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民政工作主要成效

莲辞网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2023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展望**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治理的基石,2023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兜底线、保民生、促发展”的核心任务,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交出了一份温暖而厚重的民生答卷,本文从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未来规划三方面,系统总结本年度民政工作,为新征程擘画更清晰的蓝图。

(一)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兜牢民生底线

  1. 精准救助成效显著
    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资金等救助款项超1200亿元,惠及困难群众约4800万人次,通过大数据比对和动态监测,新增纳入低保对象85.2万人,实现“应保尽保”。
  2. 临时救助机制优化
    针对突发性困难家庭,建立“先行救助”绿色通道,全年实施临时救助320万人次,发放资金45亿元,有效缓解因病、因灾致贫问题。

(二)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托起幸福“夕阳红”

  1. 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6万张,完成1.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2%。
  2. 智慧养老创新实践
    在15个城市试点“互联网+养老”模式,通过智能手环、远程医疗等技术,为30万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服务。

(三)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深化

  1. 社区服务体系健全
    全国50万个村(居)委会完成换届选举,推广“议事协商日”制度,解决群众诉求超200万件。
  2. 社会组织活力增强
    登记注册社会组织总量突破90万家,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80亿元。

(四)专项事务管理规范,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 殡葬改革:节地生态安葬率提升至58%,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3.7亿元。
  •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至21个省份,办理异地结婚登记28.6万对。

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中西部地区救助标准仍低于东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足60%,城乡差距需进一步缩小。
  2. 人口老龄化加剧压力
    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9.8%,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但专业护理人员缺口达50万人。
  3. 基层力量薄弱
    部分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导致人才流失;社会组织监管机制仍需完善。

2024年民政工作重点任务

(一)构建“大救助”格局,强化兜底保障

  • 推动社会救助立法进程,建立“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
  • 扩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常态化帮扶。

(二)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

  1. 居家社区养老优先
    2024年计划新建5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推广“物业+养老”服务模式。
  2. 人才队伍建设
    联合教育部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计划培养10万名持证护理员。

(三)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整合政务、医疗等资源,实现“一网通办”。
  •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建立“红黑名单”制度,规范公益慈善行为。

(四)深化殡葬、婚俗等改革

  • 严查“天价墓”“活人墓”,推广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
  • 开展婚俗改革试点,遏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习。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的民政工作以实干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新征程上仍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破解难题,2024年,民政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篇章,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2023年民政工作主要成效

(全文共计1280字)


:本文数据为模拟示例,实际写作中需引用权威统计公报或官方文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