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3索尼克释放,你们的游戏历史是怎样的?
感谢邀请!
每一个玩家的状况不同,拥有的游戏历史也是不同的!
小编最初接触到的游戏是红白机的魂斗罗和超级玛丽,不知道为什么那时还小的我会对这些游戏这么痴迷。
那时候的孩子都有一个梦想,将来长大了买一台自己的游戏机,天天在家里玩。
现在我们这代人长大了,虽然还记得红白机,但是已经没有人会玩了。
红白机是任天堂1983年推出的,但是传到国内已经是八十年代后期,直到九十年代才被玩家们熟知。
没错,别人都在玩Game Boy、SFC、MD游戏的时候,我们还正在痴迷八位机的fc游戏。
那个年代我们并没有见识过高级别的游戏,同学朋友都没有。
不过,我们却玩过另一种“掌机”
这也是游戏机,上电池的。一般两截电池能玩几个小时。那时候甚至没有可以充电的电池。
拥有这个游戏机也算是人生赢家了。很多玩家第一次见到的掌机,能玩的游戏只有一种,那就是俄罗斯方块。
当然了,后期出现的这个掌机就加入了不少游戏,虽然是还是这钟面板,但是游戏能玩的方式非常多,可以开车、青蛙过河、加强版俄罗斯方块....同样让人沉迷。
有的游戏机还在里面加上一个小孩,在你消除一格的时候就会说:加油啊!加油啊!你真棒!
后期在学校里见到很多同学玩这个圈圈游戏,虽然很无聊,但当时用来打发时间非常好用。
街机游戏在国内几乎是和FC一起火起来的,在八十年代就有这些游戏厅了,但是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大火。
小编最初接触的街机游戏就是森林守护者、战区88、快打旋风、中华大仙、暴力克星、魂斗罗、街头霸王2、天开眼......
在我们那个年代,游戏是不被社会承认的,老师反对、家长排斥。都认为那是“毒瘤”,影响孩子学习。因此很多玩家都是偷偷摸摸的,防家长、防老师、防混混、防小偷.....这就是当年街机玩家的真实写照
喜欢小编文章的话请点击关注,可以第一时间观看更新,以及查看往期
小编的文章都是经过长时间整理和创作,图片自己截取,纯手工打字,绝无水贴
您还觉得满意的话还请:点个赞!点个赞!点个赞!点个赞!
能被称为MD神作的游戏有哪些?
1新创世纪
2光之继承者
3秘境魔宝
4梦幻模拟战
5幽游白书
6太阁立志传
7沙丘魔堡
8光明与黑暗
9大航海时代
10梦幻之星
这10款游戏是经典中的经典,排名仅属个人观点,但是都是MD上的神作是不可否认的。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款曾经的游戏,可能画面不会有上面的好,但也是十分耐玩的好游戏值得回味!
1.半条命:恐惧之泣
AOMDC公司在2012年02月22日发行的一款基于科幻射击游戏半条命设计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模组支持4人联机,使用完整的半条命1即可运行。第一次玩的时候真的是很刺激.......
2.合金装备4:爱国者之枪
PS3独占游戏合金装备4获得了日本媒体FAMI通满分评价,成为了史上第8款获得40分的游戏,美国媒体IGN也给出了合金装备4满分评价。
3.模拟人生4
游戏中玩家可以获得离线经验,打造个性化的世界,同时游戏将提供便捷的分享功能,把自己的模拟人生快速的分享给朋友。游戏获得英国2014年度全平台游戏销量榜的首位。
4.命令与征服3
美国艺电洛杉矶和BreakAway Games工作室研发的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该作的系统平衡感觉还是不错的,画面现在看来也很好,交战起来的也很震撼,各种烟花的那种。
5.侏罗纪公园
跟恐龙单挑也是没谁了!游戏作品并非简单的射击游戏,根据研发人员的说法它是一部拥有庞大故事情节的游戏,灵感来源于PS3独占冒险大作暴雨。
6.拿破仑:全面战争
Creative Assembly研发的一款单机战略游戏,故事以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拿破仑·波拿巴为主线,从拿破仑早期的意大利战役,到决定他命运的莫斯科远征,还有在滑铁卢和威灵顿公爵的对决都将一一呈现。
7.恶灵附身1
该游戏讲述的是身为刑警的主角赛巴斯蒂安为了调查一起严重的谋杀案,便偕同他的搭档约瑟夫与菜鸟刑警基德曼一同前往克里姆森市,开启一段恐怖的生存之旅。一款残酷的、富有挑战性和乐趣的游戏,它古怪离奇的世界和充满创意的敌人让人不禁战栗,游戏中很容易用光的资源更是显著提高了玩家求生中的无助感。
8.霹雳小组4
确实是一款很老的战术FPS类游戏,若是对所谓反恐游戏的历史有些了解的,想必会知道Sierra的SWAT系列。事实上霹雳小组差不多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鼻祖了。
9.死亡空间
该系列擅长以极佳的气氛营造与剧情带给玩家外太空中的深度恐惧。游戏范围从以往的密闭空间探索,提供新挑战来探索气候、地形严苛的新行星环境。合作模式比单机模式多了一些过场动画及互动环节,同时开发商首次为该系列引入掩体系统,且玩家可分享所拾获的弹药。
10.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
游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根据Metacritic的统计,Xbox 360版游戏获得了来自84家媒体、平均94%分的高分评价。PS3版同样获得了94%分的平均打分。GameSpy给予游戏五星级评价,称赞单人游戏、多人游戏紧张的战场气氛,同时对新的特种部队合作模式褒奖有加。IGN评予9.5/10分,肯定了游戏在各个方面的改进。
玩腻了现有的游戏再来试试这些经典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呢!
大家玩过最经典的游戏有哪些?
谢谢客观给脸,我是绝地求生大队长
不管是FC还是PC,很多经典游戏我都玩过,我玩了1000多种游戏,经典的自然不在话下,我给大家说一说我玩过的经典游戏,想必里面一定有大家玩过的游戏吧
坦克大战
这个游戏我就不信大家没玩过,当年队长也是和爸爸一起玩的,可以双人,保护中间的那颗神圣的标志不受攻击,墙体可以被打破,我们需要合作吧对面的坦克消灭,这个也算是队长的启蒙游戏了。
暴力摩托
当年也是一把泪玩过来的,那时候电脑配置哪有现在那么好,一个暴力摩托有时候都能卡个半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过了最后一关第一名,然后每天想着怎么买到那些好的摩托车,后来发现其实也就那样,自己开心就行~
三国战纪
左+右+攻击!诸葛亮能喷火!啊哈,这款游戏厅里面以前玩的游戏队长玩的很痴迷,以前夏侯渊始终过不去!后来去了电脑上玩,无限硬币,终于可算是把他通关了!哼~看谁还敢欺负我!这个游戏也是当年的回忆
WAR3魔兽争霸
因为DOTA也在这个WAR3引擎内,我就一起说了,其实队长不是很喜欢这类游戏,但是那时候无疑WAR3是最火爆的什么澄海3C啊DOTA之类都是WAR3引擎发展过来的,策略类游戏队长也是笨手笨脚的,不会多线操控~这里就不献丑了~
CS1.5/1.6反恐精英
第一代竞技游戏的雏形,也是发展最好的,GOGOGO成为多少人的口头禅,警匪大战,解救人质,C4炸弹,AWP甩狙,AK点射,M4扫射,是多少人当年的回忆,仓库,雪地,沙漠2,火车站,这又是多少人的青春?反正是队长的青春,擦泪。
极品飞车
当年好玩赛车游戏有哪家,无非就是《极品飞车系列》,警匪追车,在繁华大都市内肆意飙车,看着自己的金钱等级疯狂飙升,看着后面成千上万的追逐过来的车辆,肾上腺素感爆棚!
侠盗猎车手系列
为什么我拿《罪恶都市》的图?因为这个是我接触的第一款单机游戏大作,也是最经典的一部。当年父亲给我买的游戏碟还是盗版的,好像是什么雪地补丁,开局一下车可不是那个小破车,是一辆跑车,特殊待遇。不扯淡,这款游戏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我第一次觉得游戏还能做的这么开放,那么自由。当年在电脑城看着那些展示在外面的电脑,别人玩着罪恶都市,左摇右晃的就出了一辆坦克,后来我自己的去试了一下,在医院门口一样的位置左摇右晃的,就是不出坦克,急死我了。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在打PANZER(坦克秘籍),也是非常搞笑。
这些经典游戏不仅仅是藏在我心里的童年,相信也是其他游戏爱好者的青春吧~
我是绝地求生大队长,我真的很喜欢游戏Switch和PS5怎么选?
本人也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Switch。
其实如果预算充足,两个都买是可以的,毕竟两个品牌所对应的游戏群是完全不同的。
而我之所以选择了Switch主要还是因为“塞尔达”这款游戏,想体验一下完全不同的开放游戏,其次就是有一定的便携性要求。
Switch的几种使用模式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而对于游戏本身,我又没有太高的需求,只为在闲暇时间能放松放松。对本身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的游戏,想玩,但是时间不允许;同时,对于游戏的画质也没有什么很高的追求;手残党对于高微操的游戏也驾驭不来;也能通过马里奥系列的游戏与老婆一起游戏放松一下。因此我觉得Switch还是比较适合我的。
不过我买的时候还没有新款出来,老款在阳光下还是存在反光导致屏幕看不清的情况,新款好像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次接触如龙系列?
历代作品发售时间表
2005 《如龙》
2006 《如龙2》
2008 《如龙:见参》
2009 《如龙3》
2010 《如龙4:传说的继承者》《黑豹:如龙新章》
2011 《如龙:终焉》
2012 《如龙5:圆梦者》《如龙1+2HD》、《黑豹2:如龙阿修罗篇》
2013 wiiu《如龙1+2HD》
2014 《如龙:维新》
2015《如龙0:誓言之地》
2016 《如龙:极》《如龙6:命之诗》
2005年《如龙》发售第一代作品,十一年已过,正统续作第六代《如龙6 命之诗》发售日即将来临,桐生一马的故事也将迎来终结,围绕这个有故事的男人,本篇文章梳理了系列正统的0~5代作品,回顾桐生一马所走过的路。
游戏原名《龍が如く》正是指主角桐生一马,他背上的纹身是一条中国龙,而其本人的性格、作风更是契合了“龙”这种出现在神话里有着传统精神高度的存在,也铸就了桐生一马不平凡的一生。从系列作品命名规律看,数字标题1~5是正传,0是前传,见参、维新是历史题材外传,OTE是僵尸题材外传、黑豹1+2是PSP独占换了个主角的外传,《如龙·极》是1代的高清重制版,6代即将发售,而一切的起点从1代开始。
系列原点·原初之龙——《如龙、如龙2》
充满欲望与暴力的街道……神室町,为了朋友和爱人背负着“杀父”罪名的男人……桐生一马,他被人们称为“堂岛之龙”。作家驰星周监修的剧本,讲述了极道传说的起源。桐生、锦山、由美是被堂岛组若头风间新太郎收养从小一起长大的孤儿,某日锦山为了由美误杀堂岛组老大,桐生又为了这二人顶罪入狱。十年后桐生出狱时早已物是人非,昔日好友锦山竟成为最大反派boss,而在一系列事件以及闲人碎语的搓使下,使得锦山对桐生心生怨恨,进而想要干掉桐生。由美的独生女名叫泽村遥,在100亿元事件中遇到桐生,桐生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为了追查100亿元事件,挖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1代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环环相扣,描写了一个阴差阳错的悲剧,充满无奈的凄美故事。
1代是奠定系列基础的作品,在游戏中的街头巷尾闲逛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日本文化氛围,其中不少场景包括店面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建筑,从1代开始树立起的人物形象、系统、故事氛围,成为了这个系列的标杆。之后的作品基本上沿着1代套路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如龙。1代剧情是系列巅峰,因为当时的SEGA没考虑出续作,原创新IP,投入了全部的感情色彩。包括制作人名越稔洋在内,连桐生一马、真岛吾朗、风间新太郎等主力角色的声优,从形象看都很默契的跟《如龙》极道氛围搭调。
不仅如此,如龙还有个惯例,使用真人为原型制作剧情人物,我们看到的夜店女郎都是由玩家投票选举各地区美女作为原型开发出来的;而竹内力、鹤见辰吾等CV,都是他们本人出演游戏中的角色,而主角桐生一马身上也多少带着制作人名越自己的影子,新作《如龙6》中也会有著名导演兼演员北野武参演,这已成为如龙系列文化。
坊间说法认为《如龙》是《莎木》的精神续作,SEGA在DC失败后雪藏了《莎木》,全力造出一个《如龙》,1代打下了大好江山,自然不会放过出续作的机会。因为2代紧接1代剧情而又同是PS2作品,所以就放在原初里写,处理完100亿事件后桐生一马登上东城会四代目会长宝座,但同一天也宣布了让位,让寺田行雄成为五代目会长。某日因寺田遇害,桐生被迫返回东城会主持大局(这是第一次回归),展开一场东城会与关西最大帮派“近江连合”的战争。在这场争斗中,桐生遭遇了有“关西之龙”称号的乡田龙司,两人之间正应了那句一山不容二虎,要争个“传说之龙”的头衔。2代首次着重描写了感情戏,又应验那句广告词“权利、金钱、女人,充满欲望的神室町”。桐生跟女警狭山熏的相遇让这个只有男人的世界多了一份感情色彩,但是警察和极道份子混在一起这事是上级不能容忍的,于是熏被调到了海外任职,因此后来的系列作里再没出现桐生的感情对手戏人选,熏这个人物就此终结,这能否表示桐生一马是一个专情的男人呢?如同游戏,那些声优们也都从一而终为后续作品的同一个角色配音,一代一代的制作下来,很多玩家都已成为他们的粉丝。
因为1跟2是PS2平台作品,又因为此两作在系列中地位甚高,2012年1+2HD版也就应运而生。不过这只是个单纯的HD,仅在画面上得到加强。比方说下图:
如果说这HD分量还不够的话,那《如龙·极》就是彻底的1代重置了。
这个场景玩过1代的玩家一定不陌生,吓坏了的遥摇摇晃晃地拿着手枪指向桐生,被桐生用冷静温柔的动作安抚下来。
我一直在想,如果桐生没有顶罪,使得锦山入狱,他作为风间倾心培养的接班人,是否顺理成章当上东城会会长?他会遭遇怎样的磨难,历练怎样的人格,那剧本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一笑了之的遐想,追了这个系列十年,再次看到这一段重制版的开头,更多的是缅怀,《BLEED》是系列上首次那么柔情又不失爆发的主题曲,正像真正的极道充满侠义和极道男人偶有的温情。它在游戏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开头动画结尾处我们看到桐生护着遥无畏面对芸芸众生的景象,一次是游戏通关时桐生抱着死去的由美并且牵着遥的手,主旋律恰到好处渲染出桐生一马人生的悲欢离合:经历了十年牢狱、兄弟反目、失去亲父和爱人最后一无所有愿意重回牢狱结束自己生命的桐生,为了由美的遗孤而留在这个世上的心,玩家们也会为之动容吧。
这款在2016年发售的作品,相对原版1代,除了画面符合PS4游戏标准,人物刻画和剧情线也做了进一步的细节展示(不得不说真岛在这代里被黑的挺严重)。战斗系统则是做了很大改变,更符合“现代”如龙风格,好不好玩见仁见智,但是既然是原版的重制版,自然会被拿来跟原版比较,个人觉得虽说是多了不少花样但缺了原版硬派风格,从开发时间线上来看,这多半是受了《维新》、《如龙0》的影响。《如龙极》从画面音乐各方面还原并提高了原版的真实度,更富有感染力,目前2代除了有1+2HD外还没有一个像《极》这样的彻底重制版,但是那一天可能不远了。
系列新纪元·腾空之龙——《如龙3》
《如龙3》于2009年登录PS3,从开发时间线来说是系列正统作品初次在高清平台上发售,难免被拿来跟08年PS3平台发售的外传《如龙:见参》相比较。挑剔的玩家们分别从画面、系统、音乐、剧情各方面见缝插针,却也没有大片的吐槽之声,但如果从正传时间线来看,是首次在高清平台上看到神室町,实际上抛开剧情不说3代确实是一款优秀作品,主角桐生一马继承了系列硬派风格,系统吸纳了之前的精华做的更加完善,主题曲《Loser》更是请来老牌摇滚歌手矢沢永吉演唱,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剧本跟系列正统作品相比略显平淡,3代之后桐生开始拖家带口,以仁慈和温情贯穿主线,剧情也越来越远离极道风。3代里桐生开起了孤儿院,因为土地购买计划被迫又返回东城会,与东城会的对头大干一场,盘踞在其中的剧情和故事有些也略显牵强。
话是这么说,但3代剧情里燃点也不少,如果不是因为前两代剧本高度难以逾越,3代剧情也还算看的过去。作为PS3早中期游戏,同时又是次世代第一款《如龙》,SEGA非常重视品牌塑造,在PS2末期,《如龙》就已经具备进军一线作品的基准条件,登录PS3,地位飙升到大作行列,得益于玩家和媒体都给与《如龙3》很高的评价。
从《如龙3》开始,系列逐渐加快了开发速度,开发一款正传或是外传只需要1~2年时间,每一代销量都超过SEGA预期,属于长卖热卖作品。当年如龙3首周销量35万有余,直接带动PS3硬件销量大幅上升,无论从影响力还是游戏素质来看,如龙3获得好评毋庸置疑。
场景模拟更为真实,神室町以东京为蓝本创造,大量街铺和广告牌采用实名制,街景跟真实场景已经做到90%相似度,这使得本土玩家们纷纷在网络上传“如龙街景与真实街景对比图”。在街道中行走,看见某些奇怪的人们,或许可以触发“天启”,让主角习得特殊技能,这套系统来源于《见参》,在这里得到更实际的应用。小游戏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更多种类,奖杯设置难度极高,《如龙3》堪称是系列作中最难白金的一款,也开创了系列白金高难度的一贯作风。
除了系列传统主要场景神室町,桐生一马带着遥和朝颜的孩子们住的海边场景也在可行动列表当中,另外还有冲绳琉球岛这一地点。桐生一马退隐后收养了一些孤儿,建立アサガオ孤儿院,在冲绳一处僻静的海滩边生活,当地政府和黑社会势力勾结,强行征用孤儿院土地作为开发度假村计划的一环,直接导致桐生一马复出,站出来与之抗衡。这种无法继承系列精神也难以扩展深度的剧本成为后来广大粉丝们口诛笔伐的槽点
系列转折·多主角诞生——《如龙4》
1代中桐生37岁、2代是38岁、3代是40岁、到了4代桐生已经41岁,还是特别能打,只不过精神力方面没有年轻时那么热血方刚又或者称为果断。不知是否感觉没那么多能说的剧情了,编剧横山在4代中又加入了3个主角,这也让顶着主角光环的桐生淡去了一些魅力。不过横山负责的脚本演出还是不错的,游戏中的各种动作桥段依然富有感染力,因为脚本一直是同一个人,所以我们感觉到《如龙》的演出还是那么“如龙风”,只不过驰星周再没写过剧本,而只是担当监修。
《如龙4》是如龙系列首次采用多主角的作品,男主角不再是桐生一马一人,而是一共4位,4条主线,分别进行,剧本的故事性也得到延展,最后将所有路线汇聚在一起。在最终章里,4个大男人齐聚一堂,准备讨伐最终boss,此时配上让人心潮澎湃的音乐,直接燃到最高点。
坊间总有说:“每一代主角都是桐生大叔,玩腻啦。”SEGA自己也看到了这点,如龙系列背景时间是一年一年的往后推移,主角岁数一直在增加,剧本写到了50岁,还能再战多少年?采用四主角后,把故事重心从桐生大叔身上抽离,分散到各个主角身上,不但增加了剧本创造力,又增加了游戏可玩性——每个主角有不同技能和出招方式。
抛开开山鼻祖1、2代树立的经典形象不说,《如龙4》是当年进入次世代后,剧本能称得上继承了《如龙》精神的作品,中心点在燃烧、在热血、在塑造角色上下功夫。4名主角各有特色,每个人按轨迹进行着自己的故事,桐生作为压轴主角最后出场,在他之前秋山与莉莉的感情戏、冴岛的18年冤狱调查、谷村的杀父复仇剧情都有各自的看点,最终交汇的时候将整个看似支离破碎的剧情画成一个完整的圆。
系列沉淀·游戏元素上的持续性探索——《如龙5》
5代走的是4代的剧本路线,多人演出,有人放弃了梦想,有人实现梦想,有人找到梦想,这次的主题是梦想。虽然还是在极道框架内发生的事情,但已经大相径庭,也许是多了一些人情味吧,少了极道那种特殊的人间悲喜,系列剧本可以说是走上了不归路。说到这里就可以不用再说剧本了,光从“动作冒险”这个词来理解,这会是一款很好的游戏。细数历代,《如龙》里几乎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女主角。本作中的遥年满16岁,剧本已经有独立的“遥”篇,在6代里说不定小遥可以晋升为第一女主角。
5代港版带有中文小说,当时系列还没有汉化,有一本中文小说能帮助不少玩家理解剧情,书本质量中上乘,除了把战斗过程一语带过,其他游戏剧情全部收纳,普遍加入的各种写作手法使得内容更具有可读性——文字阅览流畅。224页的纸张都是铜板彩纸,很显档次,封面背面的纸张更厚,印刷字体是繁体中文,图片采用的是游戏中的图片。通关后回头再阅读这本小说,对其中描写的剧情很是赞叹,连一马的表情、内心、这些细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完全采用的是小说形式编写,并且不会改变剧情内容,包括对话的对白都是原剧情翻译,略加润色修饰。
除了剧情小说,还附带一张音乐CD,很遗憾的是,没有收录主题曲,这些歌曲只是遥的对战歌曲和练习曲,还有部分是卡拉ok里面的点唱歌曲,卡拉ok大部分是新歌,以前系列的经典歌曲不知道会不会在达到某个游玩程度后出现,其实玩如龙就是想听桐生大叔唱一首神室纯恋歌(虽然原唱是秋山骏)。在这个热血江湖里面,一些许的柔情都会让玩者陶醉。CD附带一本歌词本,歌词是堀井亮佑填写,这个名字也会出现在卡拉OK歌曲里。
聊完周边,游戏本身的素质才是玩家们最关心的。《如龙5》的画面表现力在PS3游戏里并不算突出,实际上每一代系列作在同期游戏里也只能算中上水平。游戏引擎还是那一个,动作体系还是那一套,只不过更加多样化。可移动场景首次达到5个,它们是福冈永洲街、大阪苍天堀、札幌月见野、东京神室町、名古屋锦荣町,分别对应的是5个角色剧情所在场所,桐生一马——永州街、秋山\遥——苍天堀、冴岛——月见野、品田——锦荣町、角色汇合——东京神室町。从系列玩过来的玩家觉得这是喜闻乐见的事,有了更多逛街的理由。
剧情时间发生在4代的2年后,岁月使桐生两鬓有些斑白,眼眶轮廓更深,面部刻画更坚毅。秋山变化不大,冴岛变化很大,以前一直觉得他是个不修边幅形象,肌肉兄贵造型,却还梳了一个中分,这次以小光头亮相,清爽不少,品田是新角色,造型和配音都很屌丝,属于丢进人海里就找不到的普通小市民,在剧情设定上,他也是真正唯一一个跟极道几乎没关系的人物,为了讲述圆梦这个主题,品田的剧情被强行塞了进来。在本作中,遥成长为16岁的妙龄少女,而桐生一马更是充当了一个父亲的角色,他带着遥隐居到永州这个偏远的小城,两人之间的感情比系列任何一代都更像父女,以此为切入点,剧情正是这样把桐生推到风口浪尖。其实作为一个系列老玩家,对这样的剧情是很不待见的,完全没了初代的热血定义,各方面设定更偏向3代,可以说3代是分水岭吧,5代在3代的基础上优化、细化,连结局情节都是3代的桥段。3代说的是桐生为了孤儿院大闹黑涩会,5代说的是桐生为了让遥茁壮成长做了父亲该做的事。可以这么说,正传系列剧情走向越来越生活化,这也是唯一令人遗憾的地方,曾经玩《如龙》感觉有很多可以大义凛然去做的事,现在战斗的理由却那么牵强。
玩法上更倾向于“沙箱”风格,狩猎、开出租,演艺生涯等内容极大拓展了游戏可玩性,似乎那年流行的也正是沙箱玩法,很多大作多多少少具备这样丰富的细节,再加上原有的任务系统、小游戏大全,这款游戏首次让人感觉成为了完全体。
系列前传·查缺补漏——《如龙0》
跟它的编号一样,剧情发生在1代之前。个人认为这款作品的出现有查缺补漏的意味,1代驰星周写的剧本已经是标杆,换了横山后,一些细节在后续作品里被修改,导致前后不搭,这就是自打脸,还打得很开心。玩家们可就不干了,拿1代剧本来各种嘲讽横山,所以0的存在就是官方版的“正名”。0分为两个主题,一是桐生线,二是真岛线,单从剧本来看没什么问题,这是他们成名之前的所作所为,很底层,更多的是让玩家们感受二人成名前的辛酸路,真岛感情戏为主,桐生成名戏为主。广告做的再好,说来说去还是偏离了极道的人间悲喜,更像一部普通的肥皂剧,毕竟这时候的两个人都还是非常年轻的毛头小子,没有担当重任。所以,真岛的感情戏各位看官满意吗?
出到《如龙0》的时候,横山昌义已经是轻车驾熟——我们看到的游戏和名越、驰星周当初设定的具有人情味的极道越来越远。虽然横山这人颇有争议,但是脚本设计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很多时候玩家对《如龙》不爽的地方都怪罪到了横山头上,背锅的最佳人选。提起《如龙》先想到名越,再想到横山,前者不用多费口舌,后者完全是被黑出名。当初刚开始做《如龙》的时候,并没进行实地调查,做出来的东西和实际不符,完全被驰星周教做人,痛定思痛后才有了我们能看到的以现实世界为背景的如龙,这也算是一段小插曲吧。
从系统看,《如龙0》发售在维新之后,战斗风格受到影响非常之大,谁都没有想到外传性质的作品尝试创新的点子最后用在了正统作品里,当时的玩家声浪也是褒贬不一,还加入了房地产经营这种模拟要素,这倒是跟所处的80年代纸醉金迷的氛围很契合,游戏可玩性提高了不少。
结尾
那些外传作品,因为时代、人物、剧情都跟正传没有太多联系,完全可以看成独立的作品,在此就不多费篇幅。从一个《如龙》系列粉丝角度来看,都是好玩的游戏,很多创新点用在了外传上,因为是相对独立的作品,没有任何剧本上的束缚,更像是一部部《如龙》风格的时代剧。
《如龙》系列名声响、口碑好,为何玩的人却始终不多?这要从《如龙》当年的品牌定位来看。2005年,在PS2处于生命周期末尾的阶段,SEGA成功创造了如龙1代230万销量的好成绩,这款全新原创游戏宣传口号是“献给过去曾经爱着游戏,现在仍然抱有游戏热情的大人们”。游戏的主角是极道社会中,年纪接近40的桐生一马,这个设定跟那些拯救世界年纪不超过20岁的日式游戏主角们背道而驰,有着这样的人设,剧本编写需要高超的演绎能力才能诠释出角色魅力,于是游戏中充斥着“大人们”才会关注的元素——权利、金钱、女人、义气,而这些,又被限制在“日本本土”这个地域上,整体设定非常成人化、地域化,导致游戏受众群体只是那一小撮玩家。当年这个系列难以成为国际大品牌,SEGA的标致——刺猬索尼克经典形象远比如龙更深入人心。那么现在、将来会如何呢?时间会给出答案。