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虎打针小游戏,有什么科学的挑选建议吗?
谢邀。最近幼儿说也遇到类似的问题。
有妈妈说,“我是两个小孩的妈妈,大孩子3岁,小的才6个多月。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给她买玩具时,我发现网上的玩具很多,不知道如何下手。带着困惑,我又到网上搜了一些玩具的建议,发现很多说法都很片面,难免有自吹自擂的嫌疑。现在我的大孩子玩玩具常常是三分钟热度,我觉得这不是好现象。因为我有个朋友的小孩,玩玩具能玩到自己改装玩具了。”
追求用科学知识育儿是幼儿说的理念,所以这样的问题,我们非常乐意回答。下面作为阅遍国内外育儿书和心理书的职业心理咨询师兼二胎妈妈的小黄妈,我在这里列出几个原则供大家参考。
大原则:玩具要少而精
一般来说,6岁前的孩子要以“游戏”为主,到孩子6岁后,玩具在他们的成长中也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孩子的成长要有玩具,但不能多。我们常见的很多家庭总喜欢一下子给孩子买大量玩具,有的还在家里设置了玩具柜子,这是没必要的,甚至还有负面影响。
美国托莱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的玩具研究专家Carly Dauch和同事做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研究。他们邀请了一群1-3岁左右的孩子到实验室,分成两组,第一组孩子有4个玩具,第二组孩子有16个玩具。研究者在一旁观察。
研究结果表明:多玩具的孩子,他们平均在每个玩具上玩耍的时间,比少玩具的平均少3分钟;少玩具的孩子,他们会创造出1.6种不同玩法玩同一个玩具,而多玩具的孩子,只用相同的方式玩所有玩具。
所以,玩具少,孩子玩得频繁,还能玩出新花样,有助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专注力。难怪很多家里玩具多的孩子,玩玩具时难逃“丢了芝麻也丢了西瓜”的状态。
在“精”的基础上,我还列了4个基本原则
1、玩具质量要过关
妈妈们在追求奶粉、纸尿裤高质量的同时,玩具方面也不能忽视质量问题,常常有年幼孩子因为玩具质量不过关,被扎伤、夹伤或因为吮吸撕咬而导致中毒、噎住的情况发生。所以爸妈们在给孩子选择玩具上,要从买第一件玩具起就把握好安全关。
记得我儿子3,4个月时,晚上常常哭闹得厉害,我知道小宝宝出生后需要妈妈经常安抚,我会经常抱他,还给他轻声唱歌,跟他说话。后来我觉得妈妈不能一刻不离总在宝宝身边,因为白天要补觉,还有一大堆家务,所以我便寻思要给宝宝一个能制造“白噪音”的小玩具。
“白噪音”是模拟子宫内的声音,这种让宝宝感觉熟悉和亲切的声音,能帮助宝宝平静下来。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美国明星小儿科医师Harvey Karp自创的“宝宝安抚5S法”,其实他们用的方法也是模拟子宫环境,用吹风机或吸尘器等白噪音安抚宝宝。
但这些道具不能完全解决我的问题,毕竟还有安全和卫生问题,把宝宝一个人和通电的吹风机放在一起怕不安全。后来经过质量和安全性的比较,我买了费雪的智能安抚海马,一方面是因为质量杠杠的,有经过“摔落测试”、“咬力测试”、“拉扯测试”……等齐全的测试,我不用担心宝宝抱着或撕咬时会漏电或掉毛;另一方面,它的安抚音乐和声音效果好,宝宝很喜欢,大多数情况下,他会静静地沉浸在子宫般的熟悉声音中,还慢慢地睡着,相比起心力交瘁的哄睡,真的轻松多了。
2、经典玩具总不会错
为什么玩具要选择经典的?记得美国知名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经回答过别人一个有关孩子读书的问题,他的建议是“让孩子们多读经典”。什么是经典?正如80%的书籍随着时间会被大家遗忘,玩具也是差不多的命运,那些经典的、经历过几代人念念不忘的玩具,“好”的概率会比较大。所以经典玩具,常常是被无数父母筛选过、公认质量过关、孩子爱玩、与孩子的兴趣教育不冲突的玩具。
乐高创立于1932年,由儿童心理学家Hilary Harry Fisher Page设计和拥有专利,历经86年的历史,孩子们对其喜爱度、父母们对其认可度经久不衰。我儿子5、6岁时开始对天文感兴趣,他不仅爱看星星,爱看火箭,还希望知道所有有关天文的趣事。当时我刚好看到乐高有一款叫火星任务的经典积木“LEGO Classic 积木玩具”。买回来后,他兴奋地拼出了火箭、飞机、小汽车等火星上行驶的交通工具,玩起了“假装游戏”。后来,他还用积木组装了其他造型,玩的不亦乐乎。所以说经典的玩具往往有对孩子很好的引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积木类玩具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专注力也是大有帮助的。
3、玩具,小男孩能玩,小女孩也能玩
我常常能遇到一些妈妈在咨询我一些亲子心理问题时,会说“我家男孩爱玩小女孩的玩具”,“我家小女孩爱玩剑,要不要阻止”之类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别阻止,这是好事”。
就像娃儿们衣服的颜色一样,20世纪30年代前,男孩是穿粉色的,女孩才是穿蓝色,后来由于商业的影响,粉色才变成了女孩们的专属,蓝色成了男孩们的专属。玩具也是一样,分男女玩具是人为的举动,会从孩子小时候就制造了不合适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天生的潜能。正如美国蒙莫斯大学的副教授Lisa Dinella认为,”限制儿童的玩具类型会使他们无法培养某种能力“。2016年,美国白宫甚至举办了一场反对玩具刻板印象的活动。
正如一些妈妈总是跟小男孩说,你不能玩芭比,你只能玩机器人,那么这位小男孩是否会丢失了服装或发型设计的潜能呢?
也正如一位爸爸总跟他的小女孩说,你不能玩机器人玩具,你只能玩芭比等女孩儿的玩具,那么这位小女孩是否会丢失了工程师或科学家的潜能呢?
男女孩天生潜能应该自然发展,父母最好避免掉进“性别玩具”的陷阱。
我家两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儿从出生到现在,我基本上没给她买过女孩儿的玩具。她从懂得玩开始,就玩哥哥的玩具,什么玩具枪、积木、钓鱼竿等玩得不亦乐乎。后来我买了一个“乐高5合1智能机器人”, 能拼出机器人、小猫咪、发射飞弹车、拼装机和吉他等造型。女儿最爱缠着哥哥一起拼装小猫咪,因为小猫咪不仅能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还能跟她互动。
4、紧跟科技,不能把娃养在“山洞”
经典的固然好,但科技每天都在进步,作为未来的“主人”,父母不能把娃儿养在“山洞”。所以在孩子们年幼时,玩经典,也要接触一些有趣的科技。幼儿说常常说,孩子的大脑塑造,是通过幼年时期的经历,作用于大脑神经元的连结而塑造成的。经常接触新事物,孩子大脑相关的突触和神经元得到刺激和加强;鲜少接触新事物,相关突触就会消失,孩子未来在接受新科技方面可能会比较笨拙。
有一次,我跟两娃上街,街上看到有个小男孩在玩一架有趣的 “飞机”,当小男孩摸着它的脸,它还会害羞,“妈妈,这个很有趣,快来看!”我两个小孩也跑过去激动的看了半天。
孩子们回到家之后也一直对那个会“难为情”的机器人念念不忘,带着多接触一点新科技的想法,我便给孩子买回家了。孩子们很喜欢,儿子还特意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你说以后的机器人懂不懂带我们去火星呀?”这么看,买这个玩具这真是不错的科技启蒙!以防有家长也想买,我把玩具名称告诉大家:“奥多拉乐迪益智机器人”,这种有趣又益智的玩具很适合小孩子们。
温馨提示:把“玩”还给孩子,“会玩”也是一种能力
我经常会见到一些家庭抗拒孩子“玩”,他们总以为认字、数学、英语才是孩子的重点,这是错误而陈旧的教育理念。
正如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言,儿童的思维依赖于兴趣与活动。学龄前后的孩子,兴趣和活动的重点是“玩”,玩玩具是孩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除此之外,“会玩”其实也是一种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孩子在玩玩具中,活动手指、协调大脑,还能跟其他小朋友互动。所以,父母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时间。
教育,是教给孩子一些寻找梦想的工具;玩耍,能让寻找梦想的工具变得富有创造性;而合适的玩具,能把这些教育理念,变得更加自然而然;合适又便宜的玩具呢?那么便是孩子喜欢,家长乐意了!
您的孩子喜欢阅读吗?
阅读,是陪伴孩子成长最好的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亲子阅读,我也会经常陪孩子看书。她快3岁了,我每天抽点时间,给她读绘本,一起享受阅读之美,一起感受孩子成长,一起发现更大、更美的世界。下面分享几点我陪孩子阅读的方法:
1.将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选择读本故事的题材时,尽量与生活场景相结合起来,比如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绘本,都市生活场景相关的绘本、情绪管理相关的故事等,带孩子去动物园后,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与动物相关的书等,这样孩子理解起来能更容易。
2.将阅读与游戏结合起来,
把阅读变成游戏,孩子不仅会更喜欢阅读,而且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在给孩子讲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时,让孩子扮演小红帽,家长扮演大灰狼一起玩游戏,同时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孩子。
3.用心选择孩子的读本,
读本的选择很关键,要注意读本的种类、内容的难易程度、孩子是否对题材感兴趣等,故事书如果选的太难会打击孩子阅读的积极性,题材不对孩子胃口的话也难以持续下去。所以难度方面可以选择稍微高出孩子当前理解能力的,并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题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的类型来选。
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沟通和表述能力。
总之,当家长用心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趣的阅读环境时,孩子就会爱上阅读。因为阅读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家长的兴趣。我们要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给孩子做榜样,如果你家孩子不爱阅读,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
如何在家进行早教?
1到2岁的宝宝,手的协调能力更加自如,妈妈需要为宝宝准备一些可以开发和锻炼手部灵活性的玩具来开发智力。妈妈要注意选择能激发宝宝兴趣的玩具,以及可以陪宝宝一起玩的玩具。
积木
积木是一项开发智力的玩具,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示范一下教宝宝怎么搭慢慢的宝宝就会自己搭积木了。
塑料剪子同乐开心剪
妈妈可以给宝宝买两把不同颜色的塑料剪子,教宝宝如何剪纸。开始妈妈可以示范告诉宝宝怎样拿剪刀怎样剪纸慢慢宝宝就会自己剪纸了。同时还可以让小朋友认识动物。妈妈要注意要剪的纸不能太锋利否则容易伤到宝宝的手。
让宝宝尽情涂鸦
妈妈可以给宝宝一支粉笔让宝宝在小黑板上或地板上随意的画。也可以给宝宝一张纸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画笔让宝宝随时将生活体验感受与情绪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面对宝宝的涂鸦活动不管他涂得如何父母都不要过早教宝宝绘画的规则想象力比绘画技巧重要的多。如果父母总是试图给宝宝的涂鸦进行指导干预,就会扼杀宝宝天生的直觉与创意。
贴纸书
贴纸书动动小手贴一贴,可以锻炼宝宝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发挥想象能力,对于开发宝宝的大脑很有益处。
拼图
刚开始妈妈可以给宝宝买简单一点的大块拼图,刚开始妈妈教宝宝怎么拼,慢慢的宝宝自己就学会了自己拼出来会非常有成就感。如果太复杂的宝宝会失去信心就不喜欢玩拼图了。
夹豆子
夹豆子游戏家长可以和宝宝互动,通过夹豆子比赛,可以对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进行训练,锻炼宝宝的逻辑思维,手眼协调能力,开发智力。
兔子时钟
时钟小玩具可以妈妈可以教宝宝认识数字,认识钟表。认识形状对开发宝宝的智力很有益处。
这是我给我家宝宝准备的智益玩具,希望可以给你参考。
小宝宝害怕理发怎么办?
宝妈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每次带宝宝去理头发,就跟上战场一样,从各种哄骗宝宝进理发店,到让宝宝坐着不动,再到理完头发,这个过程真心是虐得像打仗一样。好不容易等宝宝睡着了,就抱着宝宝去理发店理发,哪曾想到还没开始理发呢,宝宝又醒了。最后还是按住宝宝,让宝宝在哭闹中匆忙完成理发。
宝宝为什么害怕剪头发?
1.害怕陌生环境、陌生人
人天生就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心理。因为陌生的环境意味着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这一点,成年人也同样如此。比如,很多人害怕一个人走夜路,就是对未知环境的本能恐惧。而宝宝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对于大人来说司空见惯的场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理发师陌生的面孔,宝宝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害怕、紧张等情绪。
2.被弄湿的头发、晃动的锋利剪、发出噪音理发器,这些对于宝宝而言都是陌生的体验,而且在给宝宝理发时都要控制住宝宝的头,不让宝宝的头乱动。这样强行被约束坐立,都会让宝宝感到不自在、不安及害怕。所以往往还没开始剃呢,宝宝就用哭来反抗约束。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掌握了以下几个方法,给宝宝剪发,从此不再是难事!
1.让宝宝知道了解理发是怎么回事
告诉他头发长都是要理的,只要乖乖的坐好剪头发是不会什么伤害到他的。我们还可以带他去看大人或或者其他宝宝理发,让他知道剪头发没什么大不了的。
2.转移宝宝注意力
给宝宝准备一个平时最喜欢且熟悉的玩具或者安抚奶嘴,适当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可以帮助很好地安抚宝宝的情绪。
3.奖励与鼓励并用
给宝宝带个零食约定吃完就乖乖的理头发,或者理完头发就奖励宝宝吃!理发过程中多多鼓励宝宝,宝宝不配合时反复提到接下来即将获得的奖励。
4.在家里自己给宝宝理发
如果宝宝月龄还很小,比如2岁以下,或者有些宝宝暂时无法适应理发店的陌生环境,那么,不妨试试在家里为宝宝理发。
温馨提示:理完发一定要洗头洗澡,怕有些碎发掉落在身上让宝宝不舒服。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孩子不愿意刷牙怎么办?
我家有快2岁小娃,超喜爱刷牙!!每天早晚两次刷牙都是主动要求刷的。我也没给娃看过刷牙的绘本(其实想给看的,只是我这里不方便买/(ㄒoㄒ)/~~)。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她爱上刷牙的呢,下面分享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你。(PS:下面所有图片涉及到的产品均是我家娃自己用的,纯展示,非广告)
一、刷牙的习惯要早点培养(1岁前)
1、在宝宝刚刚萌发乳牙时,我们就要开始坚持每天给娃清洁口腔了。由于我家娃从小基本都是混合喂养,并且夜奶很严重,所以我当时有些担心她的牙齿。在她没有萌发乳牙时我就每天晚上洗澡时用纱布蘸上清水给她擦拭。刚开始宝宝肯定不怎么配合,我家娃就是一个劲地用牙龈咬住我地手指头然后吮吸纱布上的水,哈哈。
2、她乳牙萌发了后,我就继续用纱布擦拭,过了段时间看她稍微适应了些,就改用指套牙刷清洁牙齿和牙龈,毕竟光薄薄一层纱布禁不住她下狠劲地咬啊,老母亲被咬得受不了了(?)
二、一岁后刷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演技”——兴趣最重要
上面说到一岁前我基本每天最多一次帮助宝宝擦拭牙齿,但有时候也会偷懒忘记,也并不会坚持得很好。但是1岁后随着宝宝牙齿越发地多以及完全纯奶粉且需奶睡和夜奶,我对她的牙齿愈发担心。
于是,每天早晚刷牙时刻,就是我和爸爸飙演技的时刻了。这时候的小娃会很好奇我们刷牙的行为的,如果我们对这件事表现地平常且乐在其中,那么她也会更有欲望来尝试刷牙。我们要刷牙的时候会大声说,“早上刷牙的时候到啦”“晚上刷牙的时候到啦”。然后在她的注视下挤牙膏,蹲下来在她的目光中笑眯眯把牙刷放进嘴里开始刷牙。边刷,得空还边唱着“我爱刷牙,牙齿白白,吼吼”(瞎唱的,自行脑补配音,哈哈)。然后告诉她等爸妈刷好后会给她个自己的小牙刷吆。
对!我基本就是从1岁时引入她的小牙刷的。她对新的小牙刷跃跃欲试,这时要满足她的好奇心,让她自己拿着刷会,然后刷了会,我就告诉她还有两颗牙上有小黑点(假的,当然没有),需要妈妈帮忙刷下。(这时的她对各种细小的黑点都比较敏感)
除了演技,还建议使用分阶段的小牙刷,一步一步来,一下就上有刷毛的,娃会把毛咬得惨不忍睹的。
我刚开始给她的是这个很多妈妈都有的香蕉牙咬,造型可爱,比较容易吸引她的兴趣。等她对这个不排斥了后,我开始换成贝亲的分阶段牙刷。(这四个牙刷基本她从1岁用到1岁半。)
PS:由于实在担心夜奶对牙齿的危害以及夜奶对她睡眠的影响,我在她16个月时花了一周戒掉了夜奶。另外,1岁后我已经用了含氟的水果味宝宝牙膏,娃很喜欢,简直是当糖吃?
三、听+看 刷牙的儿歌视频
虽然我没给娃看过刷牙的绘本,但是给她看过刷牙的视频。小孩子对看这种儿歌视频真的是太热爱有没有!并且她们会更乐于跟视频中的宝宝学习刷牙。我在她快1岁半时有给她看刷牙的儿歌视频,比如Cocomelon的this is the way 和Super simpe songs 的 this is the way. 这两个儿歌频道是她的最爱。
(我并不排斥给娃看视频,几天看一次,一次也就几分钟)
当然,方便买绘本的妈妈们更建议给娃看刷牙的绘本,我看到有一些可以互动的刷牙绘本还挺好的。
四、保持刷牙时的互动以及刷牙的常态化——强化习惯
每一个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时间的,宝宝刷牙也是。虽然刷牙是日常化行为,但是我们当爸妈的也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呀,在每一次宝宝刷完牙后别忘了像模像样地带着宝宝照照镜子,一起看看牙刷的白不白,夸夸宝宝刷牙真配合之类。
我基本在她一岁半后都是她自己先刷,然后把她抱怀里我再给她刷,她给我刷。她也很喜欢摆弄我的牙刷,尤其喜欢看着我的牙膏沫弄到我嘴巴上都是的样子。(当妈不易啊)刷完后让她自己去漱口。她有时会学着我漱口,把漱口水吐掉,更大多数时候,是直接把漱口水咕咚咕咚喝掉?
PS:一岁半后我又给她换了个新牙刷,上面那个第三阶段的牙刷刷得毛惨不忍睹。新的牙刷按着她的喜好买的,看到牙刷柄上的小熊形状没,她超爱,配了个她也超爱的动物主题杯子。也建议宝妈带着娃自己去挑喜爱的牙刷和刷牙杯噢,提高刷牙的动力。
好啦,我家爱刷牙的宝基本就是按照以上阶段一步步进行的。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与我互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