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尔基嘞,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原来可不叫“高尔基”,这只是他的笔名,原名其实是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这名字听起来拗口吧?但就是这个彼什科夫,后面变成了苏联的名人,让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
他出生在1868年的3月28日,地点在一个叫下诺夫哥罗德的小城市,这城市就在俄国嘞,那时候可没咱现在的高楼大厦,全是些木头房子。他家呢,出身不好,是个木匠家,家里穷得很。他的父亲早早就去世了,母亲也在他小的时候撒手人寰。11岁的小高尔基嘞,就得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了。想想,才11岁嘞,咱家里小孙子那岁数,还天天跟着屁股后面要糖呢!可人家小高尔基得自己找活干。
那时候,他啥活都干过,打杂工、搬货、刷盘子,反正是个苦活儿他都干过。可尽管这样,他呀人穷志不穷,脑袋瓜子特别灵,闲下来的时候,就捡书看。他这读书嘞,还真看进去了,越看越多,越看越明白,心里那股劲就上来了。
后来,他的努力也有了回报。1892年,高尔基第一次发表了文章,名字叫《马卡尔·楚德拉》。这名字听着怪呢,可人家文章写得好,马上就被人夸上了天。接下来没多久,他就在地方的小报上当编辑,写写文章啥的,手头上也算有个正经活了。
1898年,咱高尔基一发不可收拾,出了一套《随笔和短篇小说》两卷集,那个名气嘞,蹭蹭地往上涨,不光俄国人知道他,连欧洲人都开始讨论他。后来,他写了那有名的《海燕之歌》,还因为这文章给抓起来了。人家啥也不怕,越写越多,还写起了戏剧,剧场里头嘞,天天演他的戏,场场爆满。
要说高尔基,他的作品是真有那股劲。他写的不光是故事,还有他心里的憋屈、希望和愤怒。他把穷苦人的日子写得活灵活现,把他们心里的盼头也给写出来,让人一读就觉得,他是真懂生活里头的酸甜苦辣。
20世纪初那会儿,他还认识了列宁。列宁可是夸过高尔基的,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这话从列宁嘴里说出来,可不得了,证明高尔基写得有水平,能打动人心。
后来,他还写了好多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些都是真事儿改的,自传嘛,说的就是他自己的经历。看了这些书,才知道小高尔基咋熬过来的,真不容易。他还写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这书写得细腻,讲的是一家人的兴衰,读着让人唏嘘不已。
1936年,高尔基在6月18日去世了,终年68岁。有人说他是被害的,也有人说是病逝,反正咋说都有。但他的名字嘞,一直留在人们心里,作品更是被一代代人传下来。他不是光讲故事的人,是讲人心,讲那股不服输劲儿的人。到如今,高尔基这个名字早就成了文学上的一面旗帜,让人一听就肃然起敬。
所以说嘞,高尔基的原名叫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但人们记住的,是那个用“高尔基”名号写出那么多动人心扉文章的作家。他的故事,也是咱劳动人的故事,他的精神,就是那不服输、拼出头的劲儿。
Tags:[高尔基, 原名, 苏联作家, 彼什科夫,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