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敢死队2碎片,萨达姆敢死队与共和国卫队到底干什么去了

莲辞网

盟军敢死队2碎片,萨达姆敢死队与共和国卫队到底干什么去了?

伊拉克战争之前,萨达姆号称拥有45万正规军,65万预备役。然而,当战争打响之后,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攻占了巴格达,完成了主要的军事任务。

看到这儿,很多人纳闷,萨达姆宣称的百万军队一触即溃就算了,为何他最精锐、最忠心的共和国卫队几乎全程隐身,毫无作为?

盟军敢死队2碎片,萨达姆敢死队与共和国卫队到底干什么去了

先说说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特别卫队(部分人口中的敢死队)

在两伊战争之前,共和国卫队仅有一个师的编制,下辖三个旅。经过两伊战争的洗礼,萨达姆将该部队扩展到了6个师28个旅。当时,该部队已经装备了数百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还有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联的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先进武器。总兵力约8~10万人。

【据统计,当年为了装备这支部队,萨达姆共计花费了上百亿美元。要知道,两伊战争结束的1988年,我们的外汇储备仅有不到40亿美元。不得不说,萨达姆当时的狂妄是有底气的】

两伊战争后,该部队被分为两个军,以及一部分直辖部队,即特别卫队。

第一军为第一共和卫队军,辖三个师;麦地那光明装甲师、巴格达机械化师、阿德南机械化师。

第二军为第二共和卫队军,同样下辖三个师;即谟拉比装甲师、依赖真主召唤装甲师、尼布甲尼撒机械化师。

特别卫队下辖4个旅,一个防空指挥部,一个战车指挥部。

除了扩张编制之外,萨达姆也不忘加深对该部队的掌控。

萨达姆除了将次子库赛任命为该部队的司令外,还在选拔部队成员时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首先,要想加入该部队,先决条件必须是萨达姆的同乡,且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其次,加入部队前必须是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成员。最后,所有的卫队成员必须在30岁以下。

经过一系列的苛刻条件,萨达姆意图使这支部队对其保持绝对的忠心,但萨达姆的理想最终成为了幻想。

伊拉克战争

实际上,美国在进攻伊拉克之前已经做了相当大的工作。

早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便使出了它最得意的两招;即武器禁运、经济封锁。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宣布了对伊拉克实施武器禁运。由于伊拉克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其后十几年的时间内伊拉克的武器装备几乎没有更新。到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伊拉克的主战武器依旧是十几年前的装备。

另外,经济封锁也导致了伊拉克国内经济严重下滑,经济问题又会引发国内矛盾的激化。

下图为伊拉克GDP走势图;

海湾战争爆发前的1990年,伊拉克GDP已经达到了1798亿美元,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封锁,再加上战争,伊拉克的GDP仅有海湾战争前的20%,人均更是跌至了海湾战争前的13%。

大量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后,国内矛盾逐渐激化,到了美国决定对伊拉克战动手前,伊拉克已经是一个火药桶,大部分人都对萨达姆充满了怨恨。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开始向伊拉克的国内渗透,军政高官大量被收买,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也接受了美国的援助,准备推翻萨达姆。

一切准备就绪后,美国在2003年3月20日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战争开始后,底层的普通伊拉克军队迅速作鸟兽散,压根就不敢抵抗。至于所谓装备精良的共和国卫队,他们不是傻子,装备精良是相对的,他们的装备和底层的伊拉克士兵相比强大很多,但面对美军时,他们明白,自己手中的武器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落后于美军装备。

现如今,十几年都没有更新换代,去战场就等于送死!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在美军正式发动进攻之前,被美国武装的库尔德人已经发动了进攻,而且这支武装力量在伊拉克库德斯坦地区很快就击败了萨达姆组织防御体系。

到了美国出兵后,大量被美军收买、贿赂的共和国卫队将领临阵倒戈,选择了投降。普通士兵看到将领都叛变投降了,自然也跟着长官投降了美军。因此,战争中很大一部分共和国卫队成建制的放下了武器投降。

当然,经过多年的经营,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不可能全部投降,第一共和国卫队的麦地那光明装甲师就是其中之一。该部队本来负责卫戍巴格达北部,但美军一路势如破竹,萨达姆遂下令将此部队调遣到了巴格达西南的卡尔巴拉地区。结果在行军路上被美军飞机轰炸,减员三分之一,后来在美军围攻巴格达的战役中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选择了逃跑,当然也有一部分选择了投降。

其余部队,比如阿德南机械化师、尼布甲尼撒机械化师等,在4月初被全部歼灭。

除了投降和被歼灭的,共和国卫队之中还有一部分有不同的结局。

2003年4月5日,眼看不敌美军的萨达姆下达了一个命令,让第二共和卫队的汉谟拉比师撤退、分散,但并没有发出集结的命令。随后,该师大量军官失踪,一部分士兵选择了逃亡。

除了汉谟拉比师之外,其余部队残留的士兵也被萨达姆“解散”。

一部分人认为,当美军接近巴格达时,萨达姆知道已经无法从正面和美军抗争,因此选择了“化整为零”,把部队分散到民间,一来可以保留实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二来也可以和美军做长期斗争,将美国拉入泥潭。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时任美国总统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不断地的遭到散落于各地共和国卫队成员的袭击。

至于萨达姆,他在其特别卫队的保护下逃往了家乡提克里特,最终被贴身保镖穆斯拉特出卖。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被美军抓获,三年后,一代枭雄萨达姆被美军绞杀。

而他散落于伊拉克各地的共和国卫队则加入了ISIS(伊斯兰国),成为了继基地组织之后最大的恐怖组织。2019年,伊斯兰国的首领巴格达迪被击毙,继任者名为阿布·易卜拉欣·哈西米·库雷稀。此人原本为伊拉克复兴党成员,同时也是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成员。

总结来说,由于美国在海湾战争后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封锁、军事禁运,萨达姆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不仅普通民众把收入减少怪罪于萨达姆,从而离心离德,军队高层也意识到无法抗衡美军,因此意图叛变萨达姆。随后在美国向伊拉克军政部门渗透时,大量的共和国卫队将领选择了叛变投降。

至于那些没有投降的的士兵,一部分选择了逃跑,一部分被美军消灭。其余则遵循萨达姆的指令“化整为零”,希望保存实力东山再起。而萨达姆死后,这部分人逐步的加入了伊斯兰国,这也是前几年伊斯兰国迅猛发展的原因,毕竟这些人曾经是装备相对精良的正规军。

却让你看的毛骨悚然的电视剧电影有哪些?

回魂夜,亦恐怖亦搞笑

《回魂夜》,又名《整鬼专家》,导演刘镇伟,主演周星驰。这样的黄金搭档组合,在周星星的作品里却是很不出名的,比如我买的盗版星星全集里就没有。推荐此片的人通常说此片很有思想性,因为境界太高超出了一般人的认识水平,所以没那么卖座。其实我觉得周星星的大部分作品都很有思想性,比如反映香港小市民的生活,夸张中带着真实,爆笑中带着辛酸。再如基调总是健康向上,催人艰苦奋斗逆境求生积极进取,比主旋律影片效果还好。

建议在阳光明媚的白天观看《回魂夜》,因为它真的很恐怖。其气氛之渲染、心理之压抑,绝不在正宗的恐怖片之下。不是美国那种血腥的恐怖片,而是正宗的东亚心理恐怖片的路子。其中有些镜头,比如从侧下方拍摄小孩表情空白的脸、用低而摇晃的镜头拍摄阴森的楼道,让我想起了《闪灵》《午夜凶铃》等经典恐怖片。随手查了一下,《闪灵》是1980年拍的,而《午夜》是1998年上映,哦对了,本片《回魂夜》是1995年的。

不过本片主要还是搞笑片。它不会像某些恐怖片一样,看的时候不觉得恐怖,事后越想越害怕,而是看着有时候恐怖,但突然又让你哈哈大笑,放松了神经,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其中在精神病院的一段十分搞笑,估计后来的《大腕》也从中受到了启发。

据说此片还是向《杀手里昂》(《这个杀手不太冷》)致敬的,剧中周星驰的穿着打扮都和里昂一样,连名字都是直接叫Leo,而片中莫文蔚扮演的角色也和《杀手里昂》中的小姑娘相似。

星爷的电影风格在对白以及桥段的巧思上下了大量功夫,笑点显浅但细节极多,有时一不留神即错过数个暗藏机关之处,之所以说观众多而知音少,缘于大部分人不喜欢,认为不值得动脑力去细品,去琢磨星爷的电影,坦白说,只有当某天你看完第一百遍他的电影,而终于在看第一百零一遍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发笑的时机与旁人大相径庭之时,恭喜你,并非贺你亦成为了一个俗不可耐的星爷的粉丝,而仅仅是因为你终于明白他的电影原本想说的,尽在那些细微末节间,你懂得了怎样欣赏这类电影,而不是像那些疯狂追捧或是极尽白眼的刁民般俗气而盲目。

但这部《回魂夜》却是独特的,它看似与星爷的其它喜剧一脉相承,但实际上是偏离轨道的。这是星爷开始正式转型的第二部作品,从上一部《国产凌凌漆》开始,他与李力持急于摆脱王晶式的硬幽默,从而创作大量属于自己的黑色幽默元素注入影片的趋向是显而易见的,《国产凌凌漆》的黑色幽默是井喷式的,也是猛烈而赤裸的,把政治,爱情,科幻中的荒诞共冶一炉,幽默得经典而大气,让得人喘不过气来。

首先是让人窒息的恐怖开头,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港产粗糙鬼片,并且我深信有超过一半第一次观看此片的观众产生了强烈上当受骗的感觉并大举撤退之际,星爷的背影出现了,这是一组通过莫文蔚的眼睛望向另一边楼梯的镜头,隐隐约约传来的对白随着镜头的移近愈发清晰,看着那个与杀手LEON极为相似的背影,听到他对着那盘花LILY说的不知所谓的对白,不知怎的,我心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你无法想象一个开头半小时还是恐怖片的影片突然风格大变,剧中的人物性格古怪但生动鲜明,对白离奇但趣味十足,你会发现片中星爷扮演的这个角色并非让雷诺的杀手

LEON,也不是以往所有喜剧电影中的周星驰,片中的恶搞版LEON认真且自信地说着不着边际的对白,他所做的事看似胡搞一通但仿佛事事暗藏玄机。影片大部分时间留给观众的角度是与阿群以及一众保安是一致的,他们分明觉得LEON是个疯子但偏偏又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他,你会不自觉地陷入这个疯子的表演中不能自拔。

星爷扮演的LEON是一个我认为是幽默电影史上难度最大的角色,该片没有明确赋予男主角一个鲜明的身份及性格特征,片中精神病院的那段剧情即是全片最想要叙述的东西,即to be or not to be都只在一线之差,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皆不可能,LEON需游走在正邪之间,真假之间,天才与白痴之间,导演及编剧把所有戏剧张力都建立在不点破,不引导,不定义,只是单纯的讲故事的基础上,为此星爷必须一直将所扮演的角色保持在以上种种对立面的中线上,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也不得越过任何一边的界限往下走,只有如此,才能把观众自身想象力发挥到极致。星爷对该角色的演绎无疑是成功甚至是超越想象的,演活精神分裂的或是天才与白痴角色的演员有许多,但能够将一个角色演得你无时无刻都很想但又无法用任何方式去定义这个角色的演员,仅此星爷一个,在LEON身上,你找不到任何人包括周星驰自己所创造的任何角色的影子,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因为当时他已与彻底与LEON溶为一体,再也分不开了。

影片关于回魂以及见鬼的许多看似是LEON自己乱掰的解释在95年来说可以说是也吸收了当时不少十分前卫大胆及富有想象力的理论,正是这种七分缪论但偏偏有三分道理的搞笑对白让LEON一直保持高度的神秘感,让人捉摸不透。影片留给观众去想象的是,究竟LEON是抓鬼专家还是意念力极强的疯子?后面遇鬼的所有故事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那一群人其实早已受到LEON的影响变疯了,一切都只是受LEON的意念影响产生的幻象?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人们认为他是天才还是白痴,片中LEON的眼神从来是如此的自信,即便他在说着一些荒诞不经的对白和做着一些让人猜测不透的怪事,所以其实LEON就是星爷自己,他和刘镇伟,李力持三人组用尽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以及极尽黑色幽默的对话告诉观众,他们自己本身既是天才,同时也是疯子,而他们的存在方式很多时是不被世人所认同的,但他们并没有对世界绝望,影片中的阿群自此至终都是相信LEON的,即使她曾经身不由己被鬼上身,所以如果你看明白了该片,你会发现其实你自己就是阿群,在LEON的回魂当日,对他从心发出一切了然的微笑,仿佛双方已认识了千年之久~~~~

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

一番电影

让你对影视别有一番感受!

有哪部电影能让你百看不厌?

对于喜欢电影的人来说,电影就是精神粮食,而在观影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契合自己喜好的电影。这些电影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很普通,但是对于观影者自己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魔力,甚至百看不厌,今天就为大家推荐5部百看不厌的经典电影。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豆瓣评分8.8分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西西里。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12岁;她,27岁,那一刻他就喜欢上她,内心暗暗发誓要做她的男人。

他每天逃课去见她,从她的家一路跟随到学校,不和说一句话,也不敢面对面地正眼看她一眼,只是远远地看着她飘逸的长的发,美丽的脸庞,休长的腿,还有翘起的臀部和丰满的胸部。

影片结构非常工整,二战的故事背景和意大利偏远小镇西西里的女主角命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转化彼此对应,情节流畅自然,转折也处理得非常巧妙,非常值得一看哦。

2.《燃情岁月》 豆瓣评分 8.7分

生命是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牵拌自己前行,而内心的声音,早在懂得谄媚于人之前就消失殆尽,又或者,永远在耳畔孤独的回响。

很喜欢《燃情岁月》里带着宿命而悲壮的电影配乐,还有那个金灿灿中透露出恬静的秋天颜色。那画面带着神奇的质感,带着苍凉色彩的草原辽阔,阳光似情人的眼波抚摸着崔斯汀的背影和的的作响的马蹄而过。

放浪而狂野的崔斯汀,他的眼睛是深渊也是大海。

3.《无间道》豆瓣评分 9.1分

当被人问及最喜欢的电影时,我可以毫无迟疑地告诉他,无间道。这是一部极具香港色彩的电影,正如国语班主题曲中所唱的那样,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这是一个有关于生存的故事,而似乎“生存”这个主题,在香港这样一个夹缝似的土地上却又如此的尖锐。

梁朝伟已经无与伦比了,那忧郁的眼神,欧~~

4.《雏菊》豆瓣评分8.0分

阿姆斯特丹,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注定了一段纠缠的故事。惠瑛(全智贤饰)是画家,每天到广场帮路人画肖像,而像她一样风雨不改的,还有某人送来的一盘雏菊。每天雏菊总是准时送到,让她心里悸动而好奇。 一天,匆匆而过的正佑(李成宰 饰)遇上了画家。他本是国际警察,来这个城市追捕杀手,然而却迷上了温婉动人的惠瑛,他让惠瑛帮他描肖像,他们的爱情在萌发盛开。

如果你只想看一部纯净的爱情片子,在适当的时候哭泣,然后情绪收敛,无关其他,那么它很适合哦,还有就是全智贤简直太美了。

5.《当幸福来敲门》 豆瓣评分 9.0分

他是一个濒临破产的落魄推销员,是一个爸爸,是一个陷在生活这个泥沼中无法自拔的人。看着他,让我觉得他不是电影里的人物,他就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那么真实,真实的让人心酸,真实的让人想哭。

不看这部电影,你可能不知道生活有多艰难?也不会知道想要做成一件事要付出什么?可能对“父爱如山”这个词的感触不会那么深?

历史上哪些小事件?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当这种小事发生在决定性人物身上的时候。因小事而酿成大祸,历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下面简单介绍几例我所知道的:

01.一口羊汤导致大军战败

此事发生于春秋时期鲁宣公二年(宋文公四年、前607年)。此年春天,郑国公子归生根据楚国的命令,发兵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华元、乐吕率兵抵抗,双方在大棘对阵,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的战争还是以战车为主,当时宋国主将华元的车夫叫做羊斟。临战之前,主将华元杀羊犒劳士兵,然而羊斟却没能分到羊汤,这令其怀恨在心,认为华元这是故意怠慢自己。结果,同年二月十日双方交战,羊斟驾着车直接就冲到了郑国军营,导致主帅华元直接被俘。

此战最终以宋国的惨败结束,郑国缴获战车460辆,俘虏士兵250人,杀死100人,割掉宋国士兵左耳100个。此事《左传·宣公二年》、《史记·宋世家》和《郑世家》均有记载。

02.旌旗断裂改变明朝走向

朱元璋去世之后,由于朱允炆的削藩,朱棣起兵靖难,历经四年征战,朱棣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者。以一隅敌天下,难度可想而知,而整个靖难之役的转折点,则是源于一起偶然的小事件。

朱棣自靖难起兵以来,虽然屡战屡胜,但与坐拥天下的朱允炆比起来,却始终是弱势一方。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统率60万大军第二次北伐,进抵白沟河。燕王朱棣闻讯,亲率马步军20万迎战。二十四日,双方初次接战,燕军前锋遭到平安部万余人伏击死伤惨重。

次日,朱棣率军与朝廷大军展开决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朱棣率精锐数千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阵大风吹来,竟然将李景隆的帅旗吹断(古代帅旗倒下一般代表主帅阵亡),帅旗折断顿时让南军陷入混乱之中。燕军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南军顿时惨败。

此战直接导致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出现了兵力空虚,朝廷一方开始由战略主攻转入战略防御阶段,而朱允炆则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北上,结果导致南京城防空虚,而朱棣得知这个消息后,果断率军南下攻入南京,四年靖难之役至此结束。

03.马掌导致英国政权易手

作为英格兰约克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1485年他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平原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将会决定英国的统治权。当时的查理三世在兵力上占有着2:1的优势,虽然遭遇了托马斯‧斯坦利、威廉‧斯坦利爵士以及亨利‧珀西的阵前倒戈,但仍有一战之力,却没想到因为马掌而最终惨遭失败。

根据传说,查理三世在与亨利决战的早晨,派遣一个马夫为自己的战马钉掌,然而铁匠却表示制作马掌的贴片不足,在马夫的催促下,铁匠连忙制作铁片。好不容易钉好了三个马掌,却发现没有足够的钉子来钉第四个。铁匠表示要钉好马掌,必须要给他时间制作钉子,然而马夫却已经急不可耐,铁匠只好用有限的钉子将第四个马掌钉上,但缺少钉子的第四个马掌显然没有其他三个那么牢固。

于是,查理三世便骑着这匹有隐患的战马踏上了战场。两军交锋后,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04.足球比赛引发战争

1969年6月9日, 洪都拉斯队VS萨尔瓦多队的首场比赛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波体育场举行,最终洪都拉斯以1:0小胜客队,然而客队球迷并不满意这个结果,他们冲入场内大打出手,结果不仅导致100多人严重受伤,就连洪都拉斯的几名主力队员也被打的血流满面、昏迷不醒。

而在萨尔瓦多,一位18岁的女球迷因伤心过度而开枪自杀,结果这位女球迷的葬礼变成了国丧,就连总统本人都出席了。紧接着,两国报刊传媒竞相攻击谩骂,煽动民族情绪,萨尔瓦多球迷更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威胁政府出面。

第二场比赛于6月15日在萨尔瓦多“白色花朵”体育场举行。赛前,萨尔瓦多球迷就高呼着“将可恨的洪都拉斯队打残废”围攻客队。赛中,升起来的洪都拉斯国旗被破布代替,他们的国歌也受到侮辱。这场比赛萨尔瓦多队以3∶0获胜,但之后两国都公开宣称进入备战状态。 之后,在墨西哥城举办的决胜局比赛中,萨尔瓦多以3:2淘汰洪都拉斯取得世界杯入场券。

然而比赛的结束并没有给这次冲突画上句号,先是侨居在洪都拉斯的萨尔瓦多侨民被杀,紧接着成千上万洪都拉斯球迷手持各种凶器攻击萨尔瓦多人,导致大量萨尔瓦多人遭到毒打、杀死和侮辱,而洪都拉斯政府不仅没有阻止这种行为,反而驱逐了两万多名萨尔瓦多侨民,并宣布萨尔瓦多驻洪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

之后,洪都拉斯人对萨尔瓦多侨民的抢劫、杀害肆无忌惮。 6月27日,和解无效的洪、萨两国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7月14日,备受球迷压力的萨尔瓦多政府指责洪都拉斯屠杀其境内的萨尔瓦多侨民,向洪都拉斯发动强大的武装入侵,这场战争在史上被称为“足球战争”。

这场战争虽然只持续了4天多时间,但却造成了3000多人死亡,且大部分是平民,耗资及损失共达5000万美元,另有大约60000-130000萨尔瓦多人被强行驱逐或逃离洪都拉斯。另外,由于两国武装冲突,迫使中美洲共同市场瘫痪。双方贸易完全终止,边境关闭,航空飞行也中断了达十年之久。

有些人传言的法西斯最后的底牌?

对于纳粹的恐惧,使得西欧人不断的臆想出各种传闻,其中影响最久的就是希特勒没死。

事实上希特勒死后被埋葬在柏林近郊,但是二十年之后,却有人将其挖出来,彻底的焚化。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传闻希特勒当年没有死,而是坐着潜艇出逃了其他地区。

而且出于对纳粹德国的一种恐惧之感,使得很多西欧人经常不得不回想起纳粹的侵略战争。

纳粹德国对于西欧的打击,不在于其武力上,更在于其思想上,因为这让西欧国家第一次看到了亡国灭种的恐惧。

二战期间,对于德军的恐惧心理一直延续到了战争结束,尤其是英美军,更是如此。

战争之初谁也不会想到被煽动起来的德意志民族会这么强大,其科技和军力几乎都是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恢复。

且闪电战让欧洲人绝望,看到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而且似乎只适用于西欧平坦的地形。

当纳粹德军的战车横扫西欧的时候,西欧人感受到了纳粹德国的可怕。或者说看到了德意志这个民族的可怕之处。

事实上当时没有一个国家相信德军已经有如此实力,即便是一开始参战的英法,也只是认为德军仅仅是恢复到了一战水平。

但是德国的坦克让英法明白了,德国重新打开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而且英法对此一窍不通。

即便是战争结束之后,英法美军依旧是对大机械化的集团军作战没有经验,全世界当时也只有苏德两国有这方面的实战经验。

二战结束之后,西欧人依旧是沉浸在对德国的恐惧之中,所以才会想方设法的分化德国。

由于这种恐惧根深蒂固,加上当初德国的科技过于领先,所以很多传闻说希特勒还有秘密部队,说什么这支部队刀枪不入,是纳粹的复仇部队。

更有纳粹在月球的传闻,总之什么传闻都是西欧人自己怕自己。

直到冷战开始,西欧人才发现新的恐惧出现了,那就是比纳粹德国更加可怕的苏军出现了。其钢铁洪流三天之内就能平推西欧,欧洲没有一点抵抗之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