊胆,怕被警方缉拿。
03,偷到电瓶车后难像以前可轻松销赃处理,现在一不小心就被抓捕现行:现在不像以前了,即使偷电瓶成功,也要面临一系列的“善后”难题。通过铺天盖地的线索,不难缉拿和抓捕嫌犯。并不像以前不惹麻烦,好销赃处理掉。如今嫌犯到手后的电瓶车,不论是自用还是倒手销赃,凭借线索追溯到偷车贼,对于现代先进发达的刑侦技术,也并不是天大的难题。
这导致,偷车贼即使偷成了电瓶车之后,一不小心还是会被抓捕现行。即使有漏网之鱼,但如今技术如此发达,不论钞票或网络支付,只要有交易痕迹,按图索骥终究会落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写在文末:
以前偷电瓶车的人很多,是因为被抓捕的几率小,获利大。而现在电瓶车也不是没人偷,而是不敢偷,也不好偷。偷到手也难以销赃处理赃物。一不小心人车都被公安一锅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背后不是小偷良心发现,其实是时代进步了。经济条件好了,人员素质也提高了,电瓶车又算不上贵重物品。冒着丢失体面,几个小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去偷车,丢人丢面子丢前程太不划算了。经过现实风险的考量和顾虑,素质不高的偷车贼被震慑地不敢轻举妄动。
而那些惯偷却被满大街的监控和警察力量所震慑,不敢去偷车。敢偷的人都进牢去了,从而全收手了。导致曾困扰一代人的社会毒瘤,也近乎销声匿迹。这也启示我们普通人:贪小便宜吃大亏。违法犯罪的事也终究不能长久。
你有电瓶车被偷的经历吗?找回来过吗?当时什么心情?欢迎下方分享讨论。(图:网络)
SoC芯片天玑1000真的比麒麟990?
11月26日,联发科在深圳召开了主题为“岂止领先”的5G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5G SoC芯片——天玑1000。而“天玑”(Dimensity)也正是联发科全新推出的针对高端旗舰机市场的品牌系列。作为天玑系列的首款产品,在联发科的倾力打造之下,天玑1000竟然一口气拿下了十多个全球第一,成为了“全球最先进的旗舰级5G单芯片”,承载了联发科杀入高端旗舰市场的决心与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还在会上宣布,2019年协助客户推出了超过400款4G手机,而未来4G芯片将全部升级12nm工艺。
一口气拿下十多个全球第一
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的5G手机,但是绝大多数都还是通过外挂5G基带芯片的形式来实现的,并没有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而这样分离式的方案,一方面需要占用更多的主板空间,同时还需要额外的内存和电源管理等器件来配套,这也使得整个系统的功耗会很大。相比之下,将5G基带芯片集成到手机SoC当中的方案才是最具优势的,不仅能够减少手机内部的空间占用,同时功耗、成本都可以大幅降低。
目前已经发布的5G SoC芯片只有联发科的天玑1000、华为的麒麟990 5G和三星的Exynos 980。这其中,联发科天玑1000应该是最早对外公布的。
早在今年5月的Computex期间,联发科就率先联合Arm公布了旗下首款集成5G基带的5G SoC芯片(即天玑1000),当时公布的资料就显示,这款芯片基于台积电7nm工艺,将会首发采用Arm最新的Cortex-A77 GPU内核和Mali G77 GPU内核,同时还支持SA/NAS双模、双载波技术,5G下载速率可以达到全球最快的4.7Gbps,拿下了多项全球第一。而此次的发布会上,联发科则首度揭示了天玑1000的更多细节,以及更多的“第一”。
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1、全球首款支持5G双载波聚合的5G单芯片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是指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载波(Component Carrier,简称CC)聚合成更大的带宽,从而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升上下行速率,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载波聚合技术在4G时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此前的4G+也正是通过载波聚合技术来实现的。
同样,在5G时代,由于Sub-6GHz的频谱资源也是比较有限的,所以通过载波聚合技术可以很好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升5G网络的上下行速率。
据介绍,联发科天玑1000是全球首款支持双载波聚合的5G单芯片,而双载波聚合,顾名思义就是支持将两个100MHz的载波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对于200MHz带宽的利用。而华为麒麟990 5G和三星Exynos 980则均不支持双载波聚合。
联发科表示,天玑1000的双载波聚合技术可以使得5G终端的5G信号覆盖提升30%,上下行速率将提升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此前已经宣布在5G方面进行共建共享。根据双方达成的《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内容显示,双方将全国范围内针对3.5GHz的200MHz 5G频段(3400MHz-3600MHz)进行共建共享。而这也意味着联发科天玑1000的双载波聚合技术将大有用武之地。
2、全球最快的5G单芯片:下行峰值速率可达4.7Gbps
得益于双载波聚合技术的加持,使得联发科天玑1000在Sub-6GHz网络之下,5G的下行峰值速率可以高达4.7Gbps,上行峰值速率可达2.5Gbps,远超华为、三星等竞争对手。
资料显示,三星Exynos 980在Sub-6GHz频段下,下行峰值速率只有2.55Gbps,上行峰值速率仅1.28Gbps。而麒麟990 5G在Sub-6GHz频段下的下行峰值速率为2.3Gbps,上行峰值速率仅1.25Gbps。
显然,联发科天玑1000确实是目前全球最快的5G单芯片,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需要在双载波聚合的情况下。
3、全球最省电的5G基带
虽然天玑1000在5G传输速率上相比友商提升了一倍,但是天玑1000的5G基带的功耗却要远低于竞争对手的5G基带。
根据联发科的数据显示,在轻载荷下,天玑1000的5G基带功耗相比旗舰A(应该是麒麟990 5G)要低19%,相比旗舰B(应该是骁龙X50)要低42%;而在重载荷下,天玑1000的5G基带功耗要比旗舰A低21%,比旗舰B低49%。
4、全球首个支持5G+5G双卡双待
此前市面上有很多的采用外挂5G基带方案的5G手机,由于其同时拥有SoC当中集成的4G基带,以及外挂的5G基带,这也使得这些手机都能够支持4G网络和5G网络同时在线、双卡双待,但是并不能支持5G+5G的双卡双待。
即便是华为刚刚商用的集成了5G基带的麒麟990 5G,似乎也并不支持5G+5G双卡双待。
而据联发科介绍,天玑1000全球首次实现了对于5G+5G双卡双待的支持,既可以支持NSA+SA,也可支持SA+SA的组合。
那么为何同样是5G SoC,为何天玑1000可以支持5G+5G双卡双待,而其他竞品不支持?对于这个问题,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行销二处处长李俊男告诉芯智讯,“这牵涉到Modem的架构设计,需要在设计架构时就考虑到。”
5、全球首款集成Wi-Fi 6的5G单芯片
去年10月, Wi-Fi联盟公布了最新的网络协议新标准Wi-Fi 6,它的标准代码为802.11ax。全新的WiFi6标准采用了新的1024QAM模式,同时它有多个信道,而且每个信道可以允许最多九个用户,每个用户所分配的子载波最多可以达到26个,也就意味着它具有更密集的子载波间隔。
在传输速率上,Wi-Fi 6比上一代Wi-Fi 5速度提高了接近四成,实际的速率可以达到1Gbps以上。
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旗舰机开始支持Wi-Fi 6,但是大多都是通过独立的Wi-Fi芯片来实现的,比如三星S10系列、苹果iPhone 11系列等。而联发科的天玑1000是全球首款集成Wi-Fi 6的5G单芯片。
根据联发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下行峰值吞吐率上,天玑1000的Wi-Fi 6实测吞吐率达到1.2Gbps以上,相比友商的集成2×2 802.11ac的旗舰芯片提升了52%,功耗也降低了70%。即便是相比同样支持Wi-Fi 6的三星S10和iPhone 11,在相同的条件下(Wi-Fi 6@5GHz频宽 80MHz),天玑1000的Wi-Fi 6吞吐率也要高出了30%以上。
6、全球最强的GNS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对于手机来说,卫星定位导航功能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现在很多的司机导航也都直接使用的是手机导航。而目前旗舰级的智能手机也纷纷在加强这方面的功能。
比如华为Mate30 pro就支持L1+L5双频定位,支持北斗导航/欧罗斯Glonas/ 欧洲伽利略(E1+E5a双频)/日本QZSS(L1+L5双频)等多个卫星导航系统。
而联发科此次推出的天玑1000更是将手机导航的性能推向了新的高度。不仅支持目前全球主流的卫星定位系统,同时还支持一些“非主流”的卫星定位系统,并且支持全方位的双频GNSS定位系统。
具体来说,天玑1000可支持中国北斗(L1:34,L5:18)、美国GPS(L1:32,L5:12)、欧洲伽利略(L1:22,L5:22)、印度IRNSS(L1:9,L5:7)、俄罗斯GLONASS(L1:24,L5:9)、日本QZSS(L1:4,L5:4)。
联发科表示,天玑1000的全方位双频GNSS卫星定位系统能够连接的定位卫星,相比旗舰A(应该是指麒麟990 5G)多25颗卫星、比旗舰B(应该是指骁龙855)多18颗卫星。这也使得得天玑1000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更精准的定位。
此外,联发科还在卫星导航的基础上,全程加入了惯性导航定位,强化了天玑1000在高架、室内定位的能力,提供无缝的定位体验。
7、全球首款基于Cortex-A77四核的芯片
早在今年5月的时候,联发科就率先宣布其5G SoC将首发Arm最新的Cortex-A77 CPU内核,不过当时并未公布具体的核心数量。
今年9月,华为发布了麒麟990 5G,这款芯片采用了两个2.86GHz Cortex-A76大核+两个2.36GHz Cortex-A76中核+四个1.95GHz Cortex-A55小核的架构。
对于为何没有采用最新的Cortex-A77 CPU内核的问题,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表示,Cortex-A77功耗太高,会对电池寿命及设备续航产生负面影响,麒麟990性能已超出用户的需求!
余承东还进一步指出,虽然,Arm此前曾表示Cortex-A77在同等能耗的情况下,比Cortex-A76性能可提高约20%,不过华为在实验及调查后发现情况并非像Arm说的那样。
基于此前华为的方面的反馈,外界此前一直认为,联发科即使采用Cortex-A77内核,可能也会采用两个A77大核+两个A77中核+四个A55小核的组合,或者是两个A77大核+6个A55小核的组合。需要补充的是,麒麟990 5G采用的是台积电7nm EUV工艺,相比天玑1000的7nm工艺要更有优势一些。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天玑1000直接采用了四颗Cortex-A77大核+四颗Cortex-A55的配置,并且四颗Cortex-A77大核的主频也都上到了2.6GHz。而根据此前Arm公布的数据,Cortex-A77相比之前的Cortex-A76性能提升了20%。
这也说明,联发科在7nm工艺下解决了四个Cortex-A77大核的功耗问题。
8、CPU多核跑分全球第一
那么在四个Cortex-A77大核的加持之下,联发科的天玑1000的CPU性能到底如何呢?
根据联发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GeekBench V4.2单核跑分测试下,天玑1000的得分略低于旗舰A(麒麟990 5G),但是要大幅高于旗舰B(骁龙855)及旗舰B+(骁龙855+)。
需要指出的是,天玑1000的Cortex-A77的主频为2.6GHz,低于华为麒麟990 5G的Cortex-A76大核的2.86GHz主频,而这也是使得天玑1000单核跑分略低的关键。
不过,在CPU多核跑分上,联发科凭借四核Cortex-A77与麒麟990 5G拉开了差距。
根据联发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GeekBench V4.2单核跑分测试下,天玑1000的得分达到13136分,而麒麟990 5G只有12359分,骁龙855+则只有11186分。
而为了展现天玑1000的CPU性能,联发科还对比了天玑1000与麒麟990 5G和骁龙855+在众多应用冷启动速度上的对比。(APP冷启动的速度的快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PU的性能)
结果显示,天玑1000在各项应用的冷启动时间上均优于竞品。
9、全球首发Mali-G77 GPU,性能第一
虽然,在今年5月的时候,联发科就率先携手Arm纸面上宣布将首发Arm最新的Mali-G77 GPU内核。但是,我们都知道联发科的处理器在图形处理方面一项是相对较弱的,即便用最新的GPU内核,但是如果核心数较少,依然还是提升有限,所以外界对于其实际的GPU性能并不抱有太高的期望。
即便是之前发布的专门针对手游市场的Helio G90,其GPU虽然是采用了上代的旗舰Mail-G76,但是核心数量只有4个,相比麒麟990 5G的16核Mali-G76可是要差上了一大截。
不过,此次天玑1000在GPU的核心数配置上,确实有些令人意外,竟然采用了9个Mali-G77的GPU核心,虽然相比华为十几个GPU的核心数量还是要少不少,但是对于联发科来说这可能是其有史以来SoC当中的GPU核心数量之最了!
根据Arm公布的数据,与上一代的Mali-G76 GPU相比,Mali-G77具有近40%的性能提升。同时Mali-G77还在关键的微构架上进行强化,包括引擎、texture pipes和load store caches,并将功耗效率以及性能密度均提升了30%。也就是说,Mali G77在能耗上是要比Mali G76更低的,在同等功耗下,Mali G77的性能将会提升30%。
那么得益于9个Mali-G77的GPU核心的加持,天玑1000的GPU性能表现如何呢?
根据GFBench曼哈顿3.0/3.1测试结果显示,天玑1000的GPU得分均优于麒麟990 5G和骁龙855+。
此外联发科还测试了天玑1000与竞品在高帧率大型游戏中的表现。由于目前很多游戏只支持到满帧60帧,而多数的旗舰芯片都能够跑到60帧。不过,也有一些游戏可以支持更高的帧率,比如《和平精英》可以支持到90帧,《QQ飞车》可以支持到最高120帧,这就能够体现出GPU的差距了。
根据联发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和平精英》90帧模式下,天玑1000可以跑到89.5帧,麒麟990 5G则不支持,骁龙855+可以跑到88.8帧。而在《QQ飞车》120帧模式下,天玑1000可以跑到满帧,麒麟990 5G不支持,骁龙855+可以跑到118.5帧。
显然,从实际的跑分和游戏帧率数据上来看,天玑1000的GPU性能确实已经达到了顶级的水平。
不过,这里有个小的疑问,天玑1000采用了9个Mali-G77的核心,按照Arm官方的Mali-G77相比Mali-G76性能提升40%的说法,那么9个Mali-G77的核心的性能应该相当于12.6个Mali-G76核心,但是为何实际测试出来的数据要高于麒麟990 5G的16核心Mali-G76呢?
对此,联发科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双方在GPU频率和优化上的差距造成的。另外,联发科还表示,Arm也有持续对于新的Mali-G77内核进行优化。
10、综合性能全球第一
前面介绍到,联发科天玑虽然在CPU单核性能上略低于麒麟990 5G,但是在多核性能和GPU性能上均优于麒麟990 5G和骁龙855+。那么天玑1000的整体性能又与后两者有多大领先优势呢?
联发科采用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安兔兔跑分来进行对比(Antutu V8版本),结果显示,天玑1000的安兔兔跑分突破了510000分,达到了511363分,远高于麒麟990 5G最高的446804分和高通骁龙855+最高的481927分。
11、AI性能全球第一
早在2018年的CES展会期间,联发科就正式推出了NeuroPilot 人工智能平台。这个平台通过整合联发科的SoC当中的CPU、GPU、APU(AI处理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及软件(如NeuroPilot SDK),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就是说,CPU、GPU、APU都会参与到人工智能运算当中。
当时,联发科就退出了APU 1.0,但是实际上这个APU并不等于NPU。它既可以是一颗DSP,也可以是两颗DSP,也可以是NPU,或者是其他的组合,更具有灵活性。然后通过NeuroPilot 人工智能平台来对CPU、GPU、APU进行统一调配。而资料显示,此前Helio P60当中的APU 1.0,实际是基于联发科此前的VPU模块的升级。
2018年12月,联发科发布了了Helio P90,这一次其APU已经升级为了新的APU 2.0,并且首次在其中加入了自研的NPU内核。当时,联发科也凭借其APU 2.0成功将Helio P90送上了苏黎世理工学院的AI Benchmark第一名的宝座。
而今天联发科发布的天玑1000同样也采用全新的APU架构,即APU 3.0,首度采用了2个NPU大核+3个NPU小核+1个微小核的多核架构。
据联发科介绍,采用这样的大小微核的架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应对不同的AI能力的需求,同时降低功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那个微小核功耗极低,并且一直是处于“在线状态”,主要作用是进行人脸侦测,提升拍照时对于人脸的捕捉。
在APU 3.0的具体性能方面,联发科表示,其达到之前APU 2.0的性能的2.5倍,同时能效提升了40%。
凭借APU 3.0带来的AI性能上的提升,联发科天玑1000也成功登上了苏黎世理工学院的AI Benchmark第一名的宝座。
根据AI Benchmark的测试成绩显示,天玑1000的得分高达56158分,相比排名第二的华为麒麟990 5G的52403分高出了7%,相比骁龙855+更是高出了约128%。
另外,在其他的AI相关测试当中,天玑1000相比麒麟990 5G和骁龙855+都有很大的提升。
加码拍照体验:首次引入5核ISP
目前手机拍摄功能已经是各大手机厂商以及消费者极为重视的一项核心功能,同时也成为了手机芯片厂商竞争的焦点。
在此前的Helio P90上,联发科就加强了对于拍照的支持,采用了三核的ISP,可同时开启三核心ISP,支持三焦端光学变焦无缝切换,强化了对于后置多摄的支持。而此次的天玑1000则进一步提升到了5核的ISP,可以以每秒24帧(FSP)的速度支持8000万像素传感器和多摄像头组合,例如3200万+1600万像素双摄。再结合最新的APU 3.0,以及之前的ISP-AI引擎,形成了新的AI-Camera架构,对于拍照性能带来更强的提升。
具体来说,APU3.0可支持先进的AI相机功能,包括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降噪、高动态范围HDR以及AI脸部识别,并且全球首个支持多帧曝光的4K HDR视频。
据介绍,很多手机拍照提升照片质量,通常是先做多张降噪合成后,再做HDR,或者先做多张HDR合成,再做降噪,这样会丢失很多的细节。而天玑1000可同时支持多张降噪和多张HDR,然后合成,可以得到最佳画质的照片。
▲天玑1000与iPhone 11 Pro降噪+HDR拍照效果对比
▲天玑1000支持AI智慧快门,可以侦测重点区域移动速度,可对快速运动物体进行精准的抓拍。
▲天玑1000支持AI智慧白平衡,可还原更真实的色彩
▲天玑1000还支持零延时景深引擎,可以对运动中的物体/人像进行实时的景深和背景虚化。
此外天玑1000强劲的多媒体性能,也带来了强大的图像和视频处理能力,支持高达120Hz的 FHD+ 显示和90Hz的2K+ 显示。同时,它是还是全球第一个支持4K分辨率下60帧谷歌AV1格式的移动平台,将视频流体验提升到更高标准。
引入HyperEngine 2.0,强化游戏体验
除了拍照性能及体验之外,目前手机的游戏性能及体验也已经是用户非常关心的关键卖点。得益于性能强大的4核A77+四核A55 CPU,以及9核G77 GPU的加持,使得天玑1000在游戏性能上已经达到了旗舰级的水准。
不过,性能强大并不代表体验最优,因为这其中还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优化。对此,联发科将此前针对游戏手机推出的Helio G90所搭载的芯片级游戏优化引擎技术HyperEngine引入到了天玑1000,并且进一步升级到了最新的HyperEngine 2.0版本。
据介绍,HyperEngine 2.0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网络优化引擎、智能负载调控引擎、操控优化引擎和画质优化引擎。
具体来说,在网络优化方面,天玑1000实现了最多种类情况下的5G来电不断网体验,并且是低延迟零干扰的。
此外,联发科的智能网络框架还在之前的智能双路Wi-Fi并发(可同时连接单个路由的2.4GHz/5GHz双频段WiFi,或者两个路由,当WiFi网络连接不佳时,智能并发WiFi/LTE,反应速度低至13毫秒)的基础设上,整合了4G/5G网络特性,可以依据所在环节状况进行多路并发。
智能负载调控引擎主要负责管理CPU/GPU资源,可根据游戏场景需求进行分析,智能调节CPU/GPU的频率和游戏帧率,让游戏更平滑流畅,同时也可以降低功耗,让游戏电力更持久。在天玑1000上,联发科进一步强化了快速启动及满帧低抖动上的表现。
以《QQ飞车》120帧模式测试为例,联发科的智能负载调控引擎可以使得天玑1000实现低抖动满帧体验,相比之下,骁龙855+虽然也能达到满帧,但是并不稳定,抖动幅度比较大,这也将直接影响游戏体验。
另外,在智能负载调控引擎的优化下,天玑1000针对主流的大型手游的冷启动速度相比骁龙855+都有了4-25%的提升。
通常,我们对于手机游戏的操控,首先需要通过触控面板然后到芯片,经过芯片对数据处理之后,然后才会反馈到实际的画面显示上来,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多个环节都会存在着延迟。而联发科操控优化引擎,则进一步将整个环节的延迟控制在了30ms,提升游戏的操控体验。并且支持240Hz的触控以及120FPS的屏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新的操控优化引擎还加入了对于游戏音频通过无线传输的延迟的优化。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有线耳机,或者外放的扬声器来听取游戏当中的音频,因为有线耳机或者直接外放的延迟较低,体验较好。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耳机线的缠绕、外放对于他人的影响等等。而且随着TWS蓝牙无线耳机的兴起,通过无线蓝牙耳机来体验游戏音频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无线蓝牙耳机在传输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延迟,特别是在高帧率的游戏当中,可能会出现画面与声音不同步的情况。
此次,联发科的操控优化引擎,进一步将天玑1000的无线音频传输延迟降低到了110ms,相比骁龙855的180ms的延迟有了大幅的优化。虽然110ms的延迟可能还不够,因为人能够分别的延迟在100ms,不过这个表现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画质优化引擎方面,天玑1000引入了针对电视S900芯片所搭配联发科技自研的MiraVision PQ技术,可针对不同场景进行识别,并就相应场景调校色彩饱和度、亮度、锐利度、动态向量补偿及智能降噪,大幅提升游戏画质,让画面更逼真生动,增加游戏沉浸感。
此外,在天玑1000上,联发科的画质优化引擎还首度加入了导演视角模式的优化,需要与游戏厂商进行合作。
联发科表示,Cortex-A77+Mali G77为天玑1000带来了强悍的游戏性能,而HyperEngine 2.0则为天玑1000带来了顶级的游戏体验。天玑1000将是最强的5G游戏平台。
小结: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天玑1000这款芯片,在众多硬件的规格参数、实际性能上都达到了旗舰水平,拿下了十多个第一,同时在还在用户关注的拍照、游戏体验上做了非常多的优化。相对于联发科以往推出的“旗舰”芯片来说,天玑1000可以说是一款最不像联发科风格“旗舰”芯片的真旗舰芯片。而联发科在昨天的闭门会议以及今天的正式发布会活动活动上都多次强调,天玑1000是一款针对旗舰机市场的芯片。虽然过去联发科数次冲击高端市场遭遇了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端旗舰机市场对联发科关上了大门。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手机厂商可选择的高端旗舰机芯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主要就高通骁龙800系列)。虽然之前有少数手机品牌开始自己来做芯片,但是这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小米就遭遇了挫折。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可选的5G芯片更少的情况下,这也给包括联发科在内的仅存的5G手机芯片厂商带来了新的机会。那么联发科天玑1000将会得哪些手机品牌的支持,哪些会推出基于天玑1000的旗舰机呢?在今天联发科的发布会上,OPPO、vivo、小米、华为的高管都通过视频表达了对于联发科天玑1000的看好。特别是OPPO副总裁尹文广在视频当中还提到,OPPO有参与到联发科天玑1000产品端的定制当中。这似乎也意味着,OPPO有可能在后续推出基于天玑1000的旗舰机。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OPPO的同门兄弟,vivo就宣布了与三星的合作,vivo将推出基于三星5G SoC芯片Exynos980的旗舰机。
显然,在vivo在5G旗舰机增加了三星作为供应商之后,OPPO在5G旗舰机的芯片选择上选择联发科作为新的供应商确实是极为可能。特别是联发科此次推出的天玑1000确实已经达到了旗舰水准、甚至是在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已有旗舰芯片的情况下。
根据联发科公布的信息显示,天玑1000年底将会量产,明年将会强势上市。这也意味着最快明年1月的CES或者2月的MWC将会有相应的手机产品上市。但是,联发科杀入高端市场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仍需要观察。
最后,关于天玑
“‘天玑’是北斗七星之一,而北斗七星自古就是指引方向之星。联发科的旗舰产品系列之所以取名‘天玑’,也意在凭借其引领市场。”对于为何取名“天玑”这个问题,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产品规划及行销资深总监李彦辑博士在昨天的针对媒体的闭门会议上介绍到。
联发科无线通讯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也表示,“领先、贡献和推动,是联发科天玑品牌的含义。”
不过,李宗霖和李彦辑都没有提到的是,天玑是北斗七星的第三颗,名为“禄存星”,主理天上人间的财富,喻为财富之星。
显然,联发科也希望凭借天玑系列成功进入高端市场,并且成为联发科的“财富之星”。
作者:芯智讯-浪客剑
国产超级大白鲨飞碟式直升机?
在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出现一架独特圆盘状的飞行器,它就是采用独特的复合式翼身融合共轴旋翼构型的“超级大白鲨”直升机。外形酷似飞碟、充满未来主义风格的“超级大白鲨”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外关注的目光。“超级大白鲨”原型机可能在2000年左右完成了试验飞行。
超级大白鲨基本性能。“超级大白鲨”是借助旋翼完成垂直起降的圆盘状飞行器,装备两台涡喷发动机。“超级大白鲨“拥有大量让人惊讶不已的参数:最大起飞重量为6吨,可携带1.5吨战斗载荷,飞行速度可达到650公里/小时,可实用升限6000米,预计转场飞行距离可达2950公里。除了旋翼外,因整体外观呈圆盘形,“超级大白鲨”自己的圆翼在飞行中也能提供升力。“超级大白鲨”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在国际流行翼身融合体设计、升降风扇系统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利用环形管道风扇,能根据飞行器的不同飞行状态提供额外的效率,以提升爬升高度和飞行稳定性。 “超级大白鲨”将来能适应各种地形的飞行需求,承担运输、作战、侦察等任务。
飞碟状飞行器的发展历史。人类对于圆盘状飞行器的热爱大概来自神秘的外星飞行器,我们的认知中只有具备更高科技能力的外星文明才能制造驾驶圆盘状的飞行器。外星人的圆盘状飞行器简直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充满了科技感和神秘感,几乎看到圆盘状飞行器就等于看到外星人一样。当然人类实现圆盘状飞行器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但是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圆盘状飞行器的到来。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尝试制造圆盘飞行器和圆翼飞机。俄罗斯工程师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于1909年设计制造的“圆翼机”就是最初的设计方案之一,纳粹德国、美国以及二战后苏联末期都在不断重新回到这个方案上。现如今出现更多的小型无人圆盘状飞行器。
阿芙罗飞车二试飞纳粹德国对圆盘飞机的研制最早最充分。蝶形飞行器多次在空战中被发现。早在1940年末,成立了专门研究制造秘密飞行器的“爆破手研究室-13”秘密机构,活动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德国第一个飞碟式飞行器1号模型的驾驶舱在中心,整体外形像一个平放着的自行车车轮。驾驶员起初坐着操纵,后来改为近乎卧姿。在布拉格附近的试验发现飞行器飞行时稍有不平衡便会引起机身剧烈震动。德国第2号模型叫作垂直飞机。加大尺寸后的外形结构,能容下躺在座椅上的两名驾驶员。飞行器通过叶片变换角度,可以作垂直上升或水平飞行。德国第3号模型名为为别隆采圆盘。别隆采圆盘有两种构型:直径38米和直径68米。飞行器周围均匀布置有12台发动机,这种无烟无焰发动机运转时只需要水和空气,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以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同时发动机因大量吸入空气造成飞行器上方真空区,上下压力差会托起飞行器。别隆采圆盘飞行器曾在3分钟内升到了15000米的高度,平飞速度达到2200公里/小时。飞行器可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即可任意向前后飞行,降落时是利用可收起的支架。
纳粹德国V-7飞碟美国在战后也积极投入碟形飞行器的研究。美国对加拿大约翰·弗洛斯特研制的基于改良的扁平涡轮发动机结构的圆盘状飞行器很感兴趣。飞行器的圆盘状结构很好的运用了康达效应。碟形飞行器中部的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机体内设置的管道从机身四周排出,为飞行器提供升力。这种被称为“阿芙罗飞车”的碟形飞行器经过没能通过实际检验,先后建造的两架稍小型的飞行均不能稳定的飞行,美国最后结束了相关的设计。美国对碟形飞行器的探索从未间断,著名的51区被视为美国外星文明研究的摇篮,多款碟形飞行器曾被无意间拍到。人们一直视51区在研究更加接近实现的大型碟状飞行器。NASA的设计师也以UFO的形象制造出一台碟形低密度超音速制动器(LDSD),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它成功送往火星。
俄罗斯研发的碟状飞行器--“锅驼扫描机”,直径达250米,高约100米,能运载1500吨货物。它集飞机、直升机和气艇的性能于一身,能直飞、会转弯,可在空中悬停,也能垂直降落在地面甚至森林中。它出色的气动性能,即便遭遇狂风也能保持很好的飞行稳定性。
俄罗斯研发的碟状飞行器--“锅驼扫描机”Fenstar 50无人机是世界首个利用柯恩达效应飞行的碟状飞行器,其中心顶部位置有内燃发动机带动的升力风扇,风扇下游曲面机身四周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凸起翼梢。Fenstar 50机身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起飞重量18.5kg,有效载荷5kg,最多能携带4L燃油。
日本无人机,Airblock碟形飞行器研究现状。碟形飞行器比普通固定翼飞机具有不少独特的性能:展弦比小、波阻也小,适于高速飞行;适于利用地面效应,容易实现垂直起降;不需要做盘旋机动,能迅速指向攻击目标,这是能够改变空战规则的变化。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碟形飞行器的研究主要包括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和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两大类。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的VZ-7、"德拉甘飞行器"X-Pro,日本的"交战者"GS III E-770和"陀螺蝶形飞行器"II E-570,等等。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公司研制的"密码" 等。近年来,基于可垂直起降的喷气自旋转碟盘式飞行器、环翼飞机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出现一大批相关方向的研究成果,“超级大白鲨”只是众多成果中的一个。
“超级大白鲨”的构造及用途探索微型碟形飞行器目标小、灵活性好、成本低,主要朝着微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碟形飞行器的研究面还要突破控制方式、空气动力学、增强稳定性以及动力与能源和通信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